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2 3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44岁
健康咨询描述:住院已40天,至今视物模糊,现用"乐可.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天吃2粒地塞米松,不见效果,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一般情况下应该进行局部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分以下一种情况:一、当患眼分泌物比较多试,可用无刺激性的冲洗剂进行冲洗,如3%的硼酸水或者是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冲洗是应该避免算上角膜上皮,误使冲洗液流入健眼.2、充分滴用有效的抗生素眼液和眼药膏.急性阶段,应该每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点一次.1.格兰阳性菌所致者,可使用5000-10000U/ml青霉素,15%的磺胺醋酰钠,0.1%利福平,杆菌肽,0.5%氯霉素等眼液,频发滴眼.2.格兰阴性菌所致者,应该用氨基糖苷类或者喹诺酮类药物,如0.3%庆大霉素,0.3%妥布霉素,0.3%环丙沙星,0.3%氧氟沙星眼药水或眼药膏.3.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合成抗生素滴眼液,4.慢性葡萄球菌性结膜炎,对杆菌肽和红霉素反应良好的,可以适当的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液.
其他答案 (2)
指导意见:
葡萄膜炎原因复杂多种疾病可以引起,对因对症治疗才行。一般使用激素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可以考虑中医中药治疗
病情分析:
可以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白塞氏综合征后期的中医治疗
介绍:
作者:陈占永白塞氏综合征(Behcet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葡萄膜炎症,它可涉及全身多种器官和系统,如皮肤、粘膜、血管、关节、消化道以及中枢神经等,临床上认为此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疾病.糖皮质激素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但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出血、激素性青光眼等,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激素依赖、病情反跳等现象,近几年发现免疫抑制剂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效果较好,但其对全身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为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笔者采用中医活血通脉、疏风清热、滋阴降火、扶正祛邪之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34岁,于2003年3月8日就诊.自诉4年前因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视力减退,有针刺脓点、眼痛等自觉症状,被几家大医院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Behcet),采用西医治疗:散瞳剂、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环孢霉素A),治疗4年反复发作而就诊我科. 1.2症状瞳神紧小,眼珠坠痛,眉骨痛,眼干涩,视物昏?,自觉眼前黑花飞舞,骨节酸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查视力:右0.1,左0.06.双眼结膜充血,角膜不清.右眼眼底鼻侧有一陈旧性出血斑块,玻璃体灰白色混浊物,左眼玻璃体颞侧与虹膜粘连,右眼俯视,视盘边界欠清,静脉充盈迂回,后极部视网膜出现灰白色机化物,中心凹反射消失;左眼颞侧有一视网膜脱离区,视网膜下积液中有游走的红细胞.1.3中医诊断瞳神紧小,狐惑.1.4中医辨证舌红,苔黄腻,证属脾胃湿热,治宜疏风清热.湿邪为患,多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湿热又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亏虚,治宜扶正祛邪.病至后期,正虚邪不盛,正邪相搏,互为进展,故眼症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证属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1.5中医用药滋阴清热,活血固本;药用:升麻、苍术、桔梗、炙甘草、柴胡、羌活、防风、细辛、藁本、川芎、红花、当归、黄连、黄芩、黄柏、知母、连翘、生地、龙胆草.1.6结果采用上方治疗30剂后,玻璃体灰白色混浊物大部分吸收,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续服上方30剂巩固疗效,眼底基本正常.因久病体虚,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面色苍白,畏寒,手足发冷,舌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覆盆子、白术、甘草.上方服30剂后,体虚、4肢乏力消失,眼底基本正常.查视力右0.6,左0.4,随访1年未见复发. 2经验体会 方中升麻、苍术、炙甘草温培元气,柴胡、防风、羌活、细辛、藁本升阳化滞,川芎、当归、红花、桔梗活血通脉,黄芩、黄连、连翘、龙胆草清热泻火,知母、黄柏、生地泻火而不伤阴.全方共奏活血通脉,疏风清热,滋阴降火,扶正祛邪之功.本病初起邪气盛,正气未虚,以祛邪为主,“实则泻之”,故应用清热祛风等治法;白塞氏病后期邪减,而正气亦虚,只有正气恢复才能消除病邪,故“虚则补之”.虚中夹实者,两方兼顾,病程中若出现夹湿、血瘀症状,当针对继发病因,利湿、活血,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3讨论 Bchcet病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西医多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实践证明长期全身的大量应用不能预防此病的复发,而且停药后有严重的反跳现象,形成激素依赖状态,但此病又因其激素的毒副作用不得不终止用药.激素治疗的同时,无选择地抑制了人体的正常的免疫功能,导致许多并发症,如眼压过高、白内障、激素依赖、减药过程中的反跳等,从而对临床治疗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医传统病因病机学说认为:此病为肝胆火炽,或脾胃湿热上扰目窍,或素体湿盛复感风热之邪、风湿邪热上攻于目,或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等,总之重点是热毒导致血瘀,血瘀导致阴虚,3者在病程发展中相互作用互为转化而致迁延不愈,当身体素质差时(正气弱),热毒进入营分血热壅滞脉络形成热瘀血瘀,脉络损伤,阴津耗损,目损失养,产生阴虚,阴虚又致邪热更甚,在未及时得到药物调治的情况下,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引起一系列变证.徐树华[1]等认为白塞氏病为肝脾阴虚、湿热蕴毒所致,治宜清热化湿解毒,用甘草泻心汤加减.谭定全[2]认为本病多与肝肾心脾等脏有关,尤其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浴露披风和嗜油甘厚味之品酿成湿热,湿热蕴积肝胆,循脉自下而上薰蒸,则可阴蚀溃烂,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郑昌发[3]认为本病多因脏腑气阴亏损,湿热虫毒内蕴,湿滞毒瘀于肌肤粘膜、眼部、关节等处而发,病程缠绵、证情复杂多变,虚、湿、毒、瘀为主要病理特点,治疗宜内外并治.乔连厚[4]采用自拟加味狐惑汤加减.孙昌茂[5]采用龙雷清肝饮加减治疗该病.综上所述,清热是治疗的关键,辅之活血扶正.清热(疏风清热用于早期;清热解毒用于中期;凉血清热用于晚期),活血(凉血散血用于早期;活血通络用于中期;活血化瘀用于后期),扶正(养阴清热用于早期;养阴利湿用于中期;益气养阴用于后期),切断恶性循环,清除病邪,恢复健康.作者单位:052560河北省深泽县魏村祖传中医眼科本论文发表在: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