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11)
苏广田
副主任医师 朝阳颖栗肛肠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病情分析:
根据身体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情况,是感染以后引起的脑部组织脑膜病变的损伤反应表现,要积极通过抗结核,抗感染,对症支持疗法,增强身体体质等方法进行调整和治疗。
2020-10-09 13:41:33
金彦医生
医师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身体病灶内的结核杆菌经血行而停留在脑膜,脑实质,脊髓内,形成隐匿的结核病灶,包括结核节结,结核瘤.当上述病灶一旦破溃.结核菌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结核性炎症.此外,脑附近组织如中耳,乳突,颈椎,颅骨等结核病灶,影响视力与听力.近几年来,由于诊断方法的改进和化疗方案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大为改观.
指导意见:
早期合理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其治愈的标准是:
①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后遗症.
②脑脊淮检查正常.
③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二年无复发.
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合理,仍有较高(15 ~36%)的病死率.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病例,再行合理治疗,仍可改善预后.
2015-10-16 23:53:05
程斌
主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主要是结核杆菌浸入淋巴系统,进入部分淋巴结,因菌血症经血液播散,进入脑膜和脑本质,包含室管膜劣等部位,并且在此复制。
2018-06-13 16:45:14
wutianzl198113
其他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有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血管病性疾病,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原因不是很清除,估计与环境污染可能有关。典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容易,但是不典型的病例很多,如果耽误治疗,引起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影响病人的生命。结核性脑膜炎起病常较缓慢,但也有骤起者。脑膜为及颅内压增高表现。低热,头痛加剧可呈持续性。呕吐频繁、常呈喷射状,可有感觉过敏,逐淅出现嗜睡、意识障碍。典型脑膜刺激征多见于年长儿,婴儿主要表现为前囟饱满或膨隆,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若病情继续发展,则进入昏迷状态,可有惊厥发作。此期常出现颅神经受累病状,最常见为面神经、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的瘫痪,多为单侧受累,表现为鼻唇沟消失、眼睑下垂、眼外斜、复视及瞳孔散大,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炎,视乳突水肿,脉络膜可偶见结核节结。
2015-10-17 09:31:02
xiavstian
其他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在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一1年内发病,多见于1 ~3岁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约3 ~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结核性脑膜炎起病常较缓慢,但也有骤起者.
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1.前驱期(早期)约1 ~2周,一般起病缓慢,在原有结核病基础上,出现性情改变,如烦躁,易怒,好哭,或精神倦怠,呆滞,嗜睡或睡眼不宁,两眼凝视,食欲不振,消瘦,并有低热,便秘或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初可为间歇性,后持续性头痛.婴幼儿表现为皱眉,以手击头,啼哭等.
2.脑膜刺激期(中期)约1 ~2周 主要为脑膜为及颅内压增高表现.低热,头痛加剧可呈持续性.呕吐频繁,常呈喷射状,可有感觉过敏,逐淅出现嗜睡,意识障碍.典型脑膜刺激征多见于年长儿,婴儿主要表现为前囟饱满或膨隆,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若病情继续发展,则进入昏迷状态,可有惊厥发作.此期常出现颅神经受累病状,最常见为面神经,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的瘫痪,多为单侧受累,表现为鼻唇沟消失,眼睑下垂,眼外斜,复视及瞳孔散大,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炎,视乳突水肿,脉络膜可偶见结核节结.
3.晚期(昏迷期)约1 ~2周 意误障碍加重反复惊厥,神志进入半昏迷,昏迷状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整甚至出现潮式呼吸或呼吸暂停.常有代谢性酸中毒,脑性失铁钠综合征,低钾积压症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最后体温可升至40℃以上,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015-10-16 23:46:41
ch1100
其他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杆菌侵犯脑膜导致的炎症,属于可治之症,因为抗结核药异烟肼,吡嗪酰胺等都能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 再联合使用链霉素,乙胺丁醇等,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用量要比治疗肺结核大,疗程也长,大约需两年的时间, 过早停药易复发.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配合 ,坚持用药以完成治疗.一般经过正规治疗,预后良好,可完全康复!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
(一)一般治疗 早期病例即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昏迷者鼻饲,如能吞咽,可试由喂食.病室要定时通风和消毒,俣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要注意眼鼻,口腔护理,翻身,防止痔疮发生和肺部坠积瘀血.
(二)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物宜选择渗透力强,脑脊液浓度高的杀菌剂,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毒副反应,尽可能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联用.目前常用的联用方案查①异菸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或对氨基水杨酸;②异菸肼,利福平和链霉素;③异菸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抗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炎,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能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防止椎管的阻塞.为抗结核药物的有效辅助治疗.一般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选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口服,疗程6~12周,病情好转后4~6周开始逐渐减量停药.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25~1mg/kg分次静注.急性期可用氢化考地松每日5 ~10mg/kg静点3 ~5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四)对症治疗 1.脑压增高 ,(1)20%甘露醇.(2)乙酰唑胺(3)必要时脑室穿刺引流, 2.高热,惊厥 按后章处理. 3.因呕吐,入量不足,脑性低钠血症时应补足所需的水分和钠盐.
(五)鞘内用药 对晚期严重病例,脑压高,脑积水严重,椎管有阻塞以及脑脊液糖持续降低或蛋白持续增高者,可考虑应用鞘内注射,注药前,宜放出与药液等量脑脊液.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2岁以下0.25 ~0.5mg/次,2岁以上0.5 ~5mg/次,用盐水稀释成5ml.缓慢鞘内注射,隔日1次,病情好后每周一次,7 ~14次为一疗程.不宜久用.异菸肼能较好的渗透到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一般不必用作鞘内注射,对严重的晚期病例仍可采用,每次25 ~50mg,隔日一次,疗程7 ~14次,好转后停用.
2015-10-16 23:49:05
唐剑
主治医师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本病的发病通常有两个过程,首先是细菌经血播散后在脑膜或软脑膜种植,形成结核结节;其后结节破溃,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结核性脑膜炎发病.近年来,因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和爱滋病患者的增多,使得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升高.约6%的结核病侵及神经系统,其中以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神经系统结核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青少年.本病的复发性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入院时有无意识障碍,抗结核治疗的早晚及患者的年龄有关,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恢复正常是预后良好的指标.但治疗结束后,还应随访观察二年,以免复发.
2015-10-16 23:50:05
刘艺1981
其他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脑膜感染了结核杆菌,初期可为间歇性后持续性头痛,便秘或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您的症状为感冒后高烧引起的可能性较大,有可能为病毒性脑膜炎.建议您应进行胸部X线摄片,如能发现肺内结核,尤其是粟粒型肺结核时,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但胸片正常者,不能否定结脑.还要做脑脊液检查,以确定到底是否为结核性脑膜炎.如为结核性,则应长期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由医生进行抗结核治疗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 预防及预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乐观,劳逸适度,使正气旺盛,减少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结核,彻底清除结核病灶,防止继发感染。预防接种:接种卡介苗,不但预防肺结核等的发生,而且在新生儿时期接种卡介苗,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对于已患结核核性脑膜炎的病人,应住院治疗,住院时间不少于3~6个月。本病预后不良,病死率15%以上。预后好坏主要决定于治疗的早晚及其神志状态,有神志障碍者,死亡率明显升高。另外,老年人、幼儿死亡率亦较高。
2015-10-16 23:58:17
要健康康
其他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根据结核病病史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检查有脑膜刺激征及CSF特征性改变。典型病例诊断有病不难,但须与隐球菌等亚急性脑膜炎鉴别。因二者的临床症状和CSF改变极为相似。应尽量寻找结核菌和新型隐球菌的旁证或实验室证据、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问题,一方面是要卧床休息,抗结核药物宜选择渗透力强,脑脊液浓度高的杀菌剂,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毒副反应,尽可能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联用.必要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抗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炎,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能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防止椎管的阻塞.脑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乙酰唑胺等,必要时脑室穿刺引流,可持续2-3周.由于个体差异,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会影响疗效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疗程.建议做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就可以明确有无是否堵塞或脑积水的.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2015-10-16 23:59:08
lxw128403
其他 其他
病情分析:
你好,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此病是由于肺结核经血液扩散转移的,如果肺部也存在病灶,就有传染的可能。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发病时昏迷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恢复正常提示预后良好。部分幸存者可能遗留后遗症,比如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等。
指导意见:
结脑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暗淡,同时注意通风,避免多次搬动患者颈部或突然变换体位。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剂以防腹压增高造成颅内压的波动出现脑疝。对本病的治疗切不可半途而废,不能以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甚至消失作为终止治疗的依据。
2015-10-17 06:51:09
青青什
其他 其他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感染结核杆菌导致的,没有传染性,结核病可以传染的病种主要是肺结核空洞,该空洞和支气管相通,空洞内的结核菌随着痰液由气管排出,结核菌就在空气中漂飞,正常人吸入后就可以被传染.而结核性脑膜炎是一个封闭的脑脊液循环系统类的疾病,它不可能把结核杆菌播散到外界,所以不会传染.至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当然基本的治疗就是抗结核的四联的药物治疗,至于病人是否要用激素,以及上述四联药物的剂量就必须在技术比较成熟的医院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是能够治好的. 可通过注意以下几点来预防本病的发生:
1,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劳逸适度,保持情绪乐观;
3,积极治疗原发结核,彻底清除结核病灶,防止继发感染;
4,按时预防接种,接种卡介苗不但可预防肺结核等的发生,而且在新生儿时期接种卡介苗,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2015-10-17 09: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