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7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5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儿子从小就一直尿床,现在已经5岁了,还是经常尿床。以前听说孩子3岁以前遗尿是正常的,过来3岁就不糊这样了。请医生告诉我,我儿子为什么会这样。
希望得到的帮助:小儿遗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小儿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凡3岁以后孩子仍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或白天不能控制排尿,称为原发性遗尿症。若孩子在2至3岁时已不遗尿,但相隔1年后重又尿床,则称为继发性遗尿症。
小儿遗尿的原因主要是:
1、遗传。30%遗尿儿童的父亲和20%遗尿儿童的母亲,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父母有遗尿史,他们的儿子有40%会遗尿,女儿有25%会遗尿。
2、膀胱容量较小。一般来说,遗尿儿童的膀胱容量比正常儿童小。膀胱内还没容多少尿,它就收缩排尿了。
3、睡眠过深。孩子睡得很熟,很难唤醒,以致遗尿。这是较常见的现象。
4、精神紧张。这种原因引起的遗尿多为继发性遗尿,发生于2至4岁儿童,常是间歇性的或暂时性的。这类精神因素有: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家庭气氛紧张、遭受虐待等等。
5、疾病。泌尿系统畸形、感染,或患多尿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病)有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疾病均可引起遗尿。
其他答案 (6)
指导意见:
你好,遗尿可分为夜间遗尿及白天遗尿,以夜间遗尿为多。遗尿症的病因一般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睡眠过深、心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等有关。建议带孩子在正规医院做合理的诊断治疗。
病情分析:
小儿遗尿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2.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3.睡眠很深
不能及时醒来排尿。
4.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由于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5.环境因素
环境的改变、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6.不能产生足够的抗利尿激素ADH
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
7.其他
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病情分析:
小儿遗尿是指3岁后不自主的排尿,常发生于夜间熟睡时,多为梦中排尿,尿后并不觉醒。中医认为,遗尿为“虚证”,由于腹脏虚寒所致,如肾与膀胱气虚,而导致下焦虚寒,不能约束小便,或者上焦肺虚,中焦脾虚而成脾肺两虚,固摄不能,小便自遗。除虚寒外,还有挟热的一面,肝经郁热,火热挟湿,内迫膀胱,可导致遗尿。常用的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与猪脬共炖至熟。日2次,吃肉饮汤。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屎。
方二
羊肉25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本方适用于肾虚之遗尿。
方三
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30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
病情分析: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单卵双胎的孪生儿共同发病的概率高于双卵双胎者,双亲有遗尿症者,在后代中发现有遗尿症者达77%;父母中1人有遗尿症者,子女患遗尿症为44%。然而,仅仅白天有遗尿症的儿童似乎与遗传无关,而那些白天和黑夜均有遗尿的儿童,有明显的男性家族遗传史。Shaffer等(1984)发现阳性家族史在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中都很常见,说明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最近丹麦的一些研究证实遗尿的显性基因是在第13号染色体上,这一发现为遗尿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2.早产
遗尿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早产是儿童日间遗尿最显著的一个高危因素。这些早产儿除了有遗尿之外,还往往伴随其他的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学者提示这可能是轻微神经损伤的缘故。
3.不能从睡眠中觉醒
遗尿儿童的父母常常报道他们的子女有睡眠过深和难以唤醒的现象。实际上夜间遗尿与睡眠深度无关,遗尿可以发生在睡眠任何阶段中,其主要问题是当膀胱充盈时,患儿不能从睡眠中觉醒。临床上根据患儿夜间是否自己醒来去厕所排尿、是否要他人唤醒还是自己醒来。
4.心理和社会因素
强烈的应激因素如幼儿时期的不良遭遇(父母离异、死亡、儿童与父母突然分离、因病住院或意外事故)、初入学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均可导致儿童在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因心理紧张而遗尿。遗尿症儿童也常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如多动、抽动、不合群、害羞、脾气古怪等,据报道,遗尿症儿童中约10%有注意缺陷障碍,男孩多于女孩。
5.膀胱容量小
遗尿症儿童的膀胱容量较无遗尿的同龄儿童小。正常儿童的每次尿量约10ml/kg,而遗尿症的小儿其尿量达不到应有的膀胱的容量。一般来说,这些儿童的平均每次尿量小于10ml/kg,白天排尿频繁(>7次),有尿急现象,晚上遗尿次数可以不止1次,尿量可或多或少。
6.便秘
遗尿症儿童常有便秘的问题,特别多见的是日间遗尿的儿童,这是因为便秘时,直肠壶腹部的粪块强烈地刺激感觉神经,影响大脑对膀胱的充盈的感知而造成遗尿。
7.血管加压素的缺乏
血管加压素在夜间升高,使儿童在睡眠中尿量减少。有一些仅夜间遗尿的儿童因为血管加压素缺乏正常的昼夜分泌节律,致使夜间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造成遗尿。患儿常在入眠后不久即遗尿,一般在夜眠最初1/3的时间发生遗尿,且尿渍大,如家长唤醒患儿排尿,则可无遗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