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2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35岁
健康咨询描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最近发现我脖子那里有一个肿块,虽然不是很大,可是是硬的,能滑动,而且有时候还会反复低烧。我老婆说我这阵子人都瘦了好多,去检查发现患了非霍奇金淋巴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称。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在常见恶性肿瘤排位中在前10位以内。NHL病变是主要发生在淋巴结、脾脏、胸腺等淋巴器官,也可发生在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和器官的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依据细胞来源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B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NHL。临床大多数NHL为B细胞型,占总数70%~85%。NHL在病理学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个体化分层上都比较复杂,但是一种有可能高度治愈的肿瘤。目前发病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病因
导致NHL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明确,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免疫功能异常
不论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功能失调均是相关因素。如后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伴有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机体对病毒感染和新生恶性细胞的免疫应答,在这部分患者中NHL发病率上升了数倍。
2.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与NHL有关。包括EB病毒、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等。
3.细菌感染
细菌并不能直接刺激肿瘤细胞,但可通过刺激肿瘤特定区域内的细胞,促使细胞恶性增生,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已知NHL中的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发生90%以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4.遗传因素
家族中近亲患有某种血液/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史者,NHL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2~4倍。
5.其他因素
化学物质的应用增多、放射线暴露增多、不良生活方式等。如染发剂就可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答案 (5)
指导意见:
您好,导致NHL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明确,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免疫功能异常
不论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功能失调均是相关因素。如后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伴有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机体对病毒感染和新生恶性细胞的免疫应答,在这部分患者中NHL发病率上升了数倍。
2.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与NHL有关。包括EB病毒、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等。
3.细菌感染
细菌并不能直接刺激肿瘤细胞,但可通过刺激肿瘤特定区域内的细胞,促使细胞恶性增生,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已知NHL中的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发生90%以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4.遗传因素
家族中近亲患有某种血液/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史者,NHL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2~4倍。
5.其他因素
化学物质的应用增多、放射线暴露增多、不良生活方式等。如染发剂就可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病情分析:
(一)感染因素
1.EB
病毒是引起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NHL包括Burkitt淋巴瘤、淋巴瘤样肉芽肿病、NK/T细胞淋巴瘤、某些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肠道T细胞淋巴瘤等。在AIDS患者继发的淋巴瘤中和骨髓移植术后的患者并发的淋巴瘤中,也可检测到EB病毒存在,因此,EB病毒也可能是移植后淋巴瘤和AIDS相关淋巴瘤的病因。
2.HCV
研究发现,肝炎病毒C感染是引起淋巴系统增殖的病原体,可增加B细胞NHL发病率。
3.HIV
有免疫缺陷的人,不论是何种原因,如多种先天性遗传免疫缺陷症、先天性染色体破裂症、接受器官移植、类风湿关节炎、曾接受大量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多数有增加恶性肿瘤的趋势,特别是淋巴瘤。
4.幽门螺杆菌(HP)
1982年Marshall和Warren在微氧条件下从人体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国内外的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中HP的感染率高达90%,远高于其他胃部疾病,
5.其他细菌
最近研究发现鹦鹉衣原体与眼附属器淋巴瘤相关,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有明显的鹦鹉衣原体感染的证据,经抗生素清除病原体后,肿瘤可以缓解。
(二)理化因素
研究表明,此种情况可能与癌基因被激活、细胞突变、DNA损伤与错误性修复和染色体畸变有关;研究还发现,长期接触烷化剂、多环芳烃类、芳香胺类、亚硝胺类等化合物,发生淋巴瘤的相对危险度增高,某些化疗药物或放、化疗相结合的治疗,均导致淋巴瘤的发生率增高。
(三)免疫抑制
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后天性免疫缺陷和药物治疗引起的免疫抑制。研究证明,约有25%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可发生肿瘤,其中50%为NHL。而后天性免疫缺陷引发NHL,如前所述的HCV、HIV、HP病原菌就是最好的证据。身免疾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可能与疾病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有关,同时也不排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药物与淋巴瘤发生的关系已初步得到证实,如:硫唑嘌吟、苯妥英钠、马利兰等,这可能与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四)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与本病的病因关系也有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淋巴瘤。
病情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不是单纯的一个疾病整体,从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来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单克隆扩展的结果,其组成上的优势恶性细胞可来源于淋巴细胞,整个分化进展的不同阶段保持有与其分化位点相应的正常细胞极其相似的形态、功能特征和迁移形式,下面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介绍:
1、病毒感染
2、遗传学异常
通过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存在染色体方面的异常,因而成为恶性淋巴瘤患病的高危群体。
3、免疫缺陷性疾病
严重临床免疫缺陷的原发免疫缺陷性综合征(PIDS),是人类发生恶性肿瘤的最高危险因素之一,而继发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同种器官移植和某些非肿瘤性疾病医疗所导致的免疫持续抑制状态,造成了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发生明显上升。
病情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因概要: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辐射、长期接触烷化剂、多环芳烃类、芳香胺类、亚硝胺类等化合物等理化因素;先天性免疫缺陷、后天性免疫缺陷和药物治疗引起的免疫抑制;病毒是引起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如EB病毒、肝炎病毒、HIV病毒、幽门螺杆菌等感染以及遗传因素。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的治疗:
随着对NHL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等的不断研究和认识,新药的研发,完善的临床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等综合因素的分析,对治疗的个体化要求越来越高,治疗也越来越复杂。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放疗、生物免疫学、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病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或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等。
在NHL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和临床特点,分为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NHL。高度侵袭性NHL肿瘤增殖速度快,易出现其他器官受侵,如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虽然恶性程度高,但有潜在治愈的可能性。常采用高剂量强度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样的方案治疗。惰性NHL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慢,但对化疗相对不敏感,属于化疗不能治愈的肿瘤。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如滤泡性NHL和蕈样霉菌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