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7 6人回答
性别:男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一个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康复治疗后要复查吗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过大剂量的天然脂溶性维生素K,偶可引起短期高凝血酶原血症.合成型水溶性维生素K可干扰胆红素代谢,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应用时应予注意.
指导意见:
对确诊或疑诊患儿应尽早给予维生素K治疗.轻症可口服维生素K,重症尤其颅内出血者,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每次5mg,同时静脉输注新鲜血或血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迅速补给凝血因子,并纠正贫血.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可重复给药数次,一般疗程3~5天.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最好复查一下,还有就是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服药治疗.
指导意见:
补给须知
* 会损害肝脏功能,肝病患者不宜服用;
* 孕妇及授乳妇女避免大量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
* X光,放射线,冷冻加工,阿司匹林及空气污染都是维生素K的天敌;
* 如果使用抗生素,造成肠内细菌数量减少或功能降低,维生素K便会相对不足;
* 同时摄取维生素K(即使来源为天然食物),将使抗血液凝固剂的药性产生反效果;
* 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后如有脸泛红,发红疹,肠胃不适,皮肤搔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请医师诊
病情分析:
维生素K是2-甲基-1,4-萘醌衍生物的通称,具有凝血活力.天然形式在第3位上被一烷基侧链取代.维生素K1 (叶绿醌)有一个叶绿醌侧链是唯一在植物中发现的维生素K的同系物.维生素K2 指的是一族2-甲基-1,4-萘醌的同系物,其第3位为含有4~13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异戊烯侧链所取代.这些称为甲萘醌;后缀(-n)表示侧链上异二烯单位的数目.甲萘醌在肠道内由细菌合成,能供应维生素的部分需要.维生素K是必需的,因为1,4-萘醌核心在体内不能合成.
指导意见: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由于起病突然,缺乏前驱症状常常容易误诊或者贻误治疗时机.如果早期治疗还是有治愈可能的,如果诊断较晚且出血量多,出血部位不好,很容易导致婴儿夭折,即便存活也会遗留后遗症.
生活护理:
有人推荐给新生儿常规使用维生素K1 0.5~1mg,以预防低凝血酶原血症,降低产外伤所致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在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时,也可预防性使用.要不在预产期前1周给母亲使用预防剂量(2~5mg/d,口服)的维生素K1 , 或在分娩前6~24小时给以维生素K1 溶液(2~5mg,肌内注射).服用抗惊厥药物的妊娠妇女分娩前2周应每天服用维生素K1 20mg以预防胎儿出血.母乳叶绿醌含量低并非由于摄入不足,也不能通过每天吃进去的新鲜绿叶蔬菜贮存.
病情分析:
维生素k缺乏症导致卢内出血
指导意见:
康复治疗后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维生素K是不是不缺了,颅内血块,吸收完没有.
病情分析:
症状和体征是低凝血酶原血症所致,并与其他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有关.出血是主要表现,不论其原因是膳食摄入量不足或药物对维生素K的拮抗.易挫伤和粘膜出血(尤其是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和血尿)见于维生素K缺乏,穿刺部位或切口渗血可见于外伤以后,威胁生命的颅内出血则可见于婴儿.阻塞性黄疸如发生出血,则通常于第4~5天后开始.最初的出血可能从手术伤口,牙龈,鼻或胃肠道缓慢渗出,也可能发生胃肠道内大量出血.
指导意见:
叶绿醌是所选择的制剂且以维生素K1 通称应市.它可用于治疗低凝血酶原血症,特别是来自于香豆素或茚满二酮的抗凝剂衍生物所引起的.2-甲基萘醌钠二硫化物对这些拮抗剂无效,因为它转化为维生素K2 类的效力很低(1%).一有可能,应给以维生素K1 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成人常用剂量为10mg肌肉注射.在紧急情况下,10~20mg可注射的维生素K1 溶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注射,速率每分钟不超过1mg(极为少见的是,甚至在维生素K1 适当地稀释且缓慢给予时,仍可发生类似于过敏的严重反应,包括休克以及心跳和呼吸停止).如果PT并未令人满意的降低则可在6~8小时内反复使用同一剂量,通常在1~2小时内即可生效.在大多数病例,该治疗在3~6小时内有效.服用抗凝剂的病人可口服维生素K1 5~20mg以非紧急地控制低凝血酶原血症,有益作用在6~10小时内通常很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