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9 4人回答
健康咨询描述:请问腺性膀胱炎喝中药可以治疗好吗?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膀胱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前者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很重要的一点是上述症状既发生于晚间,又发生在白天,女性常见.终末血尿常见.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患者感到体弱无力,有低热,也可有高热,以及耻骨上不适和腰背痛.
腺性膀胱炎膀胱粘膜水肿,其中有腺样结构增生,并有许多炎症细胞浸润.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并需去除发病因素.
膀胱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顽固性和迁延性,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慢,尿痛,血尿,脓尿,腰腹酸痛等.这些症状可见于西医很多疾病中,如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中医多将之归为“热淋下焦湿热证”.膀胱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办法亦因人而异.西医首选抗生素治疗.如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MZ)2.0g甲氧苄氨嘧啶(TMP)0.4g ,碳酸氢钠1.0g,一次顿服;或复方新诺明5片或羟氨苄青霉素3.0g,或甲氧苄氨嘧啶4 00mg顿服,尽管西药见效快,但是毕竟化学药品对会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更容易产生耐药性,易反复.对比之下,在使用抗生素控制病情的同时,结合大复方道地取材的现代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则更加有效而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病迅速,快速治标,彻底治本,毒副作用小,预后好不复发.
其他答案 (3)
病情分析:
腺性膀胱炎的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净.腺行膀胱炎与膀胱癌有一定的关系,Pantuck等检测了单克隆抗体mAbDasl在腺性膀胱炎及膀胱癌中的表达,证实腺性膀胱炎为膀胱腺癌的癌前病变.所以你得抓紧时间治疗,不能拖,在癌变之前把病控制住.膀胱炎的发生目前西医还无定论,可能与慢性炎症,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有关.中医在诊断时,根据急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的症状分析患者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尿道烧灼得出这样的结论:热淋患者下腹疼痛,在膀胱耻骨区有压痛,是下焦湿热阻碍气机.并且男性合并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合并于肾结石.中医诊断:气淋.所以根据症状分析膀胱炎的诊断:热淋,气淋合症.仲景方--猪苓汤加减治疗.猪苓汤由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碎,泽泻各9克.功效:利水清热养阴.主治阴虚水热互结,小便不利,发热等.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你最好把你的具体症状告诉医生,再为你适当调整药方.不能盲目用药治疗的,
病情分析:
腺性膀胱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
中医认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可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证多在肾和脾.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将腺性膀胱炎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时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笔者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发现“气滞痰阻经络瘀血”在腺性膀胱炎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采用“化痰解郁,理气活血”的思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腺性膀胱炎易复发,因此定期复查很重要,一般在第一年内每隔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应持续2-3年左右,以便及时发现可疑病变及早处理.
腺性膀胱炎与癌变的关系目前尚无肯定证据,以往的报告显示其癌变比率显着高于膀胱非特异性炎症.虽然对于腺性膀胱炎是癌前病变这一论点学者们意见并不一致,但积极的治疗和周密的随访得到人们的公认和提倡.
病情分析:
腺性膀胱炎与中医治疗
在泌尿男科门诊常见到一些病友拿着检查结果焦急地询问医生:“为什么检查无异常,且吃了那么多药,但尿频,尿痛仍未见好转呢?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这时,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会建议他们做膀胱镜检查,必要时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如此,相当部分病人可以得到确诊,原来他们是患了一种特殊的膀胱炎症——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和颈部,正常人的膀胱粘膜由移行上皮构成,但在各种理化因素炎症,梗阻慢性刺激下,局部粘膜组织演变成腺上皮,从而导致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常被误诊为 “尿路感染”在内科治疗多时,我们认为如果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尿路感染”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应做膀胱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腺性膀胱炎的确诊要依据病理学,膀胱镜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腺性膀胱炎在膀胱镜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变主要位于三角区及颈部;
2.病变呈多中心性,常常散在成片或成簇存在;
3.具有多形态性,乳头样,分叶状,滤泡样相混合存在.
腺性膀胱炎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经尿道电灼术 (TUR)或激光治疗是主要的手术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其适应症为局限性病灶或胱颈部病变影响排尿者;而对于病变范围较广者,电切效果并不满意,有可能切不净而残留,并且广泛的电灼会加重膀胱刺激症状,加重患者的痛苦;一般应行膀胱根治切除术,但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给患者带来了曙光,不论是局限性还是广泛性炎症,采用中医药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腺性膀胱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中医认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可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证多在肾和脾.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时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笔者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发现“气滞痰阻经络瘀血”在腺性膀胱炎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采用“化痰解郁,理气活血”的思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腺性膀胱炎与癌变的关系目前尚无肯定证据,以往的报告显示其癌变比率显著高于膀胱非特异性炎症.虽然对于腺性膀胱炎是癌前病变这一论点学者们意见并不一致,但积极的治疗和周密的随访得到人们的公认和提倡.腺性膀胱炎易复发,因此定期复查很重要,一般在第一年内每隔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应持续2-3年左右,以便及时发现可疑病变及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