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需要医治吗

2021-07-13
医生回答(1)
张向霞 主任医师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病情分析:
针对室间隔缺损还需要看其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其相应的辅助检查,包括心脏超声检查等有效确诊,确定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缺损部分缺损或者缺损面积较小,无缺氧症状发生,建议定期随诊复查就可以,如果症状较为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急性发作出现其他并发症,还需要选择手术。
2021-07-13 16:14:35
相关推荐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如何去医治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术后护理和定期随访。具体分析如下: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室间隔缺损的早期阶段或症状较轻时使用,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强心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强心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药物则用于控制心律不齐。药物治疗虽不能根治缺损,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进行封堵。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缺损且位置合适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缺损大小和位置。术后需密切监测封堵器位置和心脏功能,确保治疗效果。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已成为室间隔缺损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大型或复杂室间隔缺损,或介入治疗无法实施的情况。手术方法包括开胸修补和微创修补,具体选择取决于缺损位置和患者状况。开胸修补适用于复杂缺损,微创修补则创伤较小。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脏功能和全身状况。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手术治疗能有效根治缺损,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手术时机。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包括感染预防、心脏功能监测和康复指导。感染预防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心脏功能监测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康复指导包括饮食、活动和心理支持,促进患者全面恢复。术后护理需由专业团队负责,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恢复期。5.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是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的重要手段,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和血液检查等。随访频率根据患者情况而定,通常术后早期需频繁随访,后期可适当延长间隔。随访内容还包括症状询问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定期随访有助于确保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综合考虑缺损大小、位置、症状和全身状况。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多学科协作和全程管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和家属需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和长期健康。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yuwei@120.net

在线问专家
咨询权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