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8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26岁
健康咨询描述:昨天我听说一同事小王前天跟朋友去喝酒,喝到不醒人事。他的朋友送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有意识障碍了,我说怎么这两天没见到小王来上班呢。我想知道意识障碍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可怜他家里还有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啊。
希望得到的帮助:意识障碍有什么危害?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意识障碍的危害表现:
一、嗜睡状态
意识清晰度轻微降低,以各种心理过程的反应迟钝为特征。在安静的环境下,病人常处于嗜睡状态,对轻微刺激可能没反应,但对其痛觉反应仍保持,有回避动作。病人情感反应淡漠,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注意涣散,定向力较差。虽能与人交谈,但言语缓慢、简单,计算困难、记忆力减低。尚能做一些简单动作,亦可被唤醒,但刺激一消失即又复入睡。此时吞咽、瞳孔、角膜反射均存在。意识恢复后则对当时情况记忆模糊、片断。
二、昏睡状态
又称浅昏迷。意识并未完全丧失,但意识清晰度降低较以上二者深,周围及自我定向力全部受损。对一般刺激如呼喊或移动病人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针刺病人皮肤可出现防御反射,用手指压迫眶上缘内侧可出现面部肌肉的运动。病人无主动行为,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便失禁,思维及言语功能消失,无认知和记忆活动。深反射亢进或出现病理反射。可出现不自主运动、震颤。角膜及睫毛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保存。意识恢复后呈顺行性遗忘。
三、昏迷状态
意识完全丧失。注意、记忆、思维及语言功能消失,对任何刺激都无反应,无自主运动。生理反射如压眶、角膜、对光、睫毛等反射极度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意识一旦恢复,昏迷过程则全遗忘。
四、朦胧状态
不仅意识清晰程度降低,而且意识范围缩小或狭窄。病人的活动集中较狭窄的范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各种刺激能够感知,并能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完成某种连续的行动,但对一定范围以外的事物则感知、判断较为困难,甚至难以给予正确的评价或构成歪曲印象。此类病人有定向障碍。在朦胧状态的基础上可出现片断的幻觉、错觉及妄想,以及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冲动行为而危及周围人或自身安全。意识朦胧状态可突然发生,突然终止,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发作过后常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当意识恢复后对病中体验可有部分或全部遗忘。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应该是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指酒精(乙醇)饮用过量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效果,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谵语、躁动等,严重者会导致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等情况,较危急,建议尽快送院就医。
病情分析:
意识障碍的危害有哪些呢?
1.意识清晰度下降
(1)意识模糊或嗜睡:各心理过程反应迟钝,弱刺激可无反应,但有回避动作,痛觉反应存在,语言保持、注意散漫、定向不全。嗜睡为可唤醒、可进食,护理部分合作,易回到嗜睡状态。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能配合检查,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嗜睡是一种病理性倦睡,表现为睡眠状态延长。当呼唤或推动患者的肢体时,即可转醒,并能进行正确的交谈或执行命令,有正确的意识活动。一旦撤除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病理生理为皮层轻度功能抑制或因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功能下降。脑电图示α波的周期逐渐延长,频率减低,波幅增高,同时掺进一些低频的θ波或δ波。
意识模糊亦称意识混浊,意识水平较意识蒙眬进一步下降,第二信号系统功能完全丧失,但第一信号系统功能正常。主要表现认识功能有障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丧失,不能对答,但对声、光、疼痛等的感受与反应存在。病理生理表现为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基本丧失。脑电图示轻度意识模糊时α波频率将逐渐变慢,α波数量减少或更不规则。
(2)意识混浊状态:语言中枢基本抑制,只能喊、听,说单个字或词,不能叙说完整的话,不理解他人的话语,但痛觉存在,有回避动作,不知咀嚼,尿便失禁,完全靠护理、且不合作,醒后完全遗忘,大都是器质性原因所致,多半发展到昏睡、昏迷(归神经系统症状)。
(3)意识丧失(昏迷状态);已在神经系统症状节做了介绍,因为它归为神经系统症状。
2.意识内客改变
这类意识障碍,虽然也有意识清晰度的下降.但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要表现,是在精神活动抑制的背景上,出现兴奋性或阳性症状,伴幻觉和(或)妄想。
(1)谵妄状态:又称急性精神错乱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内容清晰度降低,伴有睡眠与觉醒周期紊乱和精神运动性行为异常。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能力及反应能力均有轻度下降。在意识障碍的基础上,出现感觉过敏、知觉异常;有丰富的错觉和幻觉,尤其是幻视和运动性幻觉;注意不集中、记忆困难,具体表现在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患者还可出现大量的幻觉、错觉,以幻视多见,幻觉的内容极为鲜明、生动及逼真,常是恐怖性质,如见到奇怪的昆虫、猛兽等向自己袭来,因此,患者表现紧张、恐惧,出现躲避、逃跑或攻击行为,以及不协调性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等。患者语言可增多,思维不连贯,有时大喊大叫,别人不易理解,自我意识和周围环境意识均有障碍,这种状态多昼轻夜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但患者角膜、瞳孔、头眼等脑干反射及深、浅反射均正常。常见于急性脑病综合征,高热谵妄及症状性精神病。发作时意识障碍明显,间歇期可完全清楚。意识恢复后患者对病中经过可有部分回忆,也可完全遗忘。病理生理表现为第二信号系统功能的紊乱,类似朦胱状态,但非淡漠、抑制的表现,而是精神、行为亢奋状态。脑电图示可有α波的抑制或散在的慢波。;思维零乱、理解困难、话语不连贯;躁动不安或恐惧紧张、觉醒一睡眠生物节律紊乱;严重者定向力可完全丧失。谵妄状态为常见躯体疾病引起.持续时间与原发病病情变化有关,一般持续数目,很步超过6个月;久之不恢复者,注意留有或转化为认知功能损害;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者,提示出现脑器质性损害;严重者,疾病恶性变化时,可发展为错乱状态或进入昏迷状态:谵妄清醒后可有部分记忆。
(2)精神错乱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比谵妄更重;精神括动更不协调、不连贯,综合性不能理解性障碍;言语中枢明显抑制,话语更不连贯;幻觉更片断,无法接触和交往;情感反应迟钝、惶惑恐惧;见于有明显脑细胞损害的疾病衰竭状态;病期长,清醒后完全遗忘,或恶化时进入混浊、昏迷状态。
3.意识范围缩小
它以复杂的精神功能的抑制、简单精神功能的保存、行为的自动化为特征。意识野缩小,类似于管状视野。
(1)朦胧状态:突然出现,也可突然停止;反复发作;癔症性持续较久,有心理因素和暗示性;情感色彩较明显;可有一定自理生活;醒后大都遗忘;癫痫性朦胧意识缩小不明显,行为动作更刻板,更具有发作性,突发突停,具有癫痫的表现特征。
(2)梦幻状态:类同于梦境状态的精神活动特征。先有幻觉,后进入梦幻世界,但不属于睡梦中,情感变化无常依梦幻之变,活动自动化,有的进入嗜睡状态,事后可有回忆。常见于心因性精神病、感染、中毒及颞叶癫痫等。
病情分析:
意识障碍的六种危害表现: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4、昏睡:这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5、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嗜睡,患者陷人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6、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病情分析:
意识障碍有哪些危害?具体描述如下:
1.嗜睡: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患者经常入睡,能被唤醒,醒来后意识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及反应迟钝。
2.意识模糊:患者的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明显障碍,思维不连贯,常答非所问,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情感淡漠。
3.昏睡:患者处于较深睡眠,不能被唤醒,不能对答,对伤害性刺激如针刺,压眶等会躲避或被唤醒,但旋即又熟睡。
4.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 :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