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9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65岁
健康咨询描述:白细胞减少
发病时间:前年
化验检查结果:脾亢,肝肿大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用中药和西药配合,无效果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切除脾脏及X线放射治疗并不能解除引起脾亢的原发病,所以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若不能收效,则在切脾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脾脏切除的指证有以下各点:
1.脾肿大显著,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
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
3.有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切除脾脏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症,甚至发生血栓形成,所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者不宜切脾.
4.粒细胞缺乏症,有反复感染史.
对发脾病人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如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出血者应给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者应积极预防感染等.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切除脾脏及X线放射治疗并不能解除引起脾亢的原发病,所以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若不能收效,则在切脾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脾脏切除的指证有以下各点: 1.脾肿大显著,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3.有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切除脾脏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症,甚至发生血栓形成,所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者不宜切脾.4.粒细胞缺乏症,有反复感染史.>对发脾病人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如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出血者应给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者应积极预防感染等.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若不能收效,则在切脾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脾脏切除的指证有以下各点: 1.脾肿大显著,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3.有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切除脾脏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症,甚至发生血栓形成,所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者不宜切脾.4.粒细胞缺乏症,有反复感染史.>对发脾病人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如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出血者应给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者应积极预防感染等.
病情分析:
你好,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脾切除而缓解.
本病首先要治疗原发病,脾功能亢进的解决方法有:
(1)传统采用脾切除手术治疗:某些病人因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接受手术,某些人切脾后由于丧失破血器官,容易发生高粘滞度血症,并因失去一个较大的免疫器官,机体抵抗力受到损害,容易并发感染,目前其应用受到部分限制.药物控制不好时可考虑切脾.脾脏切除指征: (1)脾脏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 (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 (3)有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 (4)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
(2)部分脾栓塞术:栓塞面积30%~70%,保留了部分正常脾组织,此法相对安全,有效而并发症少,国内已相继开展,但也有很多合并症,操作较复杂.
(3)目前国内亦有采用经皮脾内注射无水酒精:可造成部分脾实质无菌性坏死,而获得良好的疗效.大量脾组织破坏,使脾对血细胞的破坏减少,使外周血细胞升高.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但国内开展未普及.
病情分析:
切除脾脏及X线放射治疗并不能解除引起脾亢的原发病,所以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若不能收效,则在切脾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脾脏切除的指证有以下各点: 1.脾肿大显著,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3.有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切除脾脏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症,甚至发生血栓形成,所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者不宜切脾.4.粒细胞缺乏症,有反复感染史.对脾亢病人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如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出血者应给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者应积极预防感染等.
使用滋补药,一定要顾护脾胃,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百虚皆由于脾胃.如大病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的虚衰,常非一脏一腑,多见五脏皆虚,气血阴阳俱不足,此时用补当遵孙思邈”五脏不足,调于胃”,通过补脾胃,使脾气先旺,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五脏六腑皆得其养.此外,还有在“虚不受补”的情况下,也要首先顾护脾胃.所谓“虚不受补”,是指体质虚弱较甚或阴阳气血俱虚时,当用补药滋补,若脾胃不健,反可致气机壅滞,加重脾胃之虚,药力难行,体虚愈甚,此时用补,要以运脾为先.又因为滋补药多腻滞,尤以滋补阴血之品为甚,往往滞胃呆脾,故在运用补药养生时,常应配以调理脾胃之品,如陈皮,木香,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等.上述各药不仅能使脾胃功能健旺,而且能防补药腻滞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