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30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37岁
健康咨询描述:有时压气
发病时间:2006年
化验检查结果:心律过缓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治疗后轻了.后来又犯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在心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在积极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药物的影响后,如果患者的心动过缓症状不能逆转,则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50克之间.脉冲发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导线经静脉血管送入心脏.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从而提高心率,缓解或消除病人的症状,挽救生命.
因此,平时经常有乏力倦怠,心脏不适,头晕,一过性眼黑或晕厥症状者,应当注意数数平静时及有不适症状时的脉搏数.如果不是一个经常爱运动的人,平时白天的心率总是偏慢,尤其小于每分钟50次,或是不适症状出现时患者的脉搏明显减慢,或有很长时间的停搏时应当引起注意,要到医院心内科的心律失常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窦缓就是心率小于60次/分.可见于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病理情况可见于甲减,某些药物中毒,阻塞性黄疸,颅内高压.如果低于40次,考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总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到医院检查看看,当地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正常人成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的正常心律,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其他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疽,以及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R受体阻滞剂,非二氢毗陡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治疗.如因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可应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但长期应用往往效果不确定,易发生严重副作用,故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你的情况可以考虑吃点中药或者中成药,一般吃些补益气血的中药,成药可以吃心宝丸等,它有适合心率慢的人吃.
病情分析:
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病情分析:
你好: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在心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