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6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21岁
健康咨询描述:身体呈现多处红点,或一片症,到了冬季会变成紫色症.容易紧张,身体发热,并出现皮肤瘙痒等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方面的治疗和详细情况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这个是经过医院确诊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吗,真红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
指导意见:
目前对于真红尚无根治手段,大多采用综合治疗,首先是对症治疗,如控制皮肤瘙痒;
对于红细胞增多采用静脉放血或红细胞单采术,还有就是化学药物治疗,如羟基尿,环磷酰胺等,最新的疗法有干扰素治疗.这个病进展缓慢,经治疗能长期生存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严重患者可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出血,梗塞等.
指导意见:
你好,治疗目的是尽快使血容量及红细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静脉放血 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症状减轻,减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机会.羟基脲:需维持给药联合静脉放血治疗可降低栓塞并发症干扰素:最近研究表明IFN是治疗PV的有效药物用药6~12个月后70%患者的红细胞容积可获控制约20%的患者获部分缓解10%无效用药量为9×106~25×106U/周分3次皮下注射此外尚可使血小板计数皮肤瘙痒和脾肿大得到显著改善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不容易治好的。因为它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紊乱的以红细胞异常增生为主慢性骨髓细胞增生疾病。所以是不好治愈。
病情分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干细胞疾病,以全血容量增多,血粘度增高及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多见于老年人.
面部,手,足,结膜充血或轻度紫绀,呈醉酒状;30%病人有血压升高及肝脏肿大;75%以上有脾肿大;偶有骨骼压痛.皮肤粘膜可见瘀点或瘀斑.
指导意见:
血象:血红蛋白≥180g/L(男),≥170g/L(女);红细胞计数≥6.5×1012/L(男),≥6.0×1012/L(女).白细胞计数>12.0×109/L(无发热及感染).血小板计数>400×109/L.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及巨核细胞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显著.
红细胞容量增加:51Cr标记红细胞法:男>39ml/kg,女>27ml/kg.
红细胞压积增高:男性≥55%,女性≥5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100(无发热及感染).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92%).血清维生素B12增高(>666pmol/L)
你的考虑不是真红症,而是过敏的症状.
病情分析:
你好,这症状大多采用综合治疗,其目的在于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血容量及红细胞容量尽快接近正常,以期获病情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意见:
一,对症治疗 皮肤瘙痒大多随着骨髓增生被抑制后减轻或消失.顽固者可以试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息斯敏,西咪替丁.有高尿酸血症者,可用别嘌醇,如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可并用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
二,静脉放血及红细胞单采术 静脉放血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症状减轻.每隔2~3天放血200ml~400ml,直至红细胞数在6.0×1012/L以下.放血后维持疗效1个月以上,本法简便.较年轻患者如无血栓并发症可单独采用.
三,化学治疗
1,羟基脲 对PV有良好抑制作用,每日剂量为15~20mg/kg.如白细胞维持在(3.5~5.0)×109/L,可长期间歇应用.缺点是停药后缓解时间短,治疗过程中需频繁监测血象.
2,烷化剂 通过抑制骨髓增殖起作用,有效率80%~85%.常用的有白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