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5 6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20岁
健康咨询描述:耳朵和脸颊有红肿块
一周之前,平时不太注意.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涂了些冻疮膏.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肿胀和止痒.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面部起的是冻疮,尤其要注意面部及耳部保暖,勿沾冷水,及时涂抹膏霜以滋润保养皮肤,喝姜茶以暖中,在家可用花椒水清洗患处,或艾灸冻疮处,可以治疗。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冻伤分类
依损伤的性质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冻疮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行分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与冻亡)和局部性损伤(包括冻伤,冻疮,占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的后送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11.7%(耳鼻).
指导意见:
冻伤的肢体应迅速在温水中使之温暖,水的温度要护理人员的手能忍受(不超过40.5℃),要小心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离去接受医疗时,不要解冻.外伤(如行走)可进一步加重解冻组织的损害,若再冷冻肯定会严重受损,但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若受冻部分不立即解冻,则应轻轻地清洁,保持干燥,用无菌绷带保护,直至温暖解冻,这种较为稳定的办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异丁洛芬(ibuprofen),若可能应全身保暖.
病情分析:
您好!冬季气候相对寒冷干燥,脸部,耳朵以及四肢容易受冻龟裂.如不适当处理伤口,则容易引起感染,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如疼痛,瘙痒,肿胀等.您的情况可能可能是伤口处理不好导致细菌感染.
指导意见:
建议您对伤口进行一般外科消毒包扎.并注意保暖.多喝水.若脸部出现潮红现象,则建议您到医院检查.
生活护理:
个人防冻应做到“七勤”“六不要”即:勤进行耐寒锻炼;勤准备防寒物品;烤换鞋袜,鞋垫,尤其是“汗脚”的更应注意;勤活动手足,揉搓额面;勤用热水烫脚;勤互相督促;勤交流防冻经验.不要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不要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不要酗酒.
病情分析:
冻伤是由于受寒冷刺激而引起的损害.凡人体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均称为冻伤.本病多发于手,足,耳,鼻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指导意见:
根据不同的伤情,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简单处理:
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处,送到温暖的室内,脱去潮湿的衣服鞋袜,并保持室温在20—25℃左右,冻伤部位切忌用火烤,治疗以外治为主.
初起轻者用软布时常揉搓患部,或用25℃温水浸之;或用鸡蛋皮适量煎汤,降到适宜温度后,反复洗,至冻伤处有湿感或僵木消失为止.
有硬块者用红灵酒或姜汁,辣椒频擦,使气血畅通.皮肤上有小疤时,可用蜂蜜70%,猪油30%混合成油膏外敷.
溃烂后用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生肌玉红膏外敷,每日1次.有感染者还可用九一丹,红油膏盖贴.腐脱新生,则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以利收口.
另外,气血虚弱者,宜加用调补气血,温通血脉之汤剂治疗.如人参养荣汤加减:炙黄茂9克,党参12克,焦白术9克,熟附块9克(先煎),茯苓9克,当归9克,生姜3片,大枣9克,肉桂粉1.5克.冻疮严重宜加用温阳散寒之中药,如桂枝加当汤:桂枝9克,当归30克,干姜6克,赤芍6克,炙甘草6克,大枣9克,加制川草乌各3克.
冻伤的预防:
1.普及预防冻伤知识,改善必要的防寒设备.
2.增强体质,加强耐寒锻炼,寒冷作业时勤活动.
3.对手,耳,鼻等暴露部分予以保护.鞋袜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另外,所穿的衣服应该温暖,而且松紧适宜.
4.出现冻伤后,不宜立即烤火.如发现已有冻伤应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病情分析:
先用温水打湿毛巾敷在冻伤的地方,(毛巾不能太热)要反复多敷几遍.
指导意见:
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萝卜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