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皮肤癣菌是什么?如何鉴定?

2020-05-29
相关推荐
最常见的皮肤癣菌是什么?如何鉴定
皮肤癣菌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紫色毛癣菌等,可通过症状、真菌检查等方式进行鉴定。1、红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属于皮肤癣菌中的一种,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如果患者局部皮肤被红色毛癣菌感染,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色丘疹、红斑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瘙痒、脱屑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2、须癣毛癣菌须癣毛癣菌通常是指由于须癣毛癣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疾病,常见于皮肤、头发和甲板等部位,患者会出现皮肤脱屑、断发、局部瘙痒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同时还可遵医嘱配合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3、石膏样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是一种专性真菌,可通过皮肤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脓疱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脱屑、瘙痒等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同时还可遵医嘱配合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4、絮状表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也是一种真菌,可通过皮肤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脱屑、瘙痒等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同时还可遵医嘱配合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5、紫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属于皮肤癣菌中的一种,可通过皮肤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皮损、瘙痒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脱屑、断发等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同时还可遵医嘱配合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疾病复发。

王霞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菌疹如何鉴别诊断
皮肤癣菌疹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皮肤癣菌疹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皮肤癣菌疹的鉴别诊断需注意与湿疹、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疾病区分。湿疹通常表现为对称性皮损,伴有剧烈瘙痒,且无明确的真菌感染证据。接触性皮炎常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去除致敏原后症状可缓解。银屑病则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红斑,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皮损多分布于四肢伸侧和头皮。皮肤癣菌疹的典型特征是皮损边缘清晰,中心消退,呈环状或弧形,常伴有脱屑和瘙痒。实验室检查中,真菌镜检和培养是确诊皮肤癣菌疹的关键。通过刮取皮损边缘的鳞屑进行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可进一步明确菌种,为治疗提供依据。病史询问也至关重要,需了解患者是否有接触宠物、共用毛巾等可能的感染途径。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误诊和漏诊。皮肤癣菌疹的皮损形态多样,可能与其他皮肤病相似,因此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真菌镜检和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但有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判断。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考虑是否存在混合感染或耐药菌株的可能。皮肤癣菌疹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菌种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通过准确的鉴别诊断和规范的治疗,皮肤癣菌疹的预后通常良好。

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yuwei@120.net

在线问专家
咨询权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