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2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66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爸爸得了癌症,上个月做了一次手术,现在也有在吃药,气色很差,人也瘦了很多。医生开药的时候说像我爸这种情况很容易得应激性溃疡的,让我们照顾他的时候注意一些。但我也不知道该注意些什么。
希望得到的帮助:应激性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应激性溃疡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所差别:
一、早期表现
最先的表现为出血。出血时并非病变开始时,在此前病变已有一段时间。起初粘膜病变浅而少,不引起出血,以后病变增多加深,若不采取防止措施即可出血。出血一般发生在应激情况开始后5~10天。出血时不伴疼痛。出血是间歇性的,有时两次间隔数天,可能由于病灶分批出现,同时有旧病灶愈合和新病灶形成。
二、中期表现
应激性溃疡多见于应激后5~10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在重度创伤、感染及休克状态下出现消化道出血。经胃酸作用后,引流的胃液呈黑褐色或咖啡色且形成絮状,出血量大时,有呕血、黑便,以至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呈广泛性糜烂,且有多发的浅表小溃疡,这些改变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有所区别。
三、晚期表现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或休克、大面积烧伤、严重外伤或感染、器官衰竭(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肝功能衰竭)病人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首先要考虑应激性溃疡所致的可能。因病灶过浅钡餐X线检查没有诊断价值。纤维胃镜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出血病变,明确诊断。若出血量大,看不清楚,可以作选择性动脉造影。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应激性溃疡泛指休克、创伤、手术后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发生的急性胃炎,多伴有出血症状,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重症监护的加强,生命器官的有效支持,以及抗感染药物的更新,增加了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机会。临床上本病不严重时无上腹痛和其他胃部症状,常被忽视,明显的症状是呕血和排柏油样便;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胃十二指肠发生穿孔时即有腹部压痛、肌紧张等腹膜炎表现。此外必须注意有无合并的肺、肾等病变(即MODS)的表现。
对于这个病,常规的诊断方法有下面几种:
1.病史 在严重外伤、烧伤、大手术后或严重疾病过程中突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或出现急性绞痛和腹膜炎症状等应考虑本病。
2.辅助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可见胃的近段黏膜有糜烂和溃疡。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下降,血细胞比容下降。
2.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1.纤维胃镜检查 有特殊重要性,早期在胃的近段黏膜上可见多数散在的苍白斑点,24~36h后即可见多发性浅表红色的糜烂点,以后即可出现溃疡,甚至呈黑色,有的表现为活动性出血。
2.选择性动脉造影 可确定出血的部位及范围,且可经导管注入药物止血。
病情分析:
最先的表现为出血。出血时并非病变开始时,在此前病变已有一段时间。起初粘膜病变浅而少,不引起出血,以后病变增多加深,若不采取防止措施即可出血。出血一般发生在应激情况开始后5~10天。出血时不伴疼痛。出血是间歇性的,有时两次间隔数天,可能由于病灶分批出现,同时有旧病灶愈合和新病灶形成。
应激性溃疡与胃部其他的粘膜病变或溃疡有区别:
(一)酒精、激素及非激素类抗炎制剂(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急性粘膜病变不伴随严重感染、外伤等应激情况。病灶是多发性浅表糜烂,发生部位与应激性溃疡相似,但限于粘膜,不侵及肌层,愈合后不留疤痕。一般不引起大量出血,出血能自行停止,不需要外科治疗。
(二)烧伤引起的curling溃疡也是急性溃疡,发生在烧伤恢复期,而烧伤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则发生在烧伤后3~5天。Curling溃疡是单个的,位于十二指肠,较深,常穿透肠壁导致穿孔。
(三)脑外伤、脑肿瘤或颅内神经外科手术引起的Cushing溃疡发生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能穿透胃肠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亢进(由于迷走神经过度刺激),血清胃泌素含量升高。而应激性溃疡并无胃酸或胃蛋白酶分泌亢进。
应激性溃疡如果不引起大出血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或者即使有症状也被应激情况的症状所掩盖而不被诊断。加以应激性溃疡比较浅表,钡餐造影常不能发现,所以往往只能在大出血后经手术探查或死亡后经尸体解剖才能发现,很多漏诊。过去报告的发病率并不高,自从有了纤维内窥镜后临床发病率虽较前提高,由于并非所有应激情况病人都常规作内窥镜检查,统计的发病率可能比实际数字仍低得多。
烧伤引起应激性溃疡者其烧伤面积一般均大于35%。面积小于50%若不并发脓毒血症仅2%发生应激性溃疡,若并发脓毒血症则发生率升高至19%。外伤、手术后并发严重感染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胸腹联合伤比单纯胸部、软组织或肢体伤引起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性大。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引起休克后也常发生应激性溃疡。
病情分析:
应激性溃疡是多发性外伤,严重全身性感染,大面积烧伤,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反应情况下发生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应激性溃疡的病灶有4大特点:①是急性病变,在应激情况下产生;②是多发性的;③病变散布在胃体及胃底含壁细胞的泌酸部位,胃窦部甚为少见,仅在病情发展或恶化时才偶而累及胃窦部;④并不伴高胃酸分泌。
指导意见:
治疗时首先是处理原发病,其次是维持胃内pH 在4.0以上。包括以下措施:
1.纠正全身情况 速补液、输血、恢复和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2.控制感染。
3.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激素、维生素C等。
4.静脉应用止血药 如立止血、PAMBA、Vit K1、垂体后叶素等。另外还可静脉给洛赛克(losec)、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5.局部处理 放置胃管引流及冲洗或胃管内注入制酶剂,如洛赛克、凝血酶等。可行冰生理盐水或苏打水洗胃,洗胃至胃液清亮后为止。
6.内镜的应用 胃镜下止血,可采用电凝、激光凝固止血以及胃镜下的局部用药等。
7.介入治疗 可用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栓塞、注入血管收缩药,如加压素等。
指导意见:
应激性溃疡主要是症状是上腹部不适,黑便或是呕血等症状的,如果有上述情况的话,是需要及时的就诊,做些相关检查才能明确的,平时需要少量多餐,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