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8 5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3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家小孩,已经三岁半了,但在有时候就不由自主的遗粪,真是愁死我了,我在网上了解一下,说是儿童遗粪症,请问医生,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希望得到的帮助:儿童遗粪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儿童功能性遗粪症属排泄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行为问题,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和公认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大大超过其就诊率,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
意见建议:
1、心理辅导。
2、改善饮食结构,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消除不良情志因素刺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尤其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这类患儿平素胆小、害羞、敏感、不活泼。有的儿童自幼无良好排便习惯,有的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创伤,或者病前曾生过其他重病,有的是由于母子关系不良或家庭不和睦,关系紧张所致。
意见建议:
1、寻找诱因
对于因明显心理因素致病的儿童,应积极寻找原因,一旦找到引起遗粪的原因之后,应随即予以排除。对于无法去除的心理因素,或已经消失了的心理因素,应该帮助儿童正确认识,合理对待,以消除它们对儿童的影响。
2、排便训练
应对儿童的母亲进行正确指导,通过母亲来培养儿童正确的排便习惯,并分步骤地加以训练。
病情分析:
遗粪症是指4岁以后的儿童仍不能自行控制大便,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因的一种疾病。本症发病率比遗尿症低得多。国外报道占1-3%,男:女=3.4:1。
意见建议: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病情分析:
该病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而且给家庭、社会也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负担,该文将近年来儿童功能性遗粪症的流行情况、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遗粪症是指4岁以后的儿童仍不能自行控制大便,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因的一种疾病。本症发病率比遗尿症低得多。国外报道占1-3%,男:女=3.4:1。
意见建议:
1、药物治疗:用小剂量丙咪嗪合并心理疗法。对有些患儿,仅仅寻找出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尚不能解决问题,仍有遗粪,对此可应用氯丙咪嗪10-25毫克/天,连用数月,疗效明显。先要告诉家长和孩子有关遗粪症或慢性便秘的病因消除儿童因不能控制排大便而产生的自责并缓解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腹部的X线片可以显示腹中的大量粪便。
2、最初的病史和体检能排除特异性的疾病就要进行通便治疗,随后要采取措施保持有规律的大便。最初的通便治疗按以下方案进行1-4个疗程:第一天用成人型低磷酸盐灌肠剂(≥7岁的儿童一次用2份);第二天双醋苯啶直肠栓塞(10mg);第三天双醋苯啶片口服(5mg)。可拍腹部的X线片查看是否灌肠充分。维持治疗可用多种维生素(每日2次),其间每日2次口服轻矿物油15-30ml,持续4-6个月(若维持每日有大便可时间更长)。
病情分析:
患遗粪症的儿童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当地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所不允许的场合下拉大便。往往是拉在裤子里,且呈反复发作,轻者1月几次,重者1日几次,且无器质性原因,也无腹泻,大便检查正常。
意见建议:
1、行为疗法
可采用正强化法,当患儿能正常地排便,不弄脏裤子时,给予表扬、奖励。当仍出现不自主的排便时,不可对其斥责,不可恐吓,而应加以安慰,使其精神放松。
2、药物治疗
对有些患儿,仅仅寻找出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尚不能解决问题,仍有遗粪,对此可应用氯丙咪嗪,连用数月,疗效明显。
3、矿物油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所以维生素的用量要多些。新生儿和体弱儿禁用矿物油,以免发生窒息。建议粗纤维或粗渣饮食,但不要强迫儿童吃。让孩子坐在便盆上最多每日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最好饭后进行。重症者,灌肠后若有必要,口服缓泻剂(如番泻叶5-10ml/d)2-3周,以后隔日一次持续1个月。复发很常见,若早发现可口服缓泻剂1-2周。大便正常4-6个月则逐渐撤除矿物油。如果该治疗方案失败,建议进一步评价饮食和大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