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6人回答
性别:男
健康咨询描述:我家宝宝现在一岁零一个月了,学走路学了有两个月了,可就是走不稳,一拐一拐的,看着就觉得腿骨有问题。去医院看,查出来就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需要做复健。我现在还想了解一下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
希望得到的帮助: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越早越好,如果在婴儿期治疗,孩子将来走路正常,也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髋关节炎。
皮肤受损护理措施:
1、指导患儿家属皮肤护理的要点,以利配合。
2、每天给患儿擦洗全身。
3、及时更换婴儿尿布,定时接留小儿尿液,大小便污染后及时擦拭,保持皮肤干爽,防止尿布性发炎发生。
4、保持床单位整洁,防止零食、碎屑磨碎皮肤。
5、对长期卧床患儿,每班检查皮肤情况,定时变换体位,减轻皮肤受压,预防褥疮发生。
6、使用支具、石膏、牵引、术后病人严防压疮。
7、将锐利用物(刀、叉、剪)和热水瓶远离患儿,以防刺伤和烫伤。
8、对行走不稳的患儿予以保护,以防跌伤。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注意事项如下:
首先观察新生儿下肢的外形,可见两侧,臀部增宽,大腿短粗,小腿细长,如为单侧脱位,我们可看到两侧腹股沟的皮纹长短不一,而且患侧臀部及大腿皮纹也会增多、加深,会阴部增宽。如发现上述情况,可再进行以下试验,以进一步确定有无髋关节脱位。
(1)让新生儿平卧,将其两足齐平,两踝部靠拢,然后屈膝约90°。如发现双膝高低不平,则是由于股骨脱位后上移引起,高侧则为脱位侧。
(2)让新生儿平卧,使其屈膝、屈髋各90°(成直角),然后握住毛毛双膝外展,如为正常,应双膝外侧能够触及床面。如有脱位,则不能触及床面。有的在外展至75~80°时会突然有一弹跳感,以后才触及床面。
如果在孩子走路后才发现此病,那么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越早越好,如果在婴儿期治疗,孩子将来走路正常,也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髋关节炎。
病情分析:
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吊带或者是治疗,当然这只是在疾病的早期,如果说这个孩子已经超过了一周岁,保守治疗的效果就比较差了呀,需要考虑手术的
病情分析: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髋关节过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遗传因素也较明显。
家庭护理注意:
1、宝宝睡的床褥要选稍微硬一些的,以防小屁股沉下去,对病情康复不利。
2、患儿的裤子要稍大一些,最好是有背带的那种,这能使宝宝自由地活动腿脚,伸展髋关节和膝盖。
日常注意:
1、平时抱或背患儿的时候,要注意使他的腿向左右两边充分打开。
2、宝宝学会站立后,留心其两腿是否有长短。
病情分析: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及髋发育不全,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髋关节脱位的宝宝护理上要注意:
婴儿的髋关节不稳定,在护理过程中就要创造一个有利于髋关节稳定的条件。而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位是最稳定的。因此要降低先天性髋脱位的发病率,预防工作要从胎儿一出生就开始。首先,要改变对出生后尚未形成自主呼吸的新生儿采用一手握住双足提起婴儿,使其头朝下,另一手拍背部排出肺内羊水,促进其迅速呼吸的方法,因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髋关节的稳定,一些婴儿可能会因此发生髋关节脱位。如需头朝下拍背,最好双手握住下腰部和髋部,使新生儿的髋关节保持屈曲状而由助手拍背,促进呼吸。
同时还要改变不良的襁褓方法,以保持髋关节屈曲、外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