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5 5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44岁
健康咨询描述:脚部外伤引发感染此菌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服用盐酸特比萘芬及碘化钾...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更快更有效地减少副作用的治疗...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还有固定型,只局限于一处,多发于面,颈,躯干等处,常是浸润性肉芽肿红色斑块样.还可侵犯粘膜,骨,关节,也可有系统性损害.
指导意见:
多有外伤史,再接触带菌的泥土或植物,病菌就从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皮疹特点:皮下结节或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可呈轻度疣状增生,挤压有少许分泌物,逐渐扩大与皮肤粘连,并沿淋巴管蔓延.
生活护理:
10%碘化钾溶液为首选药物,局部损害可考虑切除治疗,或采用物理疗法,热疗或冷冻治疗.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您好,您目前的用药比较合理,但为减少毒副作用,可同时用5-F尿嘧啶系统治疗。同时还可以局部外用抗真菌制剂,热疗或物理疗法帮助缓解,局部损害还可考虑切除治疗。
病情分析:
孢子丝菌病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感染.本病在中国散在发病,但多见于东北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孢子丝菌寄生于植物,土壤中,皮肤外伤可感染此病.真菌镜检不易找到病原体,需作真菌培养,取脓液,组织块作真菌培养,鉴定菌种即可确诊.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还有固定型,只局限于一处,多发于面,颈,躯干等处,常是浸润性肉芽肿红色斑块样.还可侵犯粘膜,骨,关节,也可有系统性损害.
指导意见:
你目前用药比较合理,为减少毒副作用,可同时用5-F尿嘧啶.系统治疗同时可辅以局部外用抗真菌制剂,热疗或物理疗法以增加效果.局部损害还可考虑切除治疗.
生活护理:
防止皮肤外伤对预防本病很重要.病人换下的敷料应烧毁,以免污染环境,感染他人.
病情分析:
您好:一,病因:多有外伤史,
二,好发部位:四肢和头面部等暴露部位.
三,皮疹特点:皮下结节或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可呈轻度疣状增生,挤压有少许分泌物,逐渐扩大与皮肤粘连,并沿淋巴管蔓延.
四,自觉症状:轻微.
五,分型:淋巴管型,固定型,播散型.
指导意见:
关于它的治疗:一,10%碘化钾溶液为首选药物,10~20ml 口服3/日,饭后服药,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如病人可以耐受,治疗应延长至临床治愈后4~6周.该药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刺激.
二,伊曲康唑100mg口服1/日,连续个月以上.
三,特比萘芬250mg口服1/日,连续3个月.
四,5-FC口服 1.5~2g/日,可与酮康唑合用,200mg/日,连续2~3个月.
五,二性霉素B适用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者,静滴,还可配成0.25%的溶液局部损害内注射.
局部损害可考虑切除治疗,或采用物理疗法,热疗或冷冻治疗.
生活护理:
祝您早日康度!!!!!
病情分析: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
指导意见:
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感染.本病在中国散在发病,但多见于东北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孢子丝菌寄生于植物,土壤中,皮肤外伤可感染此病.真菌镜检不易找到病原体,需作真菌培养,取脓液,组织块作真菌培养,鉴定菌种即可确诊.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还有固定型,只局限于一处,多发于面,颈,躯干等处,常是浸润性肉芽肿红色斑块样.还可侵犯粘膜,骨,关节,也可有系统性损害.治疗主要用碘化钾内服,也可用局部热疗.试用灰黄霉素,二性霉素B均有一定效果.
生活护理:
注意好好的休息,多次水果,可以适当的运动.欢迎再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