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9 5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40岁
健康咨询描述:头昏,眩晕,头痛,视力障碍
最近总是头昏,眩晕,头痛,视力障碍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医生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症状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好,多发性大动脉炎是和免疫有关的,不过临床治愈的病例还是很多的,在治疗上可以采用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手段来治疗,等病情稳定了,
指导意见:
如果是狭窄可以采用西医的治疗手段放支架,如果是闭塞可以做搭桥,由于病程进展快,后果严重,诊断明确后,必须采取积极的有效治疗措施. .非手术治疗 由于动脉栓塞的病人常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患,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多发性大动脉炎
指导意见:
你好,多发性大动脉炎早期可有乏力,消瘦,低热以及食欲不振,关节肌肉酸痛,多汗等非特异性症状,临床易误诊.后期发生动脉狭窄时,才出现特征性临床表现.
病情分析:
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5“P”: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1.疼痛 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由栓塞部位动脉痉挛和近端动脉内压突然升高引起疼痛.起于阻塞平面处,以后延及远侧,并演变为持续性.轻微的体位改变或被动活动均可致剧烈疼痛,故患肢常处于轻度屈曲的强迫体位.
2.皮肤色泽和温度改变 由于动脉供血障碍.皮下静脉丛血液排空,因而皮肤呈苍白色.如果皮下静脉丛的某些部分积聚少量血液,则有散在的小岛状紫斑.栓塞远侧肢体固供血不足,皮肢温度降低并有冰冷感觉.用手指自趾(指)端向近侧顺序检查,常可扪到骤然改变的变温带,其平面一般要比栓塞平面约低一手宽的距离.对栓塞部位的定位有一定临床意义.如腹主动脉末端栓塞音,约在双侧大腿和臀部;髂总动脉栓塞者,约在大腿上部;股总动脉栓塞者.约在大腿中部;腘动脉栓塞者,约在小腿中部.
3.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由于栓塞及动脉痉挛,导致栓塞平面远侧的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至消失;栓塞的近侧动脉搏动反而加.
4.感觉和运动障碍 由于周围神经缺血,引起栓塞平面远侧肢体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甚至丧失.然后可以出现深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足或腕下垂.
5.动脉栓塞的全身影响 栓塞动脉的管腔愈大,全身反应也愈重.伴有心脏病的病人,如果心脏功能不能代偿动脉栓塞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则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和左心衰竭,甚至造成死亡.栓塞发生后,受累肢体可发生组织缺血坏死,引起严重的代谢障碍,表现为高钾血症,肌虹蛋白尿和代谢性酸中毒,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指导意见:
1.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出汗,苍白,可伴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
2.局部表现: (1)头臂动脉型:上肢易疲劳,疼痛,发麻或发凉感觉,咀嚼时面部肌肉疼痛,情绪易激动,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易晕厥,视力减退和一过性眼前发黑.单侧或双侧桡,肱,腋,颈或颞等动脉的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下肢动脉搏动正常,上肢血压测不出或明显减低,或两臂收缩压相差>2.67kPa(20mmHg),下肢血压正常或增高.狭窄的血管部位可听到持续性或收缩期杂音; (2)胸腹主动脉型:下肢麻木,疼痛,发凉感觉,易疲劳,间歇性跛行,上肢血压持续增高者可有高血压的各种症状,下肢动脉一侧或两侧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测不出或明显降低,上肢血压增高,腹部或肾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体征; (3)肾动脉型:持续,严重或顽固的高血压,以及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四肢血压均明显增高.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体征,上腹部或肾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4)肺动脉型:单纯肺动脉型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紫绀,心悸,气短.肺动脉瓣区,腋部和背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5)混合型:病变累及上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血管.大多数患者有明显高血压表现,其他表现随所受累血管的不同而异.
病情分析:
多发性大动脉炎以青年女性多见,占64%~93%.发病年龄多在5~43岁,64%~70%或10~30岁之间.早期可有乏力,消瘦,低热以及食欲不振,关节肌肉酸痛,多汗等非特异性症状,临床易误诊.后期发生动脉狭窄时,才出现特征性临床表现.
指导意见:
头臂型 胸腹主动脉型 肾动脉型 混合型 肌动脉型
生活护理:
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亦值得重视.1951年Frovig首先报道这一现象.1977年Lupi报道在107例多发生大动脉炎中,16例有冠状动脉狭窄,其中8例有心绞痛症状.起初症状常与神经系统症状(头痛,一时性脑缺血等)同时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心肌梗塞症状.有些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以左心衰竭较为常见.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已经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
指导意见: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症状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病变累及部位,临床通常分为四型.
1,头臂动脉型: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由于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可有头昏,眩晕,头痛,视力障碍,当起立行走时视物模糊或视力丧失,也可羞明,复视,黑点,白内障.严重者引起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由于头面部缺血可致鼻中隔穿孔,上颌或耳壳溃疡,牙齿脱落,咀嚼无力和面部萎缩,单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而下肢血压正常或增高.于狭窄的相应部位可听到血管杂音,尤以颈部或锁骨上及胸锁乳头肌外三角区血管杂音最响伴有震颤.眼底检查可见患侧视乳头苍白,视网膜动静脉扩张,相互吻合,环绕于视乳头周围呈花环状,称高安眼底,本型因为有丰富的侧动循环建立,肢端很少发生坏疽.此型约占23%~33.3%.
2,主,肾动脉型:病变主要累及降,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由于下肢缺血而出现下肢无力,发凉和间歇跛行等,因腹主动脉缩窄和肾动脉狭窄往往发生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可致心力衰竭,而有心悸,呼吸困难,疲乏无力等.肠缺血可引起绞痛,腹泻,便血等.如病变波及主动脉瓣,则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变延及冠状动脉开口处和附近,可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体检可发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明显减低或测不出,而上肢血压明显增高.根据病变部位不同t,可在胸骨旁或脊柱两侧,或上腹部听到血管杂音.如并发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则于主动脉瓣区听到吹风样舒张期杂音,眼底检查显示高血压眼底改变,心电图左心室肥厚伴劳损,此型约占34.8%.
3,混合型:比较多见.具有上述二型改变的特点,病变广泛,部位多发,病情一般较重.本型一般先有一型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演变为混合型,约占31.6%~41.5%.
4,肺动脉型:病变主要累及肺动脉,因为动脉周围有丰富的侧支循环,所以缺血症状不明显,很少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悸,气短或间断咯血,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有人报道多发性大动脉炎中肺动脉受累高达14%~50%,病人可无症状,但63%有肺动脉高压或右室劳损,5%病例可伴有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