龙胆泻肝丸和安神补心颗粒可以一起服用吗?

2013-10-21
医生回答(1)
张前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病情分析:
龙胆泻肝丸主要的功能是清泻肝胆实火以及清利胆经湿热的作用的,主要是治疗肝胆实火上炎以及湿热下注的。安神补心颗粒主要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的。需要注意考虑结合目前的主要的症状使用一种中成药,不建议简单的叠加。
2022-12-22 18:46:56
相关推荐
龙胆泻肝丸功效与作用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龙胆泻肝丸是一款经典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泻火,调节肝火、降脂排毒,改善肝脏功能、解郁抗抑郁,舒缓情绪、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利尿消肿,缓解水肿症状等,需要遵医嘱应用。1、清热泻火,调节肝火:龙胆泻肝丸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泻火,特别擅长于调节肝火上炎。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症状,如口苦、口干、咽喉痛等。龙胆泻肝丸中的龙胆草等成分能够有效清热泻火,减轻这些热症状,使人体恢复平衡。2、降脂排毒,改善肝脏功能:龙胆泻肝丸还具有降脂排毒的作用。它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降低血脂水平。同时,它还能够改善肝脏功能,帮助肝脏更好地排毒,保护肝脏健康。3、解郁抗抑郁,舒缓情绪:在中医理论中,龙胆泻肝丸被用于肝郁气滞的调节。对于情绪低落、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龙胆泻肝丸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它能够帮助舒缓情绪,使人心情愉悦,减轻心理压力。4、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现代研究发现,龙胆泻肝丸还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它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5、利尿消肿,缓解水肿症状:龙胆泻肝丸对于水湿停留引起的浮肿、水肿等症状也有一定的利水消肿作用。它能够促进体内水分的代谢和排出,减轻水肿症状,使身体更加轻松舒适。总之,龙胆泻肝丸是一款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使用时需注意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龙胆泻肝丸的作用
作用:龙胆泻肝丸属于清脏腑热剂,临床上有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的功效。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肝胆实火导致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疾病。还可以用来治疗肝胆湿热下注导致的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者是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等疾病。药方详解: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10种药物一同组成。此药主要是治疗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导致的各种疾病。此药方中,龙胆草既能够清肝胆实火,又能泻肝胆湿热,作用君药使用。黄芩既能够清胆经邪热,又可以清热燥湿;栀子能够清肝火,又能够清利湿热,两药共为臣药,能够增强君药清热泻火、除湿的功效。车前子、木通、泽泻渗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排出;生地、当归滋阴补血;柴胡疏肝,可以引药入肝经;生甘草既能清热,又可以调和诸药,这些药物一同作为佐药和使药使用。现代应用,使用注意:现代应用此药,可以用来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睾丸炎等疾病。在使用此药时要注意,此药是苦寒凉肝的药物,容易伤脾胃,所以不适合多服,不适合久服。此药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要慎重使用。

马汝华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龙胆泻肝丸配合什么药一起吃效果好
龙胆泻肝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清肝火、利湿热。其常见适应症包括湿热黄疸、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泌尿系感染以及某些类型的高血压等。在配合其他药物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病症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搭配:1.龙胆泻肝丸与银翘解毒丸: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咽喉肿痛,可以考虑与银翘解毒丸联合使用。这种组合有助于增强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的效果。2.龙胆泻肝丸与五苓散: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泌尿系感染,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考虑与五苓散共同使用。五苓散可以利尿渗湿,有助于缓解泌尿系统的不适。3.龙胆泻肝丸与丹参片:对于由于肝郁气滞以及血瘀所致的胸胁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可以与丹参片合用。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与龙胆泻肝丸配合使用能更好地缓解症状。4.龙胆泻肝丸与金银花:在一些急性炎症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肝炎的治疗中,可以将龙胆泻肝丸与金银花配伍使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增强抗炎效果。每种配伍方案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副作用。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希望你早日康复,保持健康。

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yuwei@120.net

在线问专家
咨询权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