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7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45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是一名保安,平时不是巡逻就是要站岗,而且站岗的时间还挺长的。最近小腿常抽筋似的疼痛,特别是早上起来的时候,要缓好一会才能下床。我的同事跟我说,很多同行都患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就跟我这种症状差不多,我想知道是不是可信。
希望得到的帮助: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什么表现?
本病起病隐匿,病理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往往需经数年后才趋严重。病程的演变,根据肢体缺血的程度,可分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
为病变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沉重和轻度间歇性跛行。后者为本期典型征象。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出现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被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此乃因行走后肌肉需氧量增加所致。检查患肢皮温降低,皮色较苍白,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常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二期(营养障碍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等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日益明显,行走距离缩短,休息时间延长,疼痛转为持续性。在肢体处于休息状态下,疼痛仍不止,称为静息痛。夜间更为明显。患肢皮温明显降低,皮色更加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股动脉搏动亦可减弱。
三期(组织坏死期)
除上述症状继续加重外,患肢严重缺血,静息痛更为加重,疼痛剧烈,经久不息,患者日夜屈膝抱足而坐,稳夜不眠。食量减小,体力日衰,明显消瘦。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趾(指)端干枯发黑,可向近端延伸。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若继发感染,则呈湿性坏疽。根据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Ⅰ级,坏疽局限于趾(指)部;Ⅱ级,坏疽延及趾蹠(指掌)关节及蹠(掌)部;Ⅲ级,坏疽延及足跟、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上。
其他答案 (6)
病情分析:
看你描述的患者情况是长时间站立后出现小腿肌肉疼痛,通常是早上起床后明显,通常来说,血管闭塞引起的下肢脉管炎的症状是活动之后出现下肢疼痛,腿部皮肤温度低,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休息之后症状缓解,你的症状建议您去当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就诊,查一下下肢动脉超声。
病情分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表现是疼痛,麻木,皮肤苍白,肢体发凉。可以去医院心血管科或者是血管外科检查,来明确诊断。最好做个血管的彩超检查。
病情分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目前认为本病是由于小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造成闭塞,致使局部缺血。半数伴有雷诺现象,男性多见,以吸烟者为多。吸烟与本病的经过和预后关系密切。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肢。患肢呈现一时性或持续性苍白、发绀、有灼热及刺痛,病肢下垂时皮色变红,上举时变白,继之足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行走时激发,休息时消失;小腿部常发生浅表性静脉炎和水肿。检查时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雷诺现象、夜间疼痛加剧,足趾疼痛剧烈,皮肤发绀,进而趾端溃疡或坏疽而发黑,逐渐向近心端蔓延。
病情分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
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20-40岁),一般小于45岁。有较长的病程,存在肢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肢体发凉,感觉异常,上下肢远端的雷诺综合征,间歇性跛行,足或手的静息痛,肢端的痛性溃疡或坏疽,游走性浅静脉炎,肢体近端脉搏存在而远端脉搏消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方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小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其治疗原则是根据临床表现及不同病期采取综合疗法,治疗目的是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增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或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尽量保存肢体,提高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
戒烟是首要治疗措施,尤其不能间接吸烟;改善生活条件,注意保暖:应减少及避免环境刺激,如寒冷、潮湿及外伤等;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的运动锻炼对该病缓解有一定的好处。
2.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类药物被证明对TAO有较为确切的效果,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其他药物如激素,抗生素,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抗凝和祛聚药物尚未得到广泛肯定。对于并存急性血栓形成的病人,可以应用溶栓药物。一些病人应用中医疗法也有一定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