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5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6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儿子昨天突然肚子疼,说像是有有虫子钻来钻去,疼得他脸都白了。去做了几个检查,确诊患了胆道蛔虫病。昨天打了止痛针,和开了几种药,孩子吃了之后有呕吐,医生又换了另外的药给他。我想知道胆道有蛔虫,一般是吃什么药。
希望得到的帮助:胆道蛔虫病吃什么药?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解痉、镇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调。除非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
①解痉镇痛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托品、654-2,维生素K3等,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绞痛剧烈,在诊断明确时可配合应用杜冷丁、异丙嗪、苯巴比妥等。
②针灸治疗:发病初期可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上脘、太冲、鸠尾、脐俞、内关等。
③用食醋50ml、芝麻油25ml口服。
(2)利胆驱虫
①中药乌梅汤。
②胆道排蛔汤。
③驱虫药物:左旋咪唑、驱虫净(四咪唑)、驱蛔灵等。
④氧气驱虫:插入鼻胃管之后,成人缓慢的一次性注入氧气3000ml,儿童酌减。
⑤应用33%硫酸镁。
⑥十二指肠镜直视下取虫。
(3)预防和控制感染 可采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生素。
2.手术治疗
胆道蛔虫若经非手术治疗2~5天,症状不见缓解或加重者,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以及急性期过后,经治疗胆管内仍有蛔虫或并发胆石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为胆总管探查,取出虫体、引流胆道。术后还需注意驱虫治疗,以免蛔虫病复发。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解痉镇痛:①解痉镇痛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托品、654-2,维生素K3等,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绞痛剧烈,在诊断明确时可配合应用杜冷丁、异丙嗪、苯巴比妥等。②针灸治疗:发病初期可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上脘、太冲、鸠尾、脐俞、内关等。③用食醋50ml、芝麻油25ml口服。2.利胆驱虫:①中药乌梅汤。②胆道排蛔汤。③驱虫药物:左旋咪唑、驱虫净(四咪唑)、驱蛔灵等。④氧气驱虫:插入鼻胃管之后,成人缓慢的一次性注入氧气3000ml,儿童酌减。⑤应用33%硫酸镁。⑥十二指肠镜直视下取虫。3.预防和控制感染:可采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生素。
病情分析:
内镜治疗
采取内镜治疗方法取虫具有痛苦小、损伤轻、疗效明显等优点,能迅速根除病因、解除症状,可有救防治因蛔虫带入的大量肠源菌、代谢产物及死亡后分解的虫体刺激所致的胆道感染、梗阻,甚至肝脓肿等,亦避免了虫体留在胆道内成为结石核心而并发胆道结石,属于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最佳选择。内镜治疗的适应证为:①症状严重且经保守治疗24h不缓解者;②已并发胆管炎、胰腺炎者;③胆管内有蛔虫残骸存留不能自行排出者。根据病人的发病急缓、虫体形态及位置、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可行急诊取虫和择期取虫。
1.急诊取虫 适用于部分虫体进入胆道、虫体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的急性胆道蛔虫症。急诊B超检查可发现胆道内有双线状强回声带或蛔虫蠕动影像,即在床旁或B超室行急诊内镜取虫。插入内镜后即可见留于十二指肠乳头外的虫尾,用圈套器套住后收紧周定在内镜上,将虫体拉出胆道后连内镜一并由口腔退出。如镜下发现蛔虫已完全进入胆道,可尝试行胆道插管,将圈套器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后即张开,大小可根据造影或术前超声显示的胆管内径确定,使之正好能贴住胆管四周,由下向上推进,套住虫体后缓慢向外拉,直至将整条蛔虫取出。如果取虫失败,则应转送x线透视室。行ERCP检查并在电视监视下用取石网篮套取蛔虫。
2.择期取虫 适用于临床症状已缓解,虫体仍部分进入或完全进入胆道的病人。十二指肠镜观察乳头,如发现蛔虫嵌顿于乳头开口时.立即用息肉圈套器套住蛔虫尾部将虫体自胆管内拖出。如蛔虫未嵌顿于乳头内,则行造影,如胆总管内有条状负影.自乳头插入取石网篮直至肝门部.张开网篮后反复回拖网篮直至套住蛔虫体并拖出。蛔虫体部分进入左或右肝内胆管时,可先自网篮造影孔内快速注入生理盐水或稀释的泛影葡胺,使虫体退回至胆总管内再行取虫。一般情况下,当虫体或蛔虫残骸位于胆管内时,取虫难度要大于虫体嵌顿于乳头内,此时术者要耐心、熟练地反复逆行插管套取蛔虫,切忌暴力逆行插管,以免引起乳头水肿。通常情况下,胆道蛔虫尤其是蛔虫已进入胆管内时,乳头括约肌比较松弛,取石网篮比较容易插入胆管内,因此,不需常规行乳头括约肌切开,但需要深插取石网篮,有时还需通过增加胆管内的压力使虫体向下端胆管退缩。如果选择性插管失败、合并胆总管结石或Oddi括约肌纤维化,可行EST术切开括约肌,用取石网篮套取结石和蛔虫。当胆道蛔虫并发严重胆管炎或胰腺炎时,取出蛔虫后进行有效的鼻胆管胆汁引流,可以较好地控制并发症。并发有胆管炎、胰腺炎或在胆管内取蛔虫者,取蛔虫后行鼻胆管引流,病情好转后拔除鼻胆管。
病情分析:
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
可酌情给予适量阿托品、山莨若碱、维生素K3等药物肌注,以扩张胆管、缓解胆道痉挛。对诊断明确且疼痛剧烈者,可酌情使用哌替啶、吗 啡等中枢镇痛剂止痛,或配合使用苯巴比妥钠、异丙嗪或氯丙嗪等药物缓解症状。握痛发作时可口服20%甘露醇100~150mL。甘露醇是脱水药,口服后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由于其高渗作用,有利胆泻下功能。甘露醇口服后可刺激十二指肠粘膜I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使胆囊收缩,胆总管括约肌松弛,Oddi括约肌开放。另外甘露醇有弱酸性质,可能有制蛔效果,同驱虫药并用,可加速虫体从胆道退出而排出体外。此外,中医疗法有①针刺疗法:取鸠尾、巨阙、足三里、至阳、太冲、肝俞、胆俞、内关等穴。针刺肝俞、胆俞、足三里可使胆囊收缩,胆汁排出量增加和胆管内压增高,针刺前述穴位均有解痉止痛作用,内关还有止吐之功。太冲穴位注射小剂量阿托品,有显著止痛的效果。②耳针:刺胰胆、肝、交感及神门有快速解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收缩胆管排出了虫体。③其他:穴位注射疗法,推按运经仪治疗
2.排虫驱虫
疼痛缓解后给予驱蛔虫治疗:甲苯咪唑(安乐士),每片500mg,顿服一片;左旋咪唑,成人1.5~2.5mg/kg,儿童2~3mg/kg,睡前顿服一次;噻嘧啶(抗虫灵),5~10mg/kg,睡前顿服一次;阿苯哒唑(肠虫清),400mg,顿服。对混合感染钩虫、鞭虫、蛲虫者则可将丙硫咪唑200~300mg和甲苯眯唑400~500mg联合服用。中医治疗可用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效果较好,蛔虫喜温,脏寒则虫不安而上膈,蛔虫又有遇酸则止,得苦则定,得甘则动于上、得辛则伏于下的特点,而乌梅汤兼有酸、苦、甘、辛的各种成分,并补气血,有排虫扶正之效,水煎服,每日1剂,每6小时服1次。
3.消炎利胆
早期单纯性胆道蛔虫病人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无须使用抗生素,可酌情使用利胆药,如熊去氧胆酸0.25~0.5g,3/日。针刺肝俞、胆俞、足三里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并发胆道感染时,须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抗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的抗生素以及哌拉西林、头孢唑啉或头孢哌酮等胆道浓度较高的广谱类机生素。中医可用茵陈蒿汤加郁金、木香、金钱草、鸡内金、川连,有利于增加胆汁排出量,增强胆囊收缩,松弛括约肌,还有消炎作用。
4、蛔厥者用胆道驱蛔汤或乌梅汤,以安蛔定痛,驱除蛔虫。
5.营养与水盐代谢的平衡,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水分和电解质,防治酸中毒十分重要,病情严重时可予输血。
病情分析:
胆道蛔虫病,以突然阵发性上腹剧痛,绞痛时伴频繁恶心呕吐或吐蛔虫为主要特征,系蛔虫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所致。
方1
【组成】生姜适量。
【用法】捣取汁,每服10 毫升,温开水冲服,开始半小时至2 小时服1次,4 次后改为日服3 次,连服7 天。
【主治】胆道蛔虫病。
方2
【组成】乌梅安胃丸(成药)30 克、白蜜30 克。
【用法】滚开水泡药丸片刻。加入白蜜饮
【主治】胆道蛔虫。
方3
【组成】米醋100 克、花椒(川椒)6~9 克。
【用法】花椒研细未以米醋加水100 毫升共放锅内煮开,每天2~3 次,连服2~3 天。
【主治】胆道蛔虫病。
【说明】方为1 次量。
方4
【组成】鲜苦楝根皮100 克、葱白100 克、米醋100 毫升(小儿减半)。
【用法】苦栋根皮去红外皮,切碎与葱白加水500 毫升煎煮浓缩至100毫升,再加米醋搅匀,1 次温服,每天2 次,连服2~3 天。
【主治】胆道蛔虫病。
方5
【组成】车前草15 克、王米30 克、米醋100 毫升、白糖适量。
【用法】车前草前去渣,人玉米煮成粥,后兑入米醋、白糖调味服,每天2 次,连服2~3 天。
【主治】胆道蛔虫病。
方6
【组成】黄瓜藤100 克、花椒6~9 克、米醋100 毫升、鸡苦胆1 个。
【用法】前二味水煎去渣,与米醋共煮开后冲鸡胆汁。1 次温服。每天2次,连服2~3 天。
【主治】胆道蛔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