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4 12人回答
健康咨询描述:我想问一下天气降温对做60岁老人贲门失驰症的手术有什么影响吗?术后应该注意些什么?谢谢!
第一次补充提问:(2009-10-14 19:26:25)
谢谢各位医生们的回答.我还想问一下,已经快60岁了,患贲门失驰症同时又患有慢性气管炎及胃窦炎,对做治疗贲门失驰症的手术,是不是影响很大,手术一般要花多长时间呢?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您好!本病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是以吞咽时食管远动障碍,蠕动收缩无力和食管下端括约肌,胃贲门不能正常地松弛而发生痉挛为特征.因为食物通过贲门发生困难,以致贲门以上的食管显著扩张,故本病又称贲门痉挛,食管失蠕动和巨食管.本病的发病年龄以20~60岁为较多,儿童很少发病.
患者宜少食多餐和温热饮食.饭后可试以温热汤水或饮料帮助下咽.急用冰冷饮料和刺激性食物.对精神紧张和情绪不稳定者,可用心理治疗和镇静剂,加利眠宁,冬眠灵,奋乃静和安定等.症状发作时,吞下含硝基甘油片或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可获缓解.针刺和耳针疗法亦可应用.如上述治疗无效时,可于上述疗法的同时,每晚睡前作食管引流,排出食管内贮留物和分泌物,并用清水灌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仍无效时,可考虑气囊或探条扩张和外科手术治.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一)吸人性呼吸道感染 食管反流物被呼入气道时可引起支气管和肺部感染尤其在熟睡时更易发生约1/3患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呛咳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食管本身的并发症 本病可继发食管炎食管粘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压出型憩室食管-气管瘘自发性食管破裂和食管癌等本病食管癌的并发率为0.3%~20%综合1908~1975年间文献报告的5235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癌者173例平均发生率为3.3%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予重视
(三)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并发食管癌或贲门癌,发生率为315 % 原因可能为食管黏膜长期受到潴留物刺激,发生溃疡,黏膜上皮增生恶变等
其他答案 (11)
病情分析:
(一)药物疗法 对早期贲门痉变病人应解释病情,安定情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并服用镇静解痉药物,如口服1%普鲁卡因溶液,舌下含硝基甘油片,以及近年试用的钙抗拮剂硝苯吡啶等可缓解症状.为防止睡眠时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垫高床头,必要时入睡前灌洗食管.
(二)食管下段扩张术 于贲门内置入顶端带囊导管后,于囊内注入水,钡剂或水银使囊扩张,然后强力拉出,使肌纤维断裂可扩大食管下端狭窄的管腔,约2/3病人疗效良好,但需重复进行扩张术.少数病人尚有并发食管穿孔的危险.目前食管下段扩张术仅适用于禁忌手术或拒绝手术且食管尚未高度扩大的较早期病例.
(三)手术治疗 近年来治疗贲门痉挛效果好,并发病少的外科手术是1913年Heller倡用的贲门粘膜外肌层纵向切开术.最初Heller术是两侧食管和贲门区分别作肌层纵切开,1918年以来经过改进,仅需切开一侧食管贲门区肌层.左侧侧后部胸切口经第7肋间或切除第7肋骨进胸,切开纵隔胸膜,游离远段食管,不切开食管裂孔并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向上提拉下段食管和贲门,在食管壁左侧前外部纵向切开食管壁肌层,深达粘膜,但不切开粘膜层.切口下端越过胃食管交界处,胃壁肌层仅需切开数毫米至1cm,切口上端应延伸到食管壁扩大肥厚段的上方,切口长度视病变情况而异,一般约长5~10cm.全部切断食管壁肌层纵行和环状肌纤维后,细心在肌层与粘膜之间游离肌纤维,其宽度约为食管周长之半,以防止后肌纤维切端之间形成疤痕组织,游离肌纤维后粘膜即自肌层切口膨出,缝合纵隔胸膜.
病情分析:
你好,天气没什么影响.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儿童很少发病,男女发病大致相等,较多见于欧洲和北美该病治疗不及时有潜在发生食管癌的危险.在术后护理方面要注意,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6h进水,12h进温凉流质饮食,2天后可在病室活动.观察患者咽下困难改善情况,有无呕血,便血,胃不适感及胸骨后疼痛等,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变化,及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并配合医师妥善处理.应用止血药物及抗生素后,注意患者的血象及凝血功能有无异常.为预防复发,应鼓励患者长期服用钙拮抗剂.同时要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饮食方面清淡为好,切忌辛辣食品或者油炸食物,照顾这类患者需要较大的耐心和细心.
病情分析: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儿童很少发病,男女发病大致相等.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胸骨后疼痛为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若再经食管吞钡X线检查,发现具有本病的典型征象,就可作出诊断.【治疗措施】1,内科疗法:宜少食多餐,饮食细嚼,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饮食.2,食管扩张疗法 应用气囊或探条扩张,使食管与胃的连接处得松弛.3,外科手术疗法 手术方法较多,以Heller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为最常用.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率约为80%~85%,但可能发生食管粘膜破裂,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气温低对本病无明显影响,但除外心脏病人.术后要注意少食多餐,饮食细嚼,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饮食.
病情分析:
由于贲门失弛缓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迁延性疾病,病程较长,对患者的机体及精神都造成极大的危害,病人常有一种恐惧感,因此作好术前及术后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术前饮食:I 型,II型早期非完全性梗阻患者术前进无渣软食或流质,每次进食后使用生理盐水口服冲洗,术前两天禁食.II型晚期和III型梗阻严重,食道积食者禁食,少量饮水.
消化道准备:术前三天按要求准量服用肠道清洁剂,一般采用0.5%甲硝唑溶液10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以杀灭胃肠道内厌氧菌.因药液苦涩,患者常有缺量少服,故需督促服用.
在术后48小时左右拔除胃管,口服清水少许进行观察,术后第3天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流质,少量多餐,术后第5天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术后第7天开始普食,以易消化,少纤维的软食为宜,细嚼慢咽,并增加水分摄入量,忌进食过多过饱,避免吃过冷或刺激性食物.本组3例术中食管或胃粘膜破损行修补术,术后禁食相应延长至第7天,进食方式与食管癌根治术后相同.出院后可进软食1个月,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