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8 3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40岁
健康咨询描述: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痛头晕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2个月
目前一般情况:头晕,头痛,
病史:有高血压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辅助检查:磁共振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头痛头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缺血症状,可能与紧张压力或颈椎病等因素有关,放松训练有效,可使用我院免费提供的放松训练CD,口服中药或针灸和物理治疗效果良好,多活动颈部也是放松的好办法。
其他答案 (2)
病情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导致的稚-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出现其供血区包括内耳、脑干(中脑、桥脑、延髓)、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的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眩晕、视觉障碍、头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内脏性障碍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青壮年也可罹患,其临床病征多种多样,相当复杂,其发作无明显规律(但颈椎病所致者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本病多突然发病,每次发作多持续数分钟,多不超过24小时,后遗不适可持续数天。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
病因病机
一、中医
中医学认为眩晕的病住在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前人指出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髓海不足”、“上气不足”等而至眩晕的学说。眩晕的发病与体质、环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以气、血、阴阳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发作期以实证表现为主,缓解期以虚证表现居多。但标实皆出于本虚,临床上呈现虚多实少,虚实错杂之象。
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是眩晕之病根。肝肾阴精亏虚,或素体阳盛,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风火升动,脑窍受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失司,气血虚弱,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脾主运化,若脾虚运化失职,则痰浊内生;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泛为痰,痰阻经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窍失利;此外,肾藏精,生髓充脑,脑为髓海,精足则髓充,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更因精血髓相互资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致精髓不足,脑海失养,发为眩晕。久病致瘀或气虚血停成瘀,阻滞经络,气血不能上荣,清窍失养亦发眩晕。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脏腑功能衰退,故而眩晕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阴虚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络,蒙蔽清房,可进展为眩仆、中风。
二、西医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可有以下几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腔变窄,动脉管壁的微小血栓脱落堵塞远端的动脉,栓塞内听动脉即形成迷路卒中,亦可形成小脑后下动脉栓塞从而形成相关表现。②椎动脉受机械性压迫,发生狭窄或闭塞,或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引起椎动脉受压或痉挛的原因,最常见的是颈椎病,由此产生的眩晕称颈性眩晕,由于骨刺及退行性关节炎、椎间盘病变,使椎动脉易受压迫,当转颈时一侧之椎动脉更易受压,若椎动脉本身已有粥样硬化,一侧椎动脉受压迫后,对侧椎动脉无法代偿则出现症状,症状常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较少见的原因是颈肌病变,颈部疤痕形成,或锁骨上窝的病变,如椎动脉可被夹于前、中斜角肌之间。颅基底的病变也可导致椎动脉受压或痉挛。③基底动脉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如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silarArteryMigraine)。④椎-基底动脉的畸形或发育异常。⑤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又称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一侧锁骨下动脉的第一部分(靠近椎动脉起源处)由于动脉硬化、感染、先天异常、外伤等原因而发生狭窄或闭塞,当该侧上肢用力时或活动时,健侧椎动脉的血液可倒流入患侧的椎动脉,再流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端,以供应患侧上肢的需要,但供血量仍不足。此时可产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⑥动脉内膜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炎、结缔组织病、梅毒、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外伤等。诱发因素多为一时性血压降低、心脏输出量减少,颈部过度伸屈或侧转、过度疲劳等。
本病不少病例并非由于单一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兼有增殖性脊椎炎的压迫或刺激,再加上诱发因素等)的参与而发病。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是内耳、脑干(中脑、桥脑、延髓)、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的功能缺损。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下列各项:
一、症状
1.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约45.5%~81.6%病例有之。眩晕的性质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摇摆性,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地面移动或倾斜等感觉。这些表现可单发或先后出现,不少病人可有上述几种感觉综合的体验。部分病人则仅有头晕眼花的感觉。如病人转换体位(转头、起座、翻身等)头颈过度伸屈或侧转时更易诱发眩晕,或使之增剧;情绪因素、劳累、乘车、走路等也可以诱发,有些患者诱因不明。有时眩晕成为本病早期的惟一症状,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夹杂其他症状与体征。部分眩晕病人伴有单侧或双侧耳鸣。耳蜗症状的出现提示基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血不足,此时每易误诊为梅尼埃病,尤其当病人伴发眼球震颤而其他神经系统病征不明显时。
2.视觉障碍较常见。病人突然弱视或失明,持续数分钟渐恢复。这是由于双侧(有时为单侧)大脑后动脉缺血所致。复视也不少见,由于脑干内第3、4、6颅神经核缺血或内侧纵束缺血引起。此外,还可有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等。
3.头痛大约1/3或1/2病例有头痛,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侧支循环血管扩张所致。头痛主要位于枕部或顶枕部,或局限于颈部,也可放射至两颞侧的深部,其性质多为跳痛、胀痛。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易误诊为偏头痛,尤其是同时出现眼症状时。
4.运动障碍又可分为①延髓麻痹征:如讲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喝水反呛、软腭麻痹等。②面神经瘫:多表现为面神经的核下性轻瘫,核上性瘫痪较少见。③肢体瘫痪:可发生单瘫、偏瘫或四肢瘫,其程度多为轻瘫,完全瘫痪少见。有时病人并无主诉肢体不适,而检查也可发现肢体有轻度锥体束征。④平衡障碍及共济失凋:表现为躯体位置及步态的平衡失调。倾跌、Romberg氏征阳性等,乃由于小脑或与小脑有联系的结构发生功能障碍所致。有时平衡障碍也可因眩晕引起。不少病人有眼球震颤。
5.感觉障碍如面部感觉异常,有针刺感或麻木感,口周或舌部发麻感;单肢、双肢或四肢可有麻木或感觉减退,疼痛则少见。少数病人可出现幻嗅或幻听。
6.内脏性障碍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出汗,以及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呼吸节律失调等。
7.意识障碍可表现晕厥乃至昏迷,发作性意识障碍仍可见于头颈部转动时。
8.精神症状主要是记忆障碍及定向障碍。
9.倾倒发作(attack)是本病较少见的一种特殊症状。发作前病人并无预兆,常在站立或行走时发生,头颈转动或过度伸屈时更易发生。病人因下肢肌张力突然消失而倒地,意识清楚,视力、听力、讲话均正常,能立即站起并继续活动。这是由于椎动脉硬化以致椎动脉血流量减少及(或)病人有颈椎增殖或骨刺形成,当颈部突然转动使椎动脉受压,椎动脉缺血而发生此种症状。
10.其他少数病人可发生抽搐。部分病人的枕部、颈椎或椎旁软组织有压痛。不少病人由于颈椎骨质增殖,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引起一侧(少数是双侧)颈、肩、上肢沿神经根分布区的感觉异常或刺痛,在头颈过度伸屈时较为明显。
本病临床上表现两种类型:
(1)一过性缺血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往往不超过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逐渐减轻或消失。某些病人发作后残留轻微病征。间歇期从数月至数年。
(2)间歇性或复发性脑缺血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也较短,但可在数天或一、二周复发,较易发展为完全性卒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血栓形成的区别是前者发作持续时间短、症状轻、可自然痊愈、无明显后遗症,后者则否。但两者有时并无截然界限,均可导致脑软化。
二、体征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轻微,可有:
1.眼球震颤,多呈水平性,少数为垂直性,若未发现自发性眼震,可作位置性眼震检查(须在患者情况许可时),有时可发现中枢型位置性限震。
2.轻度锥体束征,如肌力减弱、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腹壁反射不对称。
3.Romberg征阳性,指鼻试验欠准。
4.面部或肢体感觉减退。
三、常见并发症
该病相当多的最后导致推-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脑组织有软化灶,形成偏瘫、交叉瘫、甚至四肢瘫。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颈椎X线摄片
大部分病人的颈椎X线平片(正、侧、斜、后伸位)可见各种改变。最常见是颈椎关节增殖、椎体前后缘变尖、骨刺形成、椎间盘变性、颈椎的生理性前凸改变等。
二、脑电图检查
部分病例的脑电图显示颞叶有异常表现;脑电图检查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可出现普遍性慢波,此时病人可有意识模糊或晕厥。作此检查应注意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方法。
三、椎动脉造影
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有狭窄、闭塞、扭曲、变形、移位、先天异常等改变。
四、还可根据需要作电测听、重震试验、前庭功能试验、视野、颅底摄片等。
五、其他检查如TCD、MRA、MRI、SPECT、眼震电图(ENG)、BAEP等也已逐步用于其临床辅助诊断。
诊断要点
一、在同一病人身上出现一个以上的上述临床表现;
二、症状的特点是发作性、可逆性,有复发倾向,每次发作的症状有时不尽相同;发作时神经系统检查多有阳性征,但也可正常;
三、发病大多在中年以上,若病人同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或颈椎病时,则进一步支持本病的诊断;
四、椎动脉造影发现异常改变时对本病的诊断帮助较大,但造影所见正常也不能除外;
五、病人作脑电图检查的同时进行压迫颈总动脉试验,出现上述改变者,也较有力支持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一、梅尼埃病
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为主症,发病年龄也多在青中年,病理改变在内耳,不致产生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耳鸣呈持续性,耳聋为感音性,有波动性但总趋势为进行性加重。
二、神经官能症
有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大脑皮质功能减弱的症状,主诉虽然不少,但细致的检查并无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病的特点也非发作性和一过性,其症状的波动常与情绪变化有较密切关系。
三、其他疾病
如迷路炎、链霉素中毒、前庭神经元炎等,虽以眩晕为主症,但各具特征。迷路炎是急性或慢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有中耳病变引起,临床上中耳炎病人出现阵发性眩晕,伴以恶心、呕吐,全身症状较明显,常见鼓膜穿孔;链霉素中毒借助明确的用药史及表现可以诊断;前庭神经元炎病人于起病前有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急,症状突出,检查发现自发性眼球震颤,神经系统其他检查无异常。
治疗
眩晕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以病因不同症状表现不一,且急性发作期和缓解阶段的主要表现和病机也不同,临床上需详察辨明,随证施药。发作期重症宜以驱邪治标救急为主,缓解期宜用扶正固本之原则,急性发作期结合患者情况,应用西药对症处理。
一、辨证治疗
眩晕发作期轻症及缓解期宜治本为主,或标本兼治。治疗原则主要是虚补实泻,调整阴阳。虚者以精气虚居多,精虚者宜填精生髓,滋补肾阴;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以风、痰、火、瘀为常见,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者,则宜清镇潜降;痰浊上扰者,宜燥湿祛痰;肝火偏盛者,则当清肝泻火。本病发生多以阴虚阳亢者居多,治疗当清火滋阴潜阳。
1.风阳上扰
主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12g,钩藤12g,生石决明(先煎)24g,栀子12g,黄芩12g,川牛膝15g,杜仲12g,益母草30g,桑寄生12g,夜交藤20g,朱茯神1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天麻熄风潜阳,止头痛、眩晕,钩藤清热熄风降火,两药并用平肝潜阳;石决明清肝镇肝潜阳;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清热活血。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
加减:若见阴虚较甚,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较为明显者,可选加生地15g、麦冬15g、玄参15g、何首乌30g、生白芍15g等滋补肝肾之阴。着肝火亢盛,眩晕、头痛较甚,耳鸣、耳聋暴作,目赤,口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可选加龙胆草12g、丹皮12g、菊花15g、夏枯草15g等清肝泻火。便秘者可选加大黄12g、芒硝12g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眩晕剧烈,呕恶,手足麻木或震颤者,有阳动化风,风痰上扰之势,加珍珠母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羚羊角20g、天竹黄12g、海藻18g等镇肝熄风涤痰。
2.肝火上炎
主证: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12g,栀子12g,黄芩15g,柴胡10g,本通6g,泽泻15g,车前子15g,生地15g,当归6g,甘草7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泻火;柴胡、甘草疏肝清热调中;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全方清肝泻火利湿,清中有养,泻中有补。
加减:若肝火扰动心神,失眠、烦躁者,加磁石20g、龙齿20g、珍珠母20g、琥珀末3g(冲服),清肝热且安神;肝火化风,肝风内动,肢体麻木、颤震,欲发中风者,加全蝎9g、蜈蚣3条、地龙9g、僵蚕9g,平肝熄风、止痉;热盛伤阴者,加知母12g、龟甲18g、旱莲草15g,养阴清热。
3.痰浊上扰
主证: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半夏12g,白术12g,天麻12g,陈皮6g,茯苓12g,甘草12g,蔓荆子15g,白芷15g、生姜3片,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陈皮理气健脾,半夏降逆止呕,合用则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利水;天麻、蔓荆子、白芷熄风止眩;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共用,可燥湿祛疾,健脾和胃。
加减:若呕吐频繁,加代赭石20g、姜竹茹12g和胃降逆止呕;脘闷、纳呆、腹胀者,加白蔻仁9g、砂仁6g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苔腻者,加藿香12g、佩兰12g、石菖蒲12g等醒牌化湿;耳鸣、重听者,加升麻6g、泽泻15g、郁金12g、石菖蒲9g等涤痰开窍。
痰浊郁而化热,痰火上犯清窍,眩晕,苔黄腻,脉弦滑,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若素体阳虚,痰从寒化,痰饮内停,上犯清窍者,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温化痰饮。
4.髓海空虚
主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神疲健忘,少寐多梦。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形寒肢冷,面色眺自或黧黑,舌质胖嫩,脉沉细。
治法:填精补髓充脑。偏于阴虚者滋阴,偏于阳虚者温阳。
方药:(1)偏于阴虚者用左归丸。
熟地黄12g,山药24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鹿角胶10g(烊化),牛膝15g,龟甲胶15g,何首乌3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熟地、山茱萸、山药滋阴补肾;枸杞子、菟丝子、何首乌补益肝肾;鹿角胶助肾气,益精血,三者生精补髓;牛膝强肾益精,引药入肾;龟甲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全方共具滋补肝肾,养阴填精之功效。
加减:若阴虚生内热,表现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者,可加炙鳖甲15g、知母10g、黄柏10g、丹皮10g等滋阴清热;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者,加阿胶9g(焗服)、鸡子黄2个、酸枣仁20g、柏子仁30g等交通心肾,养心安神;若子盗母气,肺肾阴虚,加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等滋养肺肾;若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可加清肝、平肝、养肝之品,如生地20g、栀子12g、白芍15g、旱莲草15g。
(2)偏于阳虚者用右归丸。
熟地黄12g,山药24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肉桂3~5g,熟附子9g,鹿角霜10g,当归12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附子、肉桂加血肉有情之品鹿角霜,温补肾中元阳,填精补髓;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俱为滋阴填精之品,更加当归补血益精之功。
加减:本方中附子、肉桂刚燥,不宜久服,可改用巴戟天12g、仙灵脾12g等温润之品,以期助阳而不伤阴。若遗精频频,可加芡实15g、桑螵蛸12g、覆盆子15g以固肾涩精;若眩晕较甚,无论阴虚、阳虚均可加用龙骨20g、牡蛎20g、磁石20g以潜镇浮阳。
5.气血虚弱
主证:眩晕,动则加甚,劳累则发,神疲懒言,气短声怯,心悸怔忡,健忘少寐,纳谷不香,面色白或萎黄,唇甲无华,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益脑。
方药:归脾汤加味。
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2g,茯苓15g,酸枣仁12g,远志6g,当归12g,龙眼肉15g,木香6g,升麻6g,石菖蒲12g,甘草12g,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为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远志养血安神;升麻、石菖蒲升清阳之气,醒脑开窍;木香调理气机,健运脾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补养气血,健脾胃之功效。
加减:若气虚卫阳不固,自汗时出,重用黄芪45g,加防风12g、浮小麦30g,益气固表敛汗;气虚湿盛,泄泻或便溏者,加薏苡仁20g、泽泻20g、炒扁豆30g、当归10g(炒用)健脾利湿;兼见畏寒肢冷,腹中隐痛等阳虚症状,加桂枝9g、干姜6g温阳暖中;心悸怔忡、不寐者,加柏子仁30g、合欢皮12g等安心定志;血虚较甚,面色白无华,加熟地黄20g、阿胶12g、紫河车10g等益阴补血。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表现眩晕兼见气短乏力,纳差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6.瘀血阻窍
主证: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黯,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12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6g,当归12g,黄芪18g,水蛭3g,通天草12g,大枣5枚,鲜姜3片,酒少许。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通窍止眩晕;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配合当归养血活血;水蛭、通天草加强活血通房之力;黄芪以益气行气活血;大枣调理脾胃,防理血之品损伤中气,姜酒辛散,以助活血祛瘀之功。
加减:本方中可酌加其他活血药及虫类药,如全蝎9g、蜈蚣3条、地龙9g等搜剔之品,更增活血通窍之力;若兼寒邪阻络,可加用桂枝9g,细辛3~5g温经通络。
二、其他治疗
(一)中成药
1.天麻密环片每次3~4片,每日3次。适用于肝风、肝阳之证。
2.全天麻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适用于肝风、肝阳之证。
3.晕复静每次2~3片,每日3次。适于风阳上扰证或痰浊上蒙证。
4.正天丸每次6g,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气血虚夹瘀之证。
5.脑心舒口服液每次1~2g,每日3次。适用于气血亏虚,瘀血阻络之证。
6.华佗再造丸每次8g,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适于气虚或瘀血(或夹痰)之证。
7.六味地黄丸每次6g,每日2次。适于髓海不足偏阴虚证。
8.龟鹿补肾液每次10~20ml,每日3次。适于髓海不足偏阳虚证。
9.益肾丸每次6g,每日2次。适于髓海不足证。
10.清开灵注射液每次40~60ml,加入5%葡萄糖250ml~500m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于风阳上扰、肝火上炎证。
11.参麦注射液每次40~60Inl,加入25%或10%葡萄糖250ml~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适用于气血亏虚证或年老久病者。
12.川芎嗪注射液每次1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500ml静脉滴注,日1次,15天为1疗程。适于瘀阻脑络证或痰瘀阻络证。
(二)针灸
1.辨证治疗
(1)风阳上扰:针刺太溪、肾俞、京门、三阴交、肝俞以滋阴补水,用平补泻法;太冲、风池、侠溪以平肝潜阳,用泻法。
(2)痰浊中阻:针刺足三里、丰隆、解溪、太白以健脾化痰,用平补泻法;太渊、中脘、内关、章门以健胃理脾,用补法,且针刺中脘穴后予悬灸法。
(3)髓海不足:针刺肾俞、太溪、绝骨、三阴交、脾俞、足三里,以益精补髓,用补法;命门可助阳化气,用平补泻法;交替点刺头维、太阳穴以祛风止眩。
(4)气血亏虚:针刺膈俞、血海、心俞、脾俞、肝俞、足三里以益血生精,用补法;膻中、百会补气血,用平补泻法。
(5)兼证:并发服昏蒙花黑,视物不清:针刺膻中、膈俞、肾俞、肝俞以益气补血,填精明目,用平补平泻法点刺攒竹放血3~5滴;大骨空、小骨空用麦粒灸3~5壮。并发耳蒙闭塞:针刺翳风、中渚、听会、侠溪、太冲、丘墟以疏导少阳经气,用泻法。
2.电针
取穴:同针刺穴位。
操作:在针刺穴位出现针感后,接G电针机,选择疏密波形,频率1~2H每次通电时间为15~30分钟。
3.刺血
(1)肝阳上亢:取百会、头维,以三棱针或消毒弹簧刺血针,点刺0.2~0.3cm深,令每穴放血10余滴,同时对双侧大敦穴进行点刺放血,令每穴出血5~6滴。
(2)风火上扰:取太阳、风池,点刺放血,令每穴出血6~7滴。风火甚者放血10余滴,能泻火;眩晕重者,加刺足窍阴,放血5~6滴,可增泻火之功。
(3)痰浊眩晕:取头维、印堂、厉兑、隐白,点刺放血,每穴放血3~5滴。
(三)穴位注射
1.当归注射液2ml,单侧三阴交、肝俞、百会分别穴位注射,左右交替注入,每日1次,可迅速缓解眩晕;足三里、血海、脾俞穴注,适于气血亏虚眩晕。
2.0.5%普鲁卡因2ml,单侧阳陵泉、丘墟或中封分别穴位注射,左右交替注入,每日或隔日1次,适于风火上扰眩晕。
3.胎盘注射液2ml,肾俞、绝骨、肝俞分别穴位注射,每日1次,适于髓海不足眩晕。
4.阿托品1ml,丰隆、中脘分别穴位注射,适于痰浊中阻眩晕。
(四)穴位敷贴
1.中药选取桃仁12g,杏仁12g,栀子3g,胡椒7粒,糯米14粒,捣烂用一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每晚睡前敷贴涌泉穴,晨起除去,每天1次,每次贴一足,交替贴敷,6次为一疗程。适于肝阳上亢眩晕。
2.磁贴选取曲池、内关、外关、足三里、合谷、风池穴。用表面磁通密度为80~200mT的磁片贴放在所选定的穴位上,每周观察1次,酌情休息1天,1个月为1疗程。
(五)耳针
1.风阳上扰:选耳穴肝、胆、高血压点、目1、目2。
2.肝火上炎:选耳穴肝、胃、肺、眼。
3.痰浊上蒙:选耳穴脾、胃、肺、耳尖等。
4.气血虚弱:选耳穴肾上腺、皮质下、脾、胃。
5.髓海空虚:选耳穴肾上腺、肾、内分泌、皮质下、胃。
(六)眼针
近代眼科专家陈夫达教授,将八卦引入眼科,将眼分为八部,巽属风,根据“无风不作眩”的理论,取巽部治疗:常用指针按压巽部,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每次治疗3分钟,停10分钟,再行治疗,反复2~3次。
(七)头针
取穴: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者,取是听区。于耳失直上1.5cm处,向前后各引2cm长的水平线即是此区。
操作:针与头皮呈15°进针达帽状腱膜下,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反复2~3次即可起针。
(八)按摩
1.眩晕实证
取穴:涌泉、大椎、囟会。
手法:泻法,即用力较重,方向是逆经脉循环方向。
操作:涌泉穴掐(用手指在空处用力掐压)、擦(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穴位处摩擦,其方向是从太溪到涌泉)各100次。大椎穴(从大椎向胸道方向)、囟会穴(从上星向囟会方向)分别掐、擦各60次。
2.眩晕虚证
取穴:百会、囟会
手法:补法,即用力较轻,方向是顺经脉循行方向。
操作:百会穴(从哑门到大椎方向)掐、擦各100次;囟会穴(从囟会到上星方向)掐擦各60次。
(九)拔罐
在所选定的穴位皮部上,拔上火罐,治疗眩晕。肝阳上亢选太阳、肝俞等拔罐;痰浊中阻选取肺俞、脾俞拔罐。气血亏虚选气海、血海等技罐;髓海不足选脾俞、肾俞拔罐。均应选择瓶口与拔罐部位相宜的火罐(玻璃罐、陶瓷罐、竹罐均可),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吸拔均可,一般留罐3~5分钟,以局部红晕或发紫为度。
(十)牵引
由于颈椎病引起者,可根据其情况选择使用牵引方法。
(十一)气功疗法
气功能引气下行,纳息归根,气贯丹田,使清阳上升,亢阳下降,阴阳平衡。眩晕病人宜练静功、放松功。基本要求为姿势正确,重心平稳,呼吸自然,意守丹田。主要功法有虚明功,辅助功法有: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十三式、太极内功和八段锦。
(十二)医院制剂
1.晕乃停口服液(内含天麻、川芎、鸡血藤等),每次20ml,每日3次,可用于血虚、风痰上扰之眩晕。
2.复方北芪口服液(内含北芪、首乌、鸡血藤、龟甲胶等),每次20ml,每日3次,适用于气血虚弱之眩晕。
3.脑脉Ⅲ号胶囊(内含北芪、益母草、葛根等),每次3~4粒,每日3次,适用于气血虚弱,痰瘀内阻之眩晕。
三、西医治疗
可分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大部分,前者包括预防和治疗眩晕的常见病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必要时手术治疗颈性眩晕等,对症治疗常用下列药物:
1.抑制前庭系统的兴奋性药物
(1)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25mg,口服,每日3次;非那根,25~50mg,肌注或口服。
(2)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舌下含服,每次0.4mg;654-2,肌注,每次10mg,1日1~2次,或口服,每次10mg,1日3次,轻症者用0.3~0.5mg皮下注射,1日1~3次。
(3)镇静安定药:如安定,肌注或缓慢静注,每次5~10mg;舒乐安定,每次1~4mg;鲁米那,肌内注射,0.05~0.2g,每日2~3次。
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尼莫通,每次30mg,每日3次;西比灵,每次10mg,每晚1次;脑益嗪,每次25mg,每日3次。
3.改善微循环药、血管扩张药或血小板聚集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西其汀、银杏叶制剂如金纳多、海藻提取制剂如藻酸双脂纳等。
4.改善脑代谢药:如脑复康、脑活素、ATP、胞二磷胆碱等。
5.维生素类,尤其是维生素B、B。
四、名医、专家经验方
1.止眩汤治肝风夹痰眩晕(夏度衡)
组成:柴胡10g,白术10g,白芍10g,半夏10g、竹茹10g,陈皮6g,茯苓15g,枳实15g,黄芪15g,桂枝5g,泽泻20g,生牡蛎(布包)25g,甘草3g。
主治:肝风夹痰。
方解:本方其实是由泽泻汤、五苓散、温胆汤、四逆散加黄芪、生牡蛎化裁而出。该方既取泽泻汤、五苓散化气行水,健脾渗湿除疾之功,又取四逆散、温胆汤疏肝柔肝,化痰降逆熄风之用。方中白芍养血柔肝,平肝潜阳,柴胡疏肝达郁,生牡蛎平肝潜阳熄风,三药联用,共奏柔肝熄风之效;重用泽泻、茯苓利水除痰,白术、半夏燥湿除痰,枳实、陈皮理气化痰,竹茹清热除痰,桂枝化气行水,诸药合用,共奏利水化痰定眩之效;黄芪补脾益气、升清降浊,甘草健脾和中,共奏健脾制水之效;久病入络,方中桂枝又可通经活络;眩晕常伴呕吐,方中半夏、竹茹又均能止呕。诸药合用,具有柔肝熄风,健脾化痰,止眩止呕之功。治疗眩晕病中虚实夹杂之证,每获良效。
加减:兼肝热,症见口苦,苔黄者,加黄芩10g;肝阳上亢,症见头痛且胀,烦怒时眩晕加重者,加天麻10g、钩藤10g;中气虚,症见神疲懒言,饮食减退,脉细弱者,加重黄芪用量,或加党参15g;呕甚者,加生姜6~10g。(李爱华.止眩汤治疗眩晕60例.新中医,1995,(6):28~29)
2.真珠平肝汤治阴虚肝火上炎之头晕(黄文东)
组成:杭菊花9g,橹豆衣6g,刺蒺藜9g,黄柏4.5g,知母9g,生地12g,真珠母30g,牡蛎30g,女贞子9g,决明子9g。
主治:头晕。高龄阴虚之体,肝火上升,症见头晕如坐舟车之中,目糊,下肢觉冷,夜寐早醒,大便干结,纳少,舌红有碎纹、苔腻,脉弦细带数。(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黄文东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01~102)
3.定眩汤治肝火上炎眩晕(孔伯华)
组成:石决明18g(先煎),旋覆花9g,代赭石9g,半夏6g,知母9g,黄柏9g,刺蒺藜9g,莲子心6g,陈皮4.5g,瓜蒌18g,菊花9g,青竹茹18g,胆草6g,川牛膝9g,藿梗9g,鲜藕30g,鲜荷叶1个,紫雪丹1.5g(分冲)。
主治:眩晕。证属肝火热盛,气逆于上。症见头晕,呕吐,大便秘,舌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方解:以石决明、代赭石、旋覆花镇肝降逆;胆草、知母、黄柏清肝泄热;半夏、陈皮、竹茹降逆和中;牛膝、紫雪丹泻实引火下行。(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89~390)
4.苓夏汤治疾浊上蒙之头眩(程门雪)
组成:生白术4.5g,制半夏4.5g,煨天麻2.4g,茯苓神9g,炙远志3g,薄橘红3g,广郁金4.5g,桂枝6g,炒大白芍3g,佩兰梗4.5g,佛手花3g,荷叶边1圈。
主治:头眩,症见头眩,胸闷不舒,肢末欠温,苔白,脉濡。
方解:以桂枝温阳化饮;白术、云苓、陈皮、半夏健脾运湿,以杜生痰之源;天麻以治厥阴之眩;荷叶、佛手花、佩兰、郁金升发脾阳以降浊阴。(上海中医学院.程门雪医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96)
5.龙牡泽泻汤治疾浊中阻之眩晕(赵锡武)
组成:生龙牡各18g,桂枝9g,白术12g,甘草9g,半夏12g,生姜9g,茯苓18g,橘皮12g,泽泻18g。
主治:眩晕。头晕蒙,呕逆不止,口泛清涎。
方解:以茯苓利水;桂枝温阳,合茯苓则温化水饮;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培土制水;半夏、生姜、橘皮和胃降逆,合泽泻引水下行;龙骨、牡蛎浴阳。(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赵锡武医疗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94)
6.半夏磁石汤治脾虚肝风之眩晕(李聪甫)
组成:半夏10g,朱茯苓10g,广橘皮6g,鲜竹茹10g,明天麻7g,当归身10g,漂白术10g,双钩藤10g,刺蒺藜10g,北柴胡5g,炒枳实5g,炙甘草3g,九菖蒲3g,灵磁石(醋煅先煎)13g。
主治:眩晕。症见头晕目眩经常发作,经期尤甚,发作时,自觉四周景物旋转和摇晃,恶心欲呕,汗出心悸,须卧床,眼闭不敢开,口微干,不思食,面色苍白,耳鸣,大便秘结,脉象弦缓,舌苔淡黄。
方解:重用磁石敛肝;半夏、天麻为治太阴痰厥和虚风内作之主药,其余均为降逆化痰、平肝和胃之品。(黄荣宗,阮时宝,吴大真,等.名医妙方精华千首.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69)
7.清头治眩汤治眩晕(任继学)
组成:泽泻80g,白术30g(湿胜用苍术),茯苓50g,清夏15g,陈皮10g,枳实10g,路路通5g,天麻15g,桂枝5g,刺蒺藜15g。水煎服。
主治: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任继学.悬壶漫录.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61~362)
五、单方验方
1.夏枯草30g,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阳上亢之证。
2.草决明30g,海带2尺水煎服,适用于肝阳上亢之证。
3.芹菜根适量,洗净捣取汁,每次3~4匙、每日3次,适于肝阳上亢证。
4.生葛根50g,大川芎30g,专治颈性眩晕。
医案精选
1.何任医案——肝胆蕴热
严某某,女,27岁。1972年8月29日初诊。
近3日眩晕屋旋,呕吐苦水,无耳鸣耳聋,晨间口略苦,便较难,脉弦,苔薄腻。
[辨证]呕苦水,脉弦,苔腻,是肝胆蕴热,属实证。
[治法]清肝火,泻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4.5g,木通3g,泽泻6g,生地黄12g,当归9g,黄芩6g,车前子9g,知母6g,栀子9g,柴胡4.5g。5剂。
9月2日二诊:药后眩晕见瘥,原有痛经,现将行经,四肢倦怠,脱发较多,“不通则痛”以妇圣散合失笑散,温气运血,疏通瘀积。
肉豆蔻2.4g,炒延胡9g,益母草15g,制香附9g,炒牛膝9g,五灵脂9g,生蒲黄9g,桂枝4.5g,当归12g,赤白芍各9g,醋炒山楂12g。5剂。
妇圣汤即日本汉方“中将汤”加川断、益母草、香附,治痛经有疗效。(何任、何任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38)
2.王大经医案——痰气阻络
李XX,男,47岁。1976年10月29日初诊。
患者1976年10月15日午餐后,突然感觉颈部发硬,头晕,胸闷,气短,迅即扑倒在地,四、五个小时后缓解复常。10月20日上午又突然发作,头晕、耳鸣、呕恶、呼吸困难,继则仆倒,经四、五小时后缓解。26日再次猝倒,恶心呕吐,5小时后缓解。每次仆倒,神志清楚,肢体不能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经XX医院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全。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舌胖苔白,脉略滑缓。
[辨证]痰气阻络,阳气不能上达,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晕厥。
[治法]疏通气机,活血通络,温通阳气使之上达,以治晕厥。
[方药]大熟地30g,酒大黄6g,片姜黄12g,鸡血藤12g,淡附片24g,桃仁24g,生白芍24g,葛根15g,全蝎6g,乌梢蛇15g。
二诊:服上方药30剂,上证未作,偶有头晕。舌脉正常。
生白芍30g,豯签草30g,乌梢蛇15g,淡附片24g,肉桂5g,炙山甲6g,全蝎6g,玄参30g,酒大黄6g,葛根15g,炒白芥子15g。
三诊:服上方药20剂,诸证未作后脉正常。
葛根15g,淡附片24g,生白芍30g,酒大黄6g,全蝎6g,桃仁24g,乌梢蛇15g,半夏15g,川牛膝15g。
服此方药15剂。另配丸剂服用。
豨签草30g,生白芍30g,乌梢蛇15g,全蝎15g,酒大黄15g,片姜黄15g,淡附片20g,五灵脂15g,葛根15g,莪术15g、生黄芪30g,炙山甲6g,黄柏12g,炒白芥子15g。
用上方药2剂制成蜜丸,每丸10g重,早晚各服一丸。
丸药服尽,患者又配一料服用。3年后患者来门诊,自述证未复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本患者舌胖苔白,脉滑缓为脾虚痰湿内蕴之象,故首诊处方中用淡附片温通,大黄、姜黄、桃仁活血通络,熟地、鸡血藤、白芍养血熄风,全蝎、乌梢蛇搜风通络。二、三诊处方加白芥子、半夏以祛痰,蜜丸处方中加五灵脂、生黄芪以益气活血、健脾而治其本,杜绝痰湿内生之源。(名老中医经验全编编委会.名老中医经验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15~17)
3.徐安平医案——痰瘀互阻,脑窍失养
赵某,男,54岁。1993年9月初诊。
患者因数月来出差在外,旅途劳累,始有头晕。自服“眩晕停”效不显,近2天来头晕欲倒,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神清,精神欠佳,面色无华,胸闷,纳差,舌暗红,苔薄白腻,脉细弦。曾在某医院输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症状依然。颈椎片示:颈椎病。脑多普勒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辨证]痰瘀互阻,脑失所养。
[治法]祛疾通络,活血化瘀,补肾生髓,滋水涵木。
[方药]半夏10g,陈皮10g,炒白术10g,天麻10g,杜仲10g,白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桑寄生30g,生地15g,丹参15g,葛根15g,茯苓15g。患者服药3剂后症状大减,守方3剂,诸症悉平,半年之后随访未曾复发。
脑为髓海,髓为精之所化,精虚不能生髓,则髓海空虚;痰瘀互阻,经腧不利,则精髓不能上承于脑,脑窍失养则眩晕成疾。故应祛疾通络,活血化痰,补肾生髓,滋水涵木,使痰瘀去除,髓海得充,眩晕自平。(徐安平.眩晕证论治举隅.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8(4):197)
4.黄寿人医案——髓海不足,肾阳衰微
李某,男,38岁。
眩晕。耳鸣,腰酸,两膝软无力,阳痿,四肢不温,记忆力差,食欲不振,舌淡,脉沉细。
[辨证]肾精不足,肾阳虚馁,脑海失于充养。
[治法]填精补髓,温肾益阳。
[方药]熟地12g,肉苁蓉12g,黄芪15g,石斛12g,枸杞12g,白术12g,党参12g,当归9g,茯苓15g,共5剂。鹿茸末1g,牛乳冲服,每日1次。
二诊:眩晕大减,四肢转温,精神好转,腰酸,舌脉如前,治用原方加减:
熟地12g,山茱萸9g,旱莲草15g,肉苁蓉15g,黄芪18g,当归12g,女贞子12g,党参15g,枸杞12g,首乌15g,白芍12g,共5剂。
三诊:服上方两周,头不昏,腰不酸,惟阳痿如前,舌淡,脉细。
壮阳健肾丸(成药),每次9g,早晚开水送服。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脑为髓海,为精气聚会之所,其主在肾,故髓海不足与肾精亏虚,关系最大,然而“阴阳互根”,阴损及阳,需阴阳双补。鹿茸填精补髓,温肾助阳,堪称上品,牛乳甘平滋补,可制其燥,眩晕缓解后,用山茱萸、旱莲草、女贞子、枸杞、首乌填补肾精以治其本。(武汉市卫生局主编.黄寿人医镜.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23)
5.颜德馨医案——清阳不升,气虚瘀阻
俞某,女,54岁,头目眩晕半年,甚则昏厥,伴肢体抖动,心悸惕惕,查心电图及脑电图均正常,X线摄片提示第5颈椎肥大性改变,诊断为颈性眩晕收住病房。患者面色萎黄少华,脉细软,舌淡苔薄白。
[辨证]脾虚清阳不升,气虚瘀血阻滞。
[治法]益气升阳,活血化瘀。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味。
黄芪12g,党参9g,炒升麻4.5g,葛根9g,蔓荆子9g,白芍9g,炙甘草2.4g,通天草9g,细辛4.5g,橘红4.5g,水蛭粉1.5g(吞)。
服上药4剂后,眩晕减轻,昏厥未作,上方去橘红续服10余剂,治愈出院,门诊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中气不足,脾胃功能失常,升降之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上荣,则“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证见眩晕绵绵,遇劳更甚,少气懒言,脉细,舌淡苔薄等。治当补中升阳,《证治准绳》益气聪明汤最为合拍,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而获良效。(史字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头痛眩晕专辑.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2.263~264)
难点与对策
眩晕是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时的一个主要症状,但由于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因此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另外该病以突发性、反复发作性为特点,严重者可合并不可逆转的脑缺血等危急征象,均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应针对眩晕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确立治疗的重点。
难点之一: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思路
眩晕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症状,并非一个单独疾病,而是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共性表现。病因十分复杂,同一性质的眩晕可有不同病因引起,同一病因又可表现不同类型的晕,要从眩晕主诉中较快地明确诊断确非容易,特别是临床上多见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轻微、短暂缺血所致的头晕,由于缺少明确、完整的症状、体征,依据不充分,诊断常难以肯定。常常茫然不知从何人手,故贻误诊治不少。
要想攻克上述难点,需先解决二个问题:其一,对眩晕的常见原因和症状特点,应有一个概括性和较系统的了解。其二,有系统正确的思考方法,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问诊和检查。
1.首先明确患者主诉是何种性质的晕临床上根据“晕”的感觉、表现不同,可以协助区分病变部位。有“动”的感觉,即睁眼时看到周围景物旋转,闭目后感自身转动,称真性头晕。通常为前庭系统即内耳、前庭神经和神经核、脑干小脑或大脑颞叶(尤其指前庭周围系统)损害之表现,并且为了进一步定位定性,又可分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前者指前庭神经核以下损害,后者是前庭神经核以上(即脑干、小脑和大脑)损害。若诉有升降、沉浮、头重脚轻、头脑昏沉等,称假性头晕。应考虑病变部位可能在:①前庭中枢部分(脑干、小脑和大脑);②眼部病变(眼源性头晕);③本体感觉系统病变(感觉性头晕);④其他周围疾病性头晕。
2.进一步探索病变的性质和原因在上述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而探索病变的性质和原因,这要根据详细、可靠的病史和是否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再通过必要的有关辅助检查,做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方可明确。①一般说来,病变愈接近椎-基底动脉的末梢部分,症状愈局限,如迷路动脉的某一单独终末血管病变,只引起耳蜗症状的耳鸣、耳聋、或前庭症状的眩晕感,这易与梅尼埃病相混淆。若是梅尼埃病引起的耳鸣、耳聋多为一侧损害,两耳发病者,也以一侧较重,且随发作呈波动性发展,听力减退渐至全聋;缺血病变愈接近血管的主干,前庭症状愈不典型,而以脑和颅神经的症状较突出,如小脑后下动脉病变,不仅有内耳症状,且脑干、小脑和颅神经受损表现更明显。②眩晕的病程与血管病变性质有关,若病变属暂时性的,常呈一过性症状,但易反复发作;着病变属持久性的,则症状持续时间长,复发少见,且常后遗前庭机能缺失或脑症状。
3.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及早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呈一过性局灶脑缺血发作,神经系统症状常只出现几分钟或几小时,有的可持续几天即自行消失,常不易查知,而且下次发作,可能又出现另一侧的神经系统症状,故应及早选择TCD、局部脑血流量测定或椎动脉脑血管造影。另外,眼震电图(ENG)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一项主要方法,它可以区别周围性或中枢性损害,有助于进一步定位,即使头晕已愈者,仍有眼震电图异常。另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敏感地记录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致脑干神经细胞电生理改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TCD、ENG、BAEP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TBI早期诊断率。
难点之二:如何预防眩晕复发
眩晕成因较多,在明确其病因时,给予药物、手术等对因治疗外,中医药在其缓解期的辨证施治,求因治本的治疗较有成效,主要以“缓则因其本”为原则。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者,予以益阴补血柔肝,药用生地、当归、白芍、何首乌、杞子、菊花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肾乃水火之宅,有偏阴偏阳之别,对阴精不足者,宜滋补肾阴,药用生熟地、女贞子、旱莲草、首乌、白芍、当归等;偏肾阳亏虚者,药用肉苁蓉、菟丝子、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覆盆子、杜仲等。在使用培补肾精药时,要避免滋腻呆补,必补中寓通,可加入陈皮、谷芽、麦芽、砂仁等健脾开胃药,慎防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复引痰浊内生而致复发。
同时,应提高身体素质,量力而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突然的头部运动,少作或不作颈部旋转、弯腰动作,特别已发现某一体位容易引发眩晕时,更应避免以免诱发眩晕;同时要结合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忌暴怒、惊恐等刺激;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结合适当的饮食方法;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伤及脾胃,酿生痰浊而发眩晕。
病情分析:
天哪!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你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的文秘职业和你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比如躺在床上看书报电视)早上早点起床,做做关节操,拖地板尽量用抹布,爬着抹.颈椎有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