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4 9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29岁
健康咨询描述:全部症:什么是子宫内膜增生??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什么是子宫内膜增生??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有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子宫内膜增生常见于35 岁以上中年妇女.
指导意见:
1.内源性雌激素
(1)不排卵:在青春期女孩,围绝经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有不排卵现象,使子宫内膜较长期地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长期处于增生的状态.北京协和医院41 例40 岁以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其内膜除了有灶性不典型增生以外,其他内膜80%以上无分泌期;基础体温测定结果70%为单相型.故大多数患者无排卵.
(2)肥胖:在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脂肪组织内芳香化酶作用而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因而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
(3)内分泌功能性肿瘤: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是罕见的肿瘤,但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统计中属内分泌功能性肿瘤的占7.5%.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2.外源性雌激素
(1)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而有更年期综合征,同时尚可能有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变化,甚至脑细胞活动的改变等.因而ERT 逐渐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ERT 单有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单用雌激素一年,即可有20%妇女子宫内膜增生(Woodruff 1994),而ERT 的应用,常常是经年不断,甚至直到终生,长期如此,如若不同时联合应用孕激素,将有严重内膜增生,甚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2)他莫昔芬的应用: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有抗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用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雌激素低的条件下,TAM 又有微弱的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故长期服用TAM,也可使子宫内膜增生.Cohen(1996)报道164 例绝经后服用TAM 者,有20.7%发生内膜病变,内膜病变发生率与服用TAM 的期限有关.服用时间>48 个月者,30.8%有内膜病变,其中包括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复杂增生,并有个别内膜癌,因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服用TAM 期间,应对此倍加注意.Cohen(1996)组12 例乳腺癌在服用TAM 期间,同时用孕激素,全部病例内膜间质有蜕膜变.
其他答案 (8)
病情分析: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生理性和病理性都有的一种变化 子宫内膜会随着激素的变化 出现生长和脱落出血 形成月经.
指导意见:
一般良性增生不会出现问题 正常形成月经,病理性增生 容易形成息肉 甚至形成复杂性增生 不典型增生(这个是癌前病变),甚至子宫内膜癌.这些都是因为病理性增生造成的.
病情分析: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有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
指导意见:
子宫内膜增生有单纯增生,复杂增生及不典型增生3 种类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与复杂增生相似,但部分病例可以缓慢发展为癌.在重度不典型增生中,其癌变率可达30%~50%.
病情分析: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中.
指导意见:
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和月经量过多.大部分病人发生于更年期或青春期.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
病情分析:
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临床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和月经量过多.大部分病人发生于更年期或青春期.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
指导意见:
肉眼观,一般可见子宫内膜普遍增厚,可达0.5~1cm,表面光滑,柔软,也可呈不规则形或息肉状.镜下,可分4种类型:①单纯型,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均增生,腺体明显增多,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图13-6).偶见腺体扩大成囊,腺上皮细胞呈柱状,缺乏分泌,往往排列成假复层.核分裂像常见.间质细胞排列紧密.②囊腺型,以增生腺体呈明显囊性扩张为特征.典型病例肉眼可见在增厚的内膜中有散在小孔形成,因此称之为瑞士干酪样增生.镜下,内膜腺体形状多样,大小极不一致,小者如增生早期的腺体,大者直径可为小的数倍至数十倍,大小腺体皆衬以假复层高柱状或立方上皮,并缺乏分泌现象.间质细胞丰富,胞浆少,核浓染.③腺瘤样型,以腺体增生而密集排列和间质稀少为特征,腺体数量远比前两型为多,结构也更加复杂,腺上皮向腺腔内呈乳头状或向间质呈出芽样增生.间质稀少.腺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假复层,核空泡状,核分裂像常见,但无明显异型性.④不典型增生,组织结构与腺瘤样增生相似,腺体拥挤并呈不规则形,分支状或出芽样增生,间质明显减少,同时出现腺上皮细胞的异型性,细胞核大,染色质粗,核仁明显,上皮复层,失去极性,常见核分裂像.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很难与高分化腺癌鉴别,主要鉴别点是前者不见间质浸润.有人认为它是子宫内膜腺癌的癌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