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i偏高?

2021-05-10
医生回答(1)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情分析:
胃蛋白酶偏高属于不正常现象,其代表胃酸大量分泌、胃部存在疾病等。这种检查结果多见于胃窦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患者应进一步做胃镜等检查,排查疾病。若确诊为胃窦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治疗。
2021-05-10 15:43:39
相关推荐
胃蛋白酶原i偏低是怎么回事
胃蛋白酶原I偏低通常意味着胃黏膜的分泌功能可能出现了异常,这可能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有关,或者是受到药物影响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胃蛋白酶原I是胃蛋白酶的前体,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其水平可以反映胃黏膜的状态。当胃蛋白酶原I偏低时,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1、慢性胃炎长期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影响胃蛋白酶原I的分泌。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酸药(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和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的治疗。2、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受到破坏,同样会导致胃蛋白酶原I分泌减少。治疗胃溃疡通常需要使用抗酸药、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胃黏膜保护剂。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某些抗生素,可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降低胃蛋白酶原I的水平。4、胃黏膜萎缩在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胃蛋白酶原I的分泌量也会下降。这种情况需要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5、个体差异和生理变化部分健康人群可能由于个体差异或生理状态的变化(如年龄、饮食习惯等),出现胃蛋白酶原I偏低的情况,这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综上所述,胃蛋白酶原I偏低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聂里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yuwei@120.net

在线问专家
咨询权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