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8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49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大伯日前因腹膜炎入院治疗,医生说建议做手术治疗,但我大伯娘不容易,所以现用药物治疗了三天还是没什么效果。听说腹膜炎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基本,我们都很担心,所以我想了解一下腹膜炎一般需要怎么治疗。
希望得到的帮助:腹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病变阶段、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通常,首选的措施是紧急剖腹探查,尤其是怀疑为阑尾炎、溃疡穿孔或憩室炎时。胰腺炎或女性病人的盆腔炎,通常不需要急诊手术。 要及时给予抗生素,常常是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还有,经鼻腔插管至胃和小肠,抽吸其液体和气体,经静脉输液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1.非手术疗法
(1)体位病人无休克的情况下宜采取半卧位。原因是:①有利于腹腔渗出液积聚于盆腔以便局限吸收,即使形成盆腔膀胱直肠或子宫直肠陷窝脓肿也便于引流:②避免渗出液积聚膈下,膈下腹膜吸收力强,易形成中毒症状,万一形成脓肿,处理亦较困难,半卧位则可减少膈下脓肿的发生;③半卧位可使腹肌松弛, 膈肌免受压迫;④手术后病人取半卧位可使上腹部腹肌松弛。但 半卧位时要经常活动双腿,不时改变受压部位,以防静脉血栓形成。
(2)胃肠减压是治疗腹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胃肠减压可减轻病人腹胀、防止胃肠内容物继续外漏及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但时间过长会增加病人痛苦。且影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或出现某些并发症。
(3)纠正水盐与电解质失衡由于腹腔内大量渗出液体,肠腔内大量积液,再加以不能进食,因此,必须通过输入液体以纠正缺水和酸碱失衡。对病情严重的病人需监测重要脏器的功能,包括血压、脉率、中心静脉压(CVP),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对老年或心肺功能差的病人,应监测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压(Pawp)的变化,特别是在快速输液纠止低血容量时。在应用胶体液(白蛋白)时,由于全身感染后,肺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渗入肺间质的胶体会增多,输入自蛋白会助长肺水肿的发生,因此在大量输液时,使红细胞压积维持在35%左石。
(4)热量与营养的补充腹膜炎病人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每天约需12.5×104KJ(3000kcal)左右,近年来肠外营养的发展使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通过肠外给病人补充葡萄糖、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以及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挽救了大量的危重病人。
(5)抗生素的应用
腹膜炎是应用抗生素的绝对指征。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多菌种混合感染。腹膜炎在早期往往是以需氧菌感染为主,而到后期(Rh以后)则以厌氧菌感染为主,根据药敏试验,需氧菌虽极易产生而药性;但目前多数对头孢三代抗生素敏感,而厌氧菌产生耐药性小,对甲硝唑最敏感。因此临床应混合用药为好。目前国内较重视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减少了因手术而引起腹腔感染。
2.手术疗法
对于腹膜炎的病人,原则上一经确诊必须积极准备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但遇下述情况必须慎重考虑:①诊断已经明确的原发性腹膜炎;②某些盆腔炎;③急性弥漫仕腹膜炎己超过48~72小时,且已有局限性倾向者。
(1)病灶清除
原发病灶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感染源,病灶清除是治疗腹膜炎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但在病人情况危急时,原则上应根据病人能耐受的程度对病灶进行处理,不能因强调清理彻底而危及病人生命。手术切口应该靠近病灶部位,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操作宣轻柔,减少对肠襻的损伤和肠系膜的牵拉。坏疽的阑尾和胆囊原则上应切除,但如炎症严重,解剖层次不清,病人情况严重者可作引流或胆囊造瘘术,待病情稳定后再次手术。肠梗阻、肠管坏疽病情严重不能切除时,先做坏疽肠段外置术。
(2)腹腔清理
腹膜炎的渗出液、脓液、食物残渣、粪便、异物等在去除病因后应尽量清除、吸净。胆汁及胃肠内容物已严重污染腹腔时,应以大量的生理盐水液洗,直至吸出液体基本澄清为止。
(3)腹腔引流
对于腹膜炎术后腹腔是否置管引流至今仍有争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胃肠穿孔时间不长污染不严重,可不引流。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的指征为:①病灶未能或不宜立即切除病变脏器者;②空腔脏器上的病灶清除后,缝合后有泄漏可能者:③病灶残留坏死组织或失去活力组织者:④手术累及胰腺者;⑤腹膜后有组织感染,或腹膜后有污染者。
其他答案 (7)
病情分析:
腹膜炎是腹腔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等引起。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该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患者在确诊后还需及早治疗。
腹膜炎早期为腹膜刺激症状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一旦怀疑并发腹膜炎,应马上做相应检查,在结果未报告之前即应开始治疗,治疗方案如下:
1)初始治疗:在透出液病原体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应选用广谱抗生素,给药途径包括腹腔内给药和静脉给药,其中腹腔内给药效果好且方便,对于沉渣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者,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可作为首选,首次用量500mg/L,继之125mg/L维持。如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宜用氨基甙类抗生素,例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首次用量1.5~2.0mg/L,维持量为6~8mg/L。也可以上述两类药物联合应用。
2)抗生素的调整: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后,应根据药敏选择有效抗生素,疗程一般10天即可。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欠佳,故一旦确诊,最好将导管拔除,继用药物治疗。经有效抗生素治疗48小时,大部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偶尔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若96小时后患者病情仍无明显改善,应重新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病情分析:
对病情较轻,或病程较长超过24小时,且腹部体征已减轻或有减轻趋势者,或伴有心肺等脏器疾患而禁忌手术者,可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也可作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1.体位:一般采取前倾30°~45°的半卧位,以利炎性渗出物流向盆腔,减轻中毒症状,有利于局限和引流,且可促使腹内脏器下移,腹肌松弛,减轻因腹胀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和循环。若休克严重则自当取平卧位或头、躯干和下肢各抬高约20°的休克体位。
2.禁食并作胃肠减压。
3.纠正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失调。应给予充份的输液,务使每日之尿量在1500ml左右,或每小时尿量30~50ml,若能根据中心静脉压测定之结果考虑输液量最好。此外尚应根据血电解质测定之结果计算应输入之氯化钾或钠盐的量,根据血二氧化碳结合率或血液的pH值来考虑使用碳酸氢钠等治疗。
4. 抗生素:抗生素治疗为急性腹膜炎最重要的内科疗法。一般继发性腹膜炎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故宜采用广谱抗生素或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一般来说第三代头孢菌素足以杀死大肠杆菌而无耐药性。如能获得病原菌、依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效果更佳。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不能替代手术治疗,有些病例单是通过手术就可以获得治愈。
5.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急性腹膜炎的代谢率约为正常人的140%,每日需要热量达12550~16740kJ(3000~4000kcal)。在静脉输入脂肪乳剂及葡萄糖补充热量同时应补充白蛋白、氨基酸、支链氨基酸等,以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及增强免疫力。对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考虑深静脉高营养治疗。
6.镇静、止痛、吸氧:剧烈疼痛或烦躁不安者,如诊断已经明确,可酌用哌替啶类止痛药物。诊断不清或要进行观察时,暂不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来看,腹膜炎一般都是腹腔内有炎症感染引起的,常见的就是阑尾炎和消化道穿孔,建议最好是尽早行手术治疗。
病情分析:
首先应当明确是原发性的腹膜炎,还是继发性的服务员,原发性腹膜炎一般可以考虑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而对于继发性腹膜炎,首先应当治疗原发疾病,比如说胃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胆囊炎等,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急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