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 8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25岁
健康咨询描述:大夫,我胳膊上有个疙瘩,皮肤发红,有些大,按压有疼痛的不舒服,到医院看看说是皮下囊肿,自己担心这个病情加重。
希望得到的帮助:皮下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往往被诊断为脂肪瘤,纤维瘤等.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兰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皮脂腺囊肿癌变的机会极为罕见.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一经确诊后,均应手术将囊肿完整摘除.
2.并发感染者应予口服抗菌药(如增效联磺片,麦迪霉素等)及热敷等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手术切除.
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应以囊肿黑头为中心,在皮肤上作梭形切口完整切除.为了防止切断导管而切破囊肿,也为了切除多余的皮肤,使手术后局部皮肤平整,必须以小黑头为中心,以肿块直径为切口长度,结合皮脂腺囊肿所在部位的皮纹作一梭形切口.切开表皮后,如囊肿较小,将囊肿及囊肿壁外正常皮肤组织一并切除;如囊肿较大,应分离至囊壁,小心顺囊壁剥离,争取将囊肿完整切除.因囊壁很薄,如不慎剥破,则必须注意将囊壁全部剔除干净,以免术后复发.
其他答案 (7)
指导意见: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这种情况考虑你的年龄多属于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这种情况是需要进行门诊小手术切除治疗即可的。
病情分析:
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
指导意见:
一、位于真皮内的囊肿
1.粘液样囊肿
多发生于女性。皮损好发于远端指关节背侧面,多单发,呈半透明、光滑,柔软,为皮肤色。粘液样囊肿
2.粟丘疹
多见于女性。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多发生于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先天性外胚叶缺损,皮肤磨削术后。原发性皮损好发于眼睑、颧部;继发性者好发于耳廓、手背、前臂。
大小为粟粒大,质硬,挑破见白色皮脂样物。
3.毛根鞘囊肿
过去叫皮脂腺囊肿。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头部,与表皮囊肿不易区别。后者常见于面、颈部。
4.多发性脂囊瘤
皮损好发于前胸中下部、及阴囊。可单发或多发,呈正常皮色或黄色。质软,小者略硬。腔内容物为油样或奶酪状。
5.表皮囊肿
较常见,好发生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正常皮色,圆形、有弹性,质略硬。囊壁为正常皮肤,囊腔内充满角质。可单发或多发,常发生于头皮、面部、颈及躯干。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胸骨切迹上方颈前或脚。生后不久发生、多单发,损害较小,常伴有瘘管。
7.阴茎中线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皮损位于阴茎腹侧,尤其是龟|头中线,直径约数毫米。
8.发疹性毳毛囊肿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为毛囊性小的囊肿。表面可有痂皮及脐窝。常见于胸部、也可见于四肢、背部。
二、位于皮下组织的囊肿
皮样囊肿:生后即有、多单发。皮损常位于眼周、面部、腹背中线,体表各处均可发生。其囊腔内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如毛发。
皮下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
因有囊壁包裹,故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
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而呈正常皮色。
病情分析:
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西医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弊端,容易遗留疤痕,易复发.
病情分析: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肿中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该囊肿呈单个或多个,柔软或稍坚实的球形肿物,直径1~3cm左右,位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以移动.
有时在囊肿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受阻所致的小黑点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蓝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皮脂腺囊肿癌变的机会极为罕见.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一经确诊后,均应手术将囊肿完整摘除.
2.并发感染者应予口服抗菌药(如增效联磺片,麦迪霉素等)及热敷等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