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7 2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54岁
健康咨询描述:脚后跟痛,有时串着痛
发病时间:2009年4月
化验检查结果:拍脚片正常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用药膏及膏药效果时好时不好,是不是尽可能少活动 吗?因为我经常锻炼身体,是否有关系?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这个属于跖筋膜炎,跟你运动过多有关系,
是一种足底的疼痛性炎症,位于足底足跟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跟痛症".
跖筋膜是一组宽大而厚实的软组织束,从足底跟部延伸至足底前部.有时在位于其靠近跟骨起点处的撕裂会造成炎症和疼痛.
跖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行走时足跟底疼痛;足底有明显压痛点.严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时也会有疼痛感.典型的疼痛常发生在清晨刚起床后下地行走时.疼痛有时较为剧烈,主要是因为当你睡觉时,自然放松双脚,使足底筋膜变短并且松弛;而醒来后即刻行走,会使足底筋膜受到明显牵拉引起疼痛.睡着时,一般不会感到足底不适.而醒来后,通常多行走几步,活动开后疼痛会有所好转.但有时,当你坐下来不动,休息一段时间再行走,又会产生.在足底近足跟处,您通常可以按压到明显痛点.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如果有明显痛点可以局部封闭治疗,因为这个吃药效果是不好的.
其他答案 (1)
病情分析:
跟痛症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解剖生理】
跟骨近似长方形,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在人体站立时至少有50%的体重需要跟骨与距骨来负担.为了行走和吸收震荡,足部形成了内,外二个纵弓和一个横弓,内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一,二,三跖骨组成,外纵弓较低,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组成.在足的前部,三个楔骨和五个跖骨基底部背宽阳窄呈拱桥式排列,组成所谓横弓.足弓能起弹簧作用,以缓冲人在行走,跳跃及跑步时所产生的震荡.
跟骨与距骨组成纵弓的后臂,以负重为主.通过跟距关节可使足有内翻,外翻或外展,外旋的作用,以适应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跟骨结节为跟腱附着处,其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贝累氏角),为跟距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此角常因跟骨骨折而减小,消失或成负角,从而减弱腓肠肌的力量及足的弹簧作用(图5-33).
足底是三点负重,足跟部负重约50%,拇趾和小趾球部联合负重约50%.由于第一跖骨一般比其他跖骨长,而且还有二个子骨垫在它的头下,因而拇趾球部的负重比小趾球部为多.
跟骨体的后面呈卵圆形隆起,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光滑;中部为跟腱起止部,跟腱止点上方的前方与后方均有小的滑囊;下部移行于跟骨结节,有拇展肌,趾短屈肌及距腱膜附着,起维持足弓的作用.跟骨结节的下方亦有滑囊存在.足跟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组织由弹力纤维和致密而发达的脂肪构成,又称脂肪垫.
跖筋膜呈三角形,后端狭窄,厚约2mm左右.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的前方,其深面与趾短屈肌密切结合,向前逐渐增宽,变薄,于跖骨头处分成五束,分别伸向1~5趾,止于足底前端皮肤和移行于各趾腱鞘.跖腱膜有保护足底肌肉,肌腿,支持足弓等作用.
【病因病机】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走路时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伤,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增生.
(三)跟骨骨骺炎:本症只发生于跟骨骨骺出现到闭合这段时间内,跟骨第二骨化中心从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所以本病多发生在少年发育生长期.
(四)跖筋膜炎:本病因长期的职业关系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五)肾虚性跟痛症: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肾气虚衰,则骨萎筋弛,现代医学认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变薄,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而致.
跟痛症常见的压痛点,见图5-34.
【临床表现】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在跟腱附着处肿胀,压痛.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产生疼痛.冬天比夏天严重,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
检查:在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肿块触之有囊性感及压痛.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及压痛,但无囊性感.
(三)踉骨骨骺炎:多见于6~14岁的儿童.主诉足跟部疼痛,走路可现跛行,运动后疼痛加剧,跟骨结节后下部疼痛,有轻微肿胀.X光片显示:跟骨骨能变扁平,密度呈不均匀的增高,外形不规则,呈波浪状或虫蚀状,骺后线增宽.
(四)跖筋膜炎: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
(五)肾虚性跟痛症:站立或行走时双侧足跟部酸痛乏力,但局部无明显压痛. X光片显示:跟骨本身稍有脱钙外无明显的异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作诊断.但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一)跟骨骨髓炎:跟骨骨髓炎虽有跟痛症状,但局部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严重者伴有高烧等全身症状.化验和X光片检查可确立诊断.
(二)跟骨结核: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局部症状明显,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并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化验及X光片检查可鉴别之.
【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二)取穴与部位: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照海,然谷,昆仑,仆参及患部周围.
(三)主要手法:点,按,压,揉捻,捋顺,侧击等手法.
(四)操作方法:
1.跟骨下止点滑囊炎:患者俯卧床上,患肢膝关节屈曲60°,医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跟腱紧张,另一手用小鱼际处,对准滑囊用力侧击.手法的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或使滑囊破裂,液体吸收.
2.跖筋膜炎: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先用点按法点按穴位,然后以一手拇指或"丁字器"点按,揉捻痛点,再以擦法及捋顺法沿阳筋膜走行方向进行推擦及捋顺,并使足底发热.
【注意事项】
(一)跖筋膜炎患者在急性期间应注意适当的休息,减少负重,控制剧烈运动.症状缓解后,逐渐进行足底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
(二)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
【按语】
临床跟痛症常伴有骨刺形成,但足跟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而与骨刺的方向有关.如骨刺斜向下方则常有疼痛,若骨刺与跟骨平行,可没有症状.引起跟痛症的原因虽有多种,但主要的病因是跖腱膜或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推拿治疗本病的机制主要是剌激骨刺部的软组织,促使其增生物引起的炎症消散,而不是使骨刺消失.临床治愈的病人,虽跟痛症完全消失,但骨刺依然存在.
对于跖筋膜炎患者,可采用矫形鞋垫,以垫高跖骨头近端,使跖骨头少持重,并作跖趾关节的跖屈及背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