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1 17人回答
健康咨询描述:梅毒RPR阴性,TPHA阳性,医生说好了,那我的宝宝会不会是先天性梅毒,还是血清和我一样是阳性了,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症状,如果您孕期给予过正规治疗,宝宝先天梅毒的可能性不大,建议您分娩后与宝宝同时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检测,对比后明确诊断。
其他答案 (16)
病情分析:
你好,梅毒是人类的传染病,因此梅毒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在梅毒的传播过程中,通过性行为感染者约占95%,早期梅毒患者其病灶处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因此传染性最强.通过性生活,这些分泌物中的病原体能直接传染给对方.由于人体对梅毒病无先天免疫力,因此极少量的梅毒螺旋体就能引起对方患病.另外,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导致胎儿的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是指它可通过胎内感染引起小儿梅毒,一般妊娠9周胎儿就能被感染.梅毒可引起小儿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损害,造成功能障碍或死亡.先天梅毒的预防主要是母亲使用足量的青霉素治愈后方可妊娠.二是在生活上尽量隔离.洗,饮食用具要与病人分开专用,照顾病人后要用流动水,肥皂仔细洗手,最好用消毒药对手消毒,病人用过的东西,尤其是厕所坐桶要用消毒药消毒,极少数病人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密切的生活接触,输血,哺乳等途径染病的.此外,梅毒还可通过衣服,毛巾,剃须刀,餐具,烟嘴,被褥,床单,门把,坐式便器和医疗器械等感染.一般认为,梅毒偶可通过接触了患者用过的日常用品而受染,接吻,哺乳和婴儿出生时经产道等均可感染.再有就是病人的内衣裤要煮沸,消毒后洗涤.梅毒螺旋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化学药品也很敏感,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来苏水,酒精,1∶1000的高锰酸钾液等)很容易将它杀死,阳光照射和干燥环境都能很快使它死亡.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外生存一般超不过1~2个小时,在缺氧的环境下它能生存数天,在潮湿的衣服上也能存活数小时,在血库中一般能存活24小时.梅毒螺旋体不耐高温,40℃~60℃时2~3分钟就能死亡,100℃时则即刻死亡.可以针对其弱点将梅毒螺旋体消灭,如将衣物放于阳光下曝晒,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将用具煮沸消毒或用化学用品消毒,都能杀灭梅毒螺旋体,阻止它的传播.
病情分析:
先天性梅毒疾病概述
梅毒螺旋体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
胎儿期表现: 先天性梅毒在胎儿期可表现为肝脏肿大,胎盘增厚,胎儿水肿,宫内生长迟缓,非免疫性溶血,早产,死胎等.
出生后表现: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为肝脾肿大,皮疹(脓疱疹,脱皮,斑丘疹),黄疸,慢性鼻炎,脑膜炎,肠梗阻或出血,间质性肺炎,肺脓肿,白内障,脑积水等,晚期先天性梅毒表现为间质性角膜炎,马鞍鼻,Hutchinson牙,军刀状胫(胫骨前凸),耳聋,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死亡等.先天性梅毒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积极的产前检查及孕期梅毒治疗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重要措施.
症状体征
大多数患儿出生时无症状,于2-3周后逐渐出现,常见的症状有:
①肝脾肿大:几乎所有患儿均有肝肿大,其中1/3伴有梅毒肝炎,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可持续数月至半年之久.
②皮肤黏膜损害:发生率为15%-60%,鼻炎为早期特征.于生后1周出现,可持续3个月之久,表现为鼻塞,分泌物早期清,继之呈脓性,血性,含大量病原体,极具传染性,当鼻黏膜溃疡累及鼻软骨时形成“鞍鼻”累及喉部引起声嘶.皮疹常于生后2-3周出现,初为粉红-红色多形性斑丘疹,以后变为棕褐色,并有细小脱屑,掌,跖部还可见梅毒性天爆疱疮.其分布比形态更具特征性,最常见于口周,鼻翼和肛周.皮损数月后呈放射性“皲裂”.
③骨损害:约占80%-90%,但多数无临床体征.多数可因剧痛而致“假瘫”X线表现为骨,软骨骨膜炎改变,上肢最易受累,且以单侧为主.
④全身淋巴结肿大:见于50%患儿,无触痛,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有诊断价值.
⑤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及Coombs试验阴性的溶血性贫血.
⑥其他:多为小于胎龄儿,新生儿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罕见,多在生后3-6个月时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生后2-3个月时尚可以表现为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损伤;Hutchinson齿,即中切牙切缘呈月牙形凹陷且牙间隙分离过宽等.
病情分析:
疾病病因
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播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胎儿感染与母亲梅毒的病程及妊娠期是否治疗有关.孕母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时,无论是原发或继发感染,其胎儿几乎均会受累,其中50%胎儿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在出生后不同的年龄出现临床症状,其中2岁以内发病者为早期梅毒,主要是感染和炎症的直接结果.2岁后为晚期梅毒,主要为早期感染遗留的畸形或慢性损害.
诊断检查
主要根据母亲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坚持.确诊可根据:
①取胎盘,羊水,皮损等易感染部位标本,在视野显微镜下找梅毒螺旋体.
②性病试验试剂盒简便,快速,敏感性极高,但有假阳性,可作为筛查试验.
③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特异性强,常用于确诊.
治疗方案
首选青霉素,每次5万U/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共7天,以后改为每8小时1次,共10—14天,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5万U/kg肌注共10—14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每日15mg/kg,连用12—15日,口服或注射,疗程结束后应在2,4,6,9,12个月时追踪监测VDRL试验,直至其滴度持续下降或呈阴性.
疾病预防
及时,正确治疗孕妇梅毒,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
(1)治疗:先天性梅毒的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原则是:早期,系统,药物足量.主要采用青霉素G,每个疗程总量为30万单位/公斤体重,分2周肌内注射,共用两个疗程,中间间隔两周.对症状严重的患儿,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发生赫氏反应(即因大量杀灭梅毒螺旋体所释放出的异性蛋白所引起的脑及心血管损害加重).在此后的2,4,6,9,12个月复查血清.若治疗及时则多不留后遗症.
(2)预防:主要做好产前检查,常规作血清学检查,对孕妇患有二期梅毒者要作驱梅治疗,可使先天性梅毒发病率从90%降至2%以下,并能很好地保护胎儿.孕妇感染梅毒应与医生合作,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是取缔娼妓制度.
病情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是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二,病原
1. 梅毒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Treponemiapallidum,TP),1905年被发现.在分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Spirochaetales),密螺旋体科(Treponemataceae) , 密螺旋体属 ( Genus Treponema).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长5~20μm,平均长6~10μ m,横径0.15μm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种家兔睾丸可获得螺旋体.
2. 免疫性
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2周后产生特异性IgM抗体,此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感染后4周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可再感染.另外,TP破坏人体组织,使组织释放一种抗原性心脂酶,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用RPR,USR,VDRL等方法可检出,在感染TP后5~7周或出现硬下疳后2~3周转阳性.
3. 抵抗力
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56℃3~5分钟,煮沸立即死亡; 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不耐干燥.对肥皂水和常用消毒剂(70%酒精,0.1%石碳酸,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
三,流行病学
1. 流行简况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于1505年经印度传入我广东,至今已近500年. 解放前是中国四大性病之首,60年代初基本被消灭,80年代再次发生和流行.1991年报告病例数为1870例,1995年11336例,1997年33668例.1997年以来占报告8 种性病的比例在6%以上,呈明显增多趋势,临床经常可见一,二期梅毒, 也已发现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在义务献血员中发现隐性梅毒.
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1 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TP的人的皮损分泌物,血液中含大量TP.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2 年后基本不通过性传播.TP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并在感染后2年依然有传染给胎儿的危险.
2.2 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约占其95%以上.感染TP 的早期传染性最强.如果是显性梅毒,可发生性行为接触的任何部位的硬下疳,如生殖器,肛周,直肠,乳头,舌,咽,手指等部位的硬下疳.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2年以上性接触就不再有传染性.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 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短,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感染后2年仍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梅毒螺旋体也可以间接接触传染,如通过接吻, 哺乳和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等日常用品造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