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5 5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28岁
健康咨询描述:您好,我有彼得潘综合症,我已经工作5年了,具体症状表现是总是为人际关系担心,害怕被拒绝,生活中总是没有朋友,需要亲人的帮助才能够正常生活,心情总是不好,为未来担心,比如找对象方面,找对象总被拒绝,时常敏感,别人有点对自己不好的行为就是很大打击,在家里面爱发脾气,又砸东西的行为,请问怎么解决我的问题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我有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大学时候因为过分担心不适应人际关系而得的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才能够使我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治好我的彼得潘综合症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它并不威胁生命,所以它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它危害人的心理健康,所以它并不仅仅是一种麻烦。当你对这个人的行为突然能够理解之后,我想你肯定会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在十八九岁到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这些男人沉迷于冲动的生活方式。自恋使他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一种不现实的对自我满足的追求使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并且必须去做自己幻想的任何事情。之后,经过几年对现实的笨拙适应,生活似乎颠倒了过来。“我想要”被“我应该”取代了。寻求他人的接纳,似乎成了他们找到自我接纳的唯一方式。他们的大发脾气被伪装成了有男子气概的果敢。他们将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从来认识不到如何通过付出爱来得到爱。他们自认为是成年人,但实际行为却像被宠坏的孩子。一个聪明、善解人意的孩子要变成一个不成熟的、愤怒的成年人,是需要时间的。一个男人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长大,任何时候都不太晚,无论你是一位妻子、恋人、父母、祖父母,或只是受害者的一个朋友,你都能帮助他,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在你努力理解他时,要记住:要爱这个孩子,因为他不爱自己;要信任这个男人,因为他不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倾听他,因为他不会倾听自己。要战胜这种折磨,他必须跨越世间最远的距离——他的口耳之间的距离。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你描述的状况主要是情绪不稳,言行冲动,焦虑抑郁症状,是精神卫生专科疾病常见表现,建议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咨询诊治,精神科医师根据问诊观察和必要测试检查做出诊断,规范治疗,平时保持规律作息,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病情分析:
如果是你本人的话,我并不觉得你有那么严重的精神疾病。
指导意见:
你把自己想的太严重了,你不过是存在人际沟通的困惑而已。通过专业的人际关系和婚恋情感方面的专项的心理咨询就能解决你的问题,完全是不用吃药的。
病情分析:
你好。你主要问题是缺乏自信心。
指导意见:
第一,建议你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但同时也不回避你的现状,你的现状就是你是一个真实的人,你和其它真实的人一样,你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这就是你。平时,你不需要面具,不需要担心,不必追求完美,不必盲目攀比,就以你的真实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就可以了,不要害怕他们拒绝,如果你一百个朋友的话,总会有一两个人要拒绝你的,这很正常,就是伟人也难以得到百分百的支持率,所以,坦然些,接纳你的现实,接纳你的优点和缺点,勇敢的面对生活,这样你就可以走出阴影了。
第二,假如你自信了,你的内心就会强大起来,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人,当他站在高处的时候,他是居高临下的,世界在他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以他的高姿态,又怎么可能对别人乱发脾气呢?所以,发脾气的人是内心虚弱的,他们希望通过表面的强势来掩盖内心的虚弱,而你假如有自信,你就不需要这种掩饰了。建议你读一下林肯传。林肯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内心强大,外表却非常低调。这种低调不是自卑,而是自信。因为他站得很高,就像上帝一样,对任何人都是宽容的。
第三,树立理想和目标,有近期和远期规划,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乐观的心态。
祝你开心快乐。
病情分析:
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而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就是这个童话人物的现实版。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多是青年人,他们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这类患者多是生长在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可以说是这种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他们的不成熟感。解决这种病症的最好办法就是迫使他们直面现实。
指导意见:
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综合征”惟一的途径,告诉他:“没人有义务承担你所应担负的责任;你要是不去银行交费,没人会帮你交;你睡着了,没人会把你叫醒……”刚开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况会越来越好。
您好,大夫,有没有更具体的帮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