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8 6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52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这两年总是会头痛,不过延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没去看医生。但这两个月头痛得越来越频繁,去做了个MRI,发现我脑中有一个2CM大的脑垂体腺瘤。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希望得到的帮助:脑垂体腺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垂体内一种细胞不是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这类多激素细胞腺瘤,称之为“异源性脑垂体腺瘤”。其发生机制一般认为与瘤细胞的基因表达有关,可能牵涉到基因的不稳定性和优势选择,也可能是细胞表型的变化,而没有基因潜能的变化。而引起脑垂体腺瘤的病因则有:
1.不良行为习惯: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文献显示垂体瘤的发病有何诱因。甚至垂体瘤的卒中也和脑血管卒中不同,没有明确的诱因,但未处理的垂体瘤是垂体卒中的明确诱因。
2.环境或社会因素:
近年来,国内为学者对环境污染和社会管理失序等情况可能诱发疾病的根据做了大量有说服力的探索,其危害程度将在长期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引起脑垂体腺瘤的因素有哪些?
3.相关原发疾病:
垂体瘤可以按照肿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的功能不同来分类。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cm)和垂体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垂体大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小于等于4cm),垂体巨大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小于等于4cm)。根据分泌激素的不 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
4.激素受体因素
脑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字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病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在尸检中发现率为20%-30%。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有种学说认为,脑垂体腺瘤与激素受体有着很大的联系。
其他答案 (5)
指导意见:
你好,病因尚不清,可能诱因有: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很多人都是先天存在的,所以很难找病因的。建议你首选手术治疗,有垂体卒中者应紧急手术。术后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联合用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脑细胞康复。
病情分析:
临床上,垂体瘤基本上就是由这其中因素的其中之一或者几种组合因素引起的。既然知道了这些因素会引起垂体瘤,在这些因素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有种学说认为,脑垂体腺瘤与激素受体有着很大的联系,这些受体包括TRH受体与GnRH受体。
一、TRH受体:
TRH受体也属于GPCR,它与Gq偶联,兴奋后可激活磷脂酶Cβ(PLCβ),使[Ca2 ]i升高。大多数PRL瘤细胞存在高亲和力TRH受体,但这些肿瘤对TRH无反应,原因未明,推测可能与受体后缺陷有关。TSH瘤罕见,是否含有TRH受 体尚不清楚。有些学者基于大多数TSH瘤对TRH无反应这一事实,认为TSH瘤不表达TRH受体或虽表达但表达产物无功能。与PRL瘤和TSH瘤相反,不 少GH瘤(40%~50%)、无功能垂体腺瘤(30%~50%)、ACTH瘤(20%~30%)、促性腺激素瘤(70%~80%)对TRH有反应,说明这些肿瘤表达TRH受体,这一点虽无治疗意义但却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二、GnRH受体:
GnRH受体也属于GPCR,受体兴奋后可激活磷脂酶 Cβ,使[Ca2 ]i升高,产生一系列效应。绝大多数促性腺激素瘤表达GnRH受体,对GnRH有反应。有些促性腺激素瘤对GnRH无反应,原因可能是这些肿瘤的GnRH 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有缺陷。促性腺激素瘤细胞的GnRH受体同正常的GnRH受体有明显的不同:后者在受到持续性GnRH刺激时表现出失敏现象,即不再对 GnRH有反应;前者无失敏现象,即对GnRH的持续刺激仍有反应。由于促性腺激素瘤的GnRH受体不存在失敏现象,故长效GnRH类似物对这些肿瘤效果不佳。
病情分析:
常见的脑垂体腺瘤发病原因:
1.疾病家族史:没有证据显示垂体瘤有遗传因素,虽然一些研究表明垂体瘤也和一些固定基因突变相关。垂体瘤转化基因 (PTTG)是一种原癌基因,研究发现PTTG是一种很强的细胞转化基因,在垂体细胞的转化、垂体腺瘤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2.疾病基因组学:在基因组序列的研究中,对垂体瘤尚未有肯定的结论。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是一种原癌基因,研究发现PTTG是一种很强的细胞转化基因,在垂体细胞的转化、垂体腺瘤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3.手机辐射:手机是大家人手必备的一种通讯工具,可是手机的辐射很大,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在脑垂体腺瘤发病之多的今天,很大程度上与手机有关系,脑垂体腺瘤是一种不易治好的疾病,生活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脑部的神经中枢受到了破坏,给人带来了严重的痛苦。
手机能够发出无线电波,含有固定的射频,很多人睡觉的时候手机放在枕边,直接作用在我们头部,头部时刻受到辐射的影响,时间一长,肿瘤就会出现。
病情分析:
近年来,脑垂体腺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大家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做好早期的预防和筛查诊断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脑垂体腺瘤的病因主要有哪些呢?
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目前有两种学说,一为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学说,另一为下丘脑调控失常学说。
1.下丘脑调节功能失常
(1)下丘脑多肽激素促发垂体细胞的增殖,如移植入GHRH基因后,可引发大鼠促GH细胞增生,并进而发展成真正的垂体肿瘤。
(2)抑制因素的缺乏对肿瘤发生也可起促进作用,如ACTH腺瘤可发生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人。
2.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学说
(1)垂体腺瘤来源于一个突变的细胞,并随之发生单克隆扩增或自身突变导致的细胞复制。
(2)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
①DA(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缺陷。
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癌基因实际上是参与细胞正常生长调节的一类基因,有些癌基因产物即是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另一些则是参与生长信号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其表达的异常均可导致异常的细胞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