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0 5人回答
健康咨询描述: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如何保养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未分化性的脊柱关节病是一种风湿免疫病。是慢性的疾病,用药时间都比较长,另外不能彻底治愈,可以配合理疗,针灸,按摩等进行,平时要注意适当的功能锻炼,不要劳累和着凉,防寒保暖,饮食要注意清淡,适当补充,含钙的食物,多饮水,体重保持正常范围,还可以做足疗保健。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一部分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患者由于仅有轻微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无需特殊治疗,或进行理疗改善症状,明显炎症患者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一些关节炎症状较重和有附着点病的患者可在受累关节内或炎症部位注射皮质激素.骶髂关节炎明显,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在CT介导下炎性骶髂关节内注射皮质激素,据报告可获得显著疗效.
少数急性或炎症高度活动的患者,可全身使用皮质激素,但剂量与疗程宜从严掌握.
病程较长的慢性患者,有持久关节炎和附着点病,如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指导意见:
对有炎性肠病的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者,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可获得较好疗效.机制可能柳氮磺胺吡啶通过恢复肠壁正常通透性,抑制抗原进入受损肠壁来治疗炎性肠病,但无预防作用.另外,早期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是否改善病程和预后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就目前国内临床治疗的普遍情况而言,医师常乐意选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这可能与本药价格适中,总体来说用药安全性较高有关.
生活护理:
预后:本病约有30%左右患者经过若干年后最终会发展为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的患者比例相对高一些.5%~10%可发展为其他脊柱关节病,约26%有复发性少关节炎,其余患者不再进展.X线异常出现在多年之后,如骶髂关节改变需9~14年,脊柱病变需11~16年.10年追随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大多数脊柱功能良好,故总的预后佳.
病情分析: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瑞特综合征,银屑病性关节炎等.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有很大重叠,病变轻重不一,预后也相差甚远,特别是在疾病早期,不典型的或某些女性患者,很难根据上述疾病习用的分类标准(如AS的纽约标准)将其归于某一疾病,他们实际上占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很大部分,随病情进展,经不同时间部分患者才表现出典型的AS或银屑病性关节炎等.近年来人们将这类疾病归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s),此观点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为扩大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分类范围,将uSpAs包括在内,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和Amor等分别提出了他们的诊断标准〔1,2〕.国内对uSpAs的认识尚不足,致使这类疾病误诊率较高.本文总结了我院门诊诊治的uSpA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情况.
指导意见:
本组患者半数以上对非甾类抗炎药效果不明显,联合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2~3g/d后外周关节和中轴的症状减轻,这与国外报告SASP对AS的外周关节炎有效,而对中轴病变无效观点有些差异.但由于本组尚无长期随诊观察结果,在治疗方面未设对照组,加之现尚无理想的AS活动性指标,给疗效观察带来困难,故本文尚难作定论,本病的长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由于uSpAs多数患者病情进展缓慢,预后非每例皆恶劣,早期用硫氮磺胺吡啶亦可能有有益的影响,故我们认为一经诊断即一律给予SASP加免疫抑制剂等二联或三联治疗似乎过于积极;从付出/受益比例(cost/benefit ratio)看也未必是最佳选择
生活护理:
本组患者半数以上对非甾类抗炎药效果不明显,联合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2~3g/d后外周关节和中轴的症状减轻,这与国外报告SASP对AS的外周关节炎有效,而对中轴病变无效观点有些差异.但由于本组尚无长期随诊观察结果,在治疗方面未设对照组,加之现尚无理想的AS活动性指标,给疗效观察带来困难,故本文尚难作定论,本病的长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由于uSpAs多数患者病情进展缓慢,预后非每例皆恶劣,早期用硫氮磺胺吡啶亦可能有有益的影响,故我们认为一经诊断即一律给予SASP加免疫抑制剂等二联或三联治疗似乎过于积极;从付出/受益比例(cost/benefit ratio)看也未必是最佳选择
病情分析:
你好,不知道你是否是强直性脊椎炎所以先介绍一下
指导意见:
一)对脊柱关节病中各类疾病的诊断,大多已有较为通用的分类标准,如强直性脊柱炎的1966年纽约标准和1984年的修订纽约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1年的Reiter综合征诊断标准等.然而,这些标准均较为严格,不利于早期诊断.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于1991年提出了脊柱关节病的分类标准(ESSG标准)如下:炎症性脊柱痛或下肢的非对称性滑膜炎至少3个月,年龄不超过45岁的患者,加下列1项或多项:阳性家族史,银屑病,炎症性肠病,发生关节炎前1个月内有尿道炎,宫颈炎或急性腹泻史,交替臀区痛,附着点炎,骶髂关节炎则可诊断.
(二)应该指出,ESSG分类标准只适用于广义上的脊柱关节病的分类,对个别的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应使用相应的诊断标准,以保证病例的同质性.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应进行随访,以便早期诊断.
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
(一)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标准:炎症性脊柱痛或以下肢为主的非对称性滑膜炎,加下述任何一项:
1.阳性家族史;
2.银屑病;
3.炎症性肠病;
4.交替臀区痛;
5.附着点炎;
6.发生在关节病前1个月内有尿道炎,宫颈炎或急慢性腹泻史;
7.骶髂关节炎.
其中炎症性脊柱痛的标准要符合以下5项中的4项:
1.40岁以前发病;
2.隐匿发生;
3.持续3个月以上;
4.伴有晨僵;
5.活动后缓解.
(二)Amor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1991年)如下:
临床症状及既往史:
1.夜间腰痛或背痛或背区晨僵,(1分);
2.不对称性少关节炎,(2分);
3.臂区痛--如左右交替痛,(1或2分);
4.手指或趾腊肠样,(2分);
5.足跟痛或其他明确附着点痛,(2分);
6.葡萄膜炎,(2分);
7.非淋病性尿道炎或宫颈炎,关节炎起病1个月前发生,(1分);
8.急性腹泻伴有关节炎,或关节炎起病1个月前发生,(1分);
9.现有或既往史有银屑病或龟头炎或炎性肠病,(2分);
放射学:
10.骶髂关节炎(双侧≥2级,单侧≥3级),(3分);
遗传背景:
11.HLA-B27(+)和/或家族史有AS,Reiter综合征,葡萄膜炎,银屑病或炎性肠病,(2分);
治疗:
12.用非甾体抗炎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停药后症状复发,(2分);
注:以上12项积分至少达6分者可考虑为脊柱关节病.
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
和强直性脊柱炎一样,患者教育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要使患者对所患疾病及其治疗,预后有所认识.性病型反应性关节炎如经培养证实有病原体存在,患者及其性伴侣都应服用敏感的抗生素.对肠道感染,银屑病或炎症性肠病者应给以相应的治疗.对Reiter综合征和反应性关节炎的肠道感染,可考虑四环素类抗生素.急骤起病或附着点炎明显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对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疗效较好.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治疗,或只需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病情严重者可参照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生活护理:
望看一下后再行联系吧
病情分析: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是指一组具有脊柱关节病的某些临床和(或)放射学特征,而又表现不典型,但尚未达到已确定的任何一种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的疾病.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不是一种综合征,它只不过是一组症状谱和临床相的命名,是一个临时诊断,借以区分类风湿关节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及其它风湿性疾病.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可以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症状,可间歇出现,可有不同轻重和不同病程.
指导意见:
一部分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患者由于仅有轻微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无需特殊治疗,或进行理疗改善症状,明显炎症患者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一些关节炎症状较重和有附着点病的患者可在受累关节内或炎症部位注射皮质激素.骶髂关节炎明显,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在CT介导下炎性骶髂关节内注射皮质激素,据报告可获得显著疗效.
少数急性或炎症高度活动的患者,可全身使用皮质激素,但剂量与疗程宜从严掌握.
病程较长的慢性患者,有持久关节炎和附着点病,如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生活护理:
本病约有30%左右患者经过若干年后最终会发展为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的患者比例相对高一些.5%~10%可发展为其他脊柱关节病,约26%有复发性少关节炎,其余患者不再进展.X线异常出现在多年之后,如骶髂关节改变需9~14年,脊柱病变需11~16年.10年追随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大多数脊柱功能良好,故总的预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