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7 5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17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最近脸上起了一些小疙瘩,尤其鼻子周围更为严重,有时候觉得很痒了,实在难受的不行了,就到医院去看了,做了详细的检查,说是球孢子菌病,请问医生,应该怎样治疗好呢。
希望得到的帮助:球孢子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当粗球孢子菌孢子被吸入后,在37℃便转变成大的组织侵袭性小球(直径约30~100μm)。随着小球增大破裂,每个小球释放出无数的小内孢子,可形成新的小球体。病理学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完整的真菌小球体周围通常被淋巴细胞包围,伴有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浸润,但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小球体的破裂处常见,受感染肺可见空洞或钱币样肉芽肿病变。1958年,中国甘芾等在天津首先报告一美国华裔患者的耳部局限性球孢子菌病。男女老少均可发病,但男多于女,青壮年和室外工作者居多数。避免进入流行区是预防本病的有效办法。
治疗方法:
1、用两性霉素B治疗球孢子菌脑膜炎需经皮下通道装置从脑池鞘膜下注射或脑室鞘内注射。然而,氟康唑已替代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大多数的球孢子菌脑膜炎>400mg/d可能更有效,曾实验性试用过800~1200mg/d,但最佳的治疗方案仍未确定脑膜球孢子菌病需长达多月乃至终生的治疗。球孢子菌骨髓炎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受累骨骼。
2、原发感染者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等而很快恢复。变态反应性病变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但应防止因而引起病菌播散。残留的良性肺部病变为避免发生反复咯血,可考虑予以手术切除。 对继发性感染者应从速进行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治疗,疗程宜长,且用量必须足够。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本病主要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可自流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出来,在干燥砂土中也能生存。动物如牛、羊、狗等也可被感染。此菌属双相型,在37℃组织内为酵母型,28℃培养基上则为菌丝型,它可断裂成关节孢子,其传染性很大。多数自呼吸道传入,但少数也可从皮肤感染开始。一般男多于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可发生实验室内感染,但尚未见有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的直接传播。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易被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也是致病条件之一,此时且易发生播散。粗球孢子菌的孢子直径约10~80μm,平均为40μm,较芽生菌、隐球菌或着色真菌的孢子大得多。孢子为球形,具厚壁及颗粒状结节,常通过内孢子形成而繁殖,并位于球状大孢子内,后在壁破裂时,内孢子即被释出。球孢子菌为双相真菌生活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仅仅吸人单个孢子就可引起皮肤试验阳性。人类主要通过吸人土壤中的关节孢子或实验室中培养的孢子而感染少数也可能通过污染物传播。
治疗方法:
未经药物治疗的弥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脑膜炎,则预后尤其不好。在确诊后的1个月中,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超过70%,不能确定治疗能否改变这一状况。低危患者的原发性球孢子菌病不必进行治疗,高补体结合滴度表示已发生播散,需要治疗。轻、中度非脑膜肺外受累,应当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严重病例最好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根据感染程度连续用药。伴有组织胞浆菌病、艾滋病伴有球孢子菌病时要采取维持疗法,以防止复发。不能耐受唑类药物的患者可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
病情分析:
球孢子菌病,疾病别名:球孢子菌肉芽肿 Posada病。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呼吸内科风湿科心胸外科传染科。症状体征:咳嗽咳痰咯血啰音胸痛关节疼痛。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良性无症状的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偶尔播散,可在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骼,肝脏,肾脏,脑膜,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
治疗方法:
1、未经药物治疗的弥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脑膜炎则预后尤其如此。在确诊后的1个月中,感染病人的死亡率超过70%还不能确定治疗能否改变这一状况。
2、低危病人的原发性球孢子菌病不必进行治疗高补体结合滴度表示已发生播散,则需要治疗。轻中度非脑膜肺外受累,应当用氟康唑≥400mg/d或伊曲康唑400mg/d治疗,严重病例最好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根据感染程度连续用药,直至总用药量达到1~3g。与伴有组织胞浆菌病一样艾滋病伴有球孢子菌病时要采取维持疗法以防止复发,200mg/d唑类药常是足够的,不能耐受唑类药的病人可用两性霉素B每周静脉注射。
病情分析:
原发性球孢子菌病通常无症状,有时可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的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或偶尔出现急性肺炎或胸膜积液。症状按发生频度依次为:发热,咳嗽,胸痛,寒战,咯痰,咽喉疼和咯血。体征可能缺如,或只有散在的啰音,可伴有或不伴有肺叶叩诊浊音区。常有白细胞增多,有时会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有些病人对局灶性呼吸道球孢子菌感染过敏,表现为有关节炎,结膜炎,结节红斑或多型红斑的沙漠风湿综合征(desert rheumatism syndrome)。原发性肺部病变有时会自行消退,留下钱币样结节状病变,必须与肿瘤,结核或其他可形成肉芽肿的感染相区别。有时出现残留的空洞病变,其大小随时间变化,通常为薄壁状。尽管这些残留病灶不会发生播散,但是有少部分空洞不能自行闭合。偶尔会因咯血或有破入胸腔的威胁需要外科治疗。
治疗方法:
如用两性霉素B治疗球孢子菌脑膜炎,需经皮下通道装置从脑池鞘膜下注射或脑室鞘内注射。然而,氟康唑已替代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大多数的球孢子菌脑膜炎,而且可能更有效。球孢子菌骨髓炎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受累骨骼。原发感染者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等而很快恢复。变态反应性病变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但应防止因而引起的病菌播散。残留的良性肺部病变,为避免发生反复咯血,可考虑予以手术切除。对继发性感染者应从速进行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治疗,疗程宜长,用量必须足够。
病情分析:
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球孢子菌IgG抗体仍是最有用的试验血清滴度≥1:4表明存在现感染或新近的感染,更高滴度(≥1:32)表示极有可能已发生肺外感染。然而免疫抑制病人却可能出现低滴度。成功的治疗滴度应当下降。脑脊液中出现补体结合的抗体可确诊球孢子菌脑膜炎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仅极少数病例可呈培养阳性。其他抗体试验包括更新、更敏感和特异的免疫学试验均不能判断预后,用处不大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在感染后10~21天内可出现对球孢子菌素或小球体素引起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但进行性疾病则特征性地缺乏该反应。由于该试验在地方性流行区多数人呈阳性反应所以,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而不是用于诊断。
治疗方法:
如用两性霉素B治疗球孢子菌脑膜炎,需经皮下通道装置从脑池鞘膜下注射或脑室鞘内注射。然而,氟康唑已替代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大多数的球孢子菌脑膜炎,而且可能更有效。球孢子菌骨髓炎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受累骨骼。原发感染者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等而很快恢复。变态反应性病变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但应防止因而引起的病菌播散。残留的良性肺部病变,为避免发生反复咯血,可考虑予以手术切除。对继发性感染者应从速进行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治疗,疗程宜长,用量必须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