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

2021-03-06
医生回答(1)
王松涛 主治医师 滨州市中心医院
病情分析:
你好,小儿感染心内膜炎总的治疗原则是积极的抗感染,因为他主要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要进行积极的抗感染,加强支持疗法,在应用抗生素前必须及时的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把血培养的阳性率提高,从而对选取抗生素的治疗及剂量提供进行相关的指导。
2021-03-06 21:20:28
相关推荐
小儿急性感染心内膜炎的赘生物特点
赘生物是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特征,其特点包括多发性、大小不一、易脱落和炎症反应。1.赘生物的形成赘生物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症反应导致的。当细菌感染心内膜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物质在感染部位聚集,形成赘生物。2.赘生物的特点多发性: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多个心瓣膜,赘生物可发生在二尖瓣、主动脉瓣等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多个瓣膜。大小不一:赘生物的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形状不规则。易脱落:赘生物表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液循环栓塞到其他部位,如脑、肾、肺等,引起相应的并发症。炎症反应:赘生物周围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心内膜增厚、水肿。3.诊断方法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重要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心瓣膜的形态、结构以及赘生物的大小、位置等。血培养:血培养是诊断感染的金标准,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可辅助诊断。4.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是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进行足够疗程的治疗。手术治疗:对于赘生物较大、引起严重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瓣膜修复或置换。并发症治疗:针对赘生物脱落引起的并发症,如栓塞等,进行相应的治疗。5.预防措施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源,如呼吸道感染等。及时治疗感染:对于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肺炎等,应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总之,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特点是多发性、大小不一、易脱落和引起炎症反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预防感染和及时治疗感染也是预防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措施。

黄欣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yuwei@120.net

在线问专家
咨询权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