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0 11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31岁
健康咨询描述:宝宝浑身发冷,体温升高,眼睛发黄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儿童甲肝有哪些症状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83%左右的甲肝患者有发热(大多在38℃一39℃之间),平均发热3天,但也有15%的患者发热超过5天.90%的患者有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ALT升高的幅度大,800IU/L-2000IU/L可占55%.
指导意见:
甲肝的治疗原则应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其他答案 (10)
病情分析:
你好!甲肝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有发热、畏寒等症状。及时就医,对症治疗。祝好!
病情分析: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潜伏期平均约30天.人体感染甲肝病毒后,通常约有1个月的潜伏期,此时没有症状,之后可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肝功能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患者血清甲肝抗体呈阳性或滴度明显升高.甲肝的症状轻重各异,轻症病程1-2周,重症可致数周或更长
指导意见:
甲肝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春,秋季.这种病临床上可分为潜伏期,前驱症状期,黄疸期,恢复期.潜伏期平均为30天,在潜伏后期大量排毒,而此时病人几乎没有什么症状,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间离,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播
病情分析: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31
全部症状:宝宝浑身发冷,体温升高,眼睛发黄
发病时间及原因:
指导意见: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 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得病.
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如果未经过很好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环境卫生差的学校,工厂,农村,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195O 年瑞典及1978年我国均因食用泥蚶引起甲型肝炎流行,1979 年上海食用醉蟹引起过暴发,1988年因食用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大暴发,均是粪-口途径传播的实例. 近年国外陆续报道,滥用药物注射及同性恋群体中,甲肝病毒抗体水平和查出率很高,在这些人群中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肛-口或被污染的注射用具.
病情分析:
甲肝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春,秋季.这种病临床上可分为潜伏期,前驱症状期,黄疸期,恢复期.潜伏期平均为30天,在潜伏后期大量排毒,而此时病人几乎没有什么症状,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间离,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播.此期结束的标志是患者尿液突然变为深色及表现出生化指标的异常.
指导意见:
前驱症状期有发热呕吐和乏力等症状.此时很容易被归结于其他病因.
黄疸期往往持续数天至数周,伴随厌食,低热.此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血清中可检出HAV-IgM抗体.
恢复期持续6-12个月.肝组织结构会在3个月恢复正常,但体力的全面恢复要半年至一年.
目前发现甲型肝炎有许多并发症.暴发性甲型肝炎是最严重的一种,死亡率为50%.多发于本身为慢性肝病患者.
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差,易患甲肝.这给家长和儿童本身带来精神,身体和经济上的损失.对甲肝重在预防,注射疫苗就是预防甲肝的一种有效手段.据资料介绍,贺福立适甲肝灭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它是由美国史克必成公司生产的,行销75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