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7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2岁
健康咨询描述:宝宝2岁了,身上起了黄豆大小的黄脓胞,周围皮肤有红肿,先前只有后背上有,现在全身都有,搔抓后流水流黄色浆液。
希望得到的帮助:脓疱疮的症状有哪些?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本病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7岁儿童。两型的临床表现分别如下:
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有时在痂的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呈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患者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指导意见:
1.系统治疗
皮损广泛或伴有发热、淋巴结炎者,系统应用敏感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
2.局部治疗
水疱或脓疱局部消毒后抽吸疱液,外涂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软膏等。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你好,脓包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的症状表现在发烧,表皮有大泡形成,中间有液体。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病情分析:
脓疱疮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同时对脓疱疮有部分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应多多了解脓疱疮的相关症状解析,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脓疱疮。
寻常性脓疱疮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常为金葡菌感染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引起流行。皮损好发于面部、头皮和四肢,面部以口周、鼻孔附近、耳廓为主,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初发损害为红斑及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初丰满紧张,以后可松弛,特别是呈半壶水状时,疮上半为清澈之液体,下半为浑浊之脓液,呈袋状坠积。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上覆蜜黄或灰黄色痂。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自觉瘙痒。单个脓胞于5~7日后可吸收,痂脱自愈。如不及时治疗,可迁延数日。重症者可伴发热,体温甚至高达39~40℃,可伴淋巴结或淋已管炎。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由链球菌感染者还可并发急性肾炎。
大疱性脓疱疮主要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皮疹为散在性大疱,直径1~10mm或更大,壁薄,周围红晕不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有时大疱中央自愈。脓疱边缘向四周扩展呈环状,或多个相互连成回状。好发于颜面、躯干及四肢,亦见于掌跖。
本型好发于新生儿,又称新生儿脓疱疮。多发于出生后3个月内,传染性强,易在新生儿中流行。发病急骤,脓胞进展迅速,,很快累及全身。常伴39℃以上高热,患儿精神萎靡、呕吐、腹泻。如不及时救治,可因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病情分析:
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中医称“黄水疮”、“脓窠疮”。
脓疱疮的临床表现有:
1.多发生于夏秋季,儿童多见。
2.寻常型脓疱疮皮损为粟粒至黄豆大红斑,表面有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疱壁薄,周围有红晕,破裂后形成糜烂面,上面覆蜜黄色痂。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好发于面部尤其口周、鼻孔附近、耳郭及四肢。
3.大疱型脓疱疮皮损为散在性大疱,周围红晕不明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
4.自觉瘙痒。重症者可伴附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脓疱疮的治疗是:
1.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之邪,侵入肺卫,郁于皮肤,肺卫有热,脾胃有湿,二气交杂,内外相搏而发本病。本病中医辨证:
⑴肺胃湿热,外感毒邪;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解毒清热汤加减。 ⑵或内服了哥王片、清开灵胶囊、黄藤素片等中成药。 ⑶局部外用红海石洗剂、复方1号洗剂等。 ⑷病情较重者,可静滴双黄连、清开灵、鱼腥草等注射剂。
2.西医药治疗:
⑴全身治疗:皮损较广泛、严重者及有全身症状者给予敏感的抗生素。 ⑵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常用红霉素、新霉素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⑶对新生儿脓疱疮,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对深脓疱疮可先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溃疡愈合。
病情分析:
脓疱疮的初期皮肤上可有散在米粒或黄豆大小的红斑有瘙痒或灼热感,很快发展为水疱,晶莹透亮以后逐渐变混浊、增大形成脓疱,由于重力关系脓液常沉积在脓疱下部,使脓疱形成上清下浊,上扁下鼓象一只装了半袋水的透明塑料袋。如脓疱破溃常流黄状液,待表面脓液干燥后形成黄色结痂;痂下脓液向周围溢出又可形成新的脓疱;脱痂后不留疤痕。对于大面积的脓疱疮;细菌毒力较强可造成孩子发烧、疲倦乏力、食欲差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急性肾炎 ,所以患脓疱疮的儿童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指导意见:
建议您先去当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之后再针对性治疗。平时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酒。忌食牛羊肉、鱼虾蟹、蛋类食物。避免用碱性物质刺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