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之前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2008-10-16
医生回答(5)
彭冬迪 主任医师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病情分析:
你这种情况是有点比较复杂,有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还有甲减,都并存。从病情来讲,应该适当补充点甲状腺素,长期服用美托洛尔及贝那普利等。不管怎么说,需要长期服药,定期检查,随访。
2018-08-14 10:08:20
李光娟 主治医师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说的这个情况,甲减的话可以通过甲状腺功能测定,心率过缓的话不用服用美托洛尔,心衰可能需要强心苷类药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建议到医院系统治疗,吸氧的话,如果呼吸困难比较厉害,可以吸氧时间维持在三五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2018-08-14 10:14:56
柴士梅 主任护师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肥城医院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对妈妈情况的描述,看出你是一个非常关注妈妈身体健康的智慧者。请注意休息,室内空气新鲜,有制氧机最好,每天2~4小时吸氧,少量多餐,每天大便一次,保持情绪稳定。可以化验t3t4tsh查看甲状腺功能
2018-08-14 10:18:14
曹丽玲 主任护师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
病情分析:
你好!肥厚性心肌病严重者可使人猝死,所以应积极治疗,提早预防。可以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全面检查,可采用药物纠正心衰和房颤,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外科冠脉搭桥术。如果在家用氧,可低流量1_2升/分,时间按需要用。
2018-08-14 10:31:28
张青 主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情分析:
你好,首先甲减是会引起心脏病的,他是甲减引起并发症,在精神神经系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等症状,但是根据你的描述多考虑心功能减退导致心脏本身问题,你母亲有高血压吗?一般的话左心室扩大长期会导致心衰,心功能减退,心衰又会导致房颤发生,房颤是急症必须住院治疗,规律服用药物,你吃的药物美托洛尔是可以导致心率减慢的,因为存在基础疾病和服药危险因素控制不好都会出现相应并发症,心率慢是可以考虑停止用美托洛尔换用其它药物,具体使用方法还请你咨询专业心内科医生。避免熬夜情绪激动。
2018-08-14 10:06:51
展开更多
相关推荐
肥厚心肌病诊断主要标准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一般是一个综合过程,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建议由医生进行判断。1、临床表现患者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胸痛、晕厥、乏力等症状也时有发生,为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2、体格检查心脏听诊时,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强度多在3/6级以上,常伴有震颤,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能显示左心室肥大、ST段和T波改变等异常,但这些变化并非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4、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手,能够显示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的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变高。超声心动图还能观察到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等特征性改变,为诊断提供直接证据。5、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无创、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心室壁的厚度和形态,检测心室流出道、心室间隔等的异常。对于超声心动图诊断困难或疑似病例,MRI可提供进一步的诊断支持。6、基因检查由于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基因检查对于明确诊断、评估家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的遗传缺陷,为个体化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肥厚型心肌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对于疑似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降低潜在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心脏负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饮食上要控制盐的摄入,减少水钠潴留。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以减轻心脏的应激反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减轻流出道梗阻。钙通道阻滞剂也可用于改善心肌舒张功能,但对于有严重流出道梗阻者慎用。对于有房颤等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力衰竭症状时,可加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流出道梗阻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外科室间隔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流出道梗阻。酒精室间隔消融术通过注入酒精使部分肥厚的室间隔心肌坏死,从而改善流出道梗阻情况,但存在一定风险,如心律失常等。对于有血栓形成风险如房颤患者的,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

曲家珍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yuwei@120.net

在线问专家
咨询权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