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抽搐就一定是癫痫吗

2022-03-17 18:09:20

所谓抽搐是指局部或全身的肌肉抽搐,通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强直,而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反复过度同步放电,导致临床上出现短暂、反复的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那么幼儿抽搐就一定是癫痫吗?如何正确区分呢?

抽搐不一定是癫痫,它只是癫痫的一种症状,所以抽搐和癫痫不能划等号。它们具体有如下区别:

1、抽搐是由于缺乏日照、维生素D导致缺钙,低血糖等引起的,常发于以2岁以内的幼儿。此时患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肌肉抽搐,低钙抽搐的幼儿多有夜里哭闹、方颅、鸡胸等表现。该病于多发于春冬季,轻度的患儿仅表现为面部肌肉的抽搐或惊跳,较重的患儿可有手足搐搦现象,其症状表现为手指强直、手腕屈曲;足踝关节伸直、足趾下屈,抽搐发作时意识清晰且每天可发作至数十次待抽搐停止后活动如常;

2、癫痫是脑部神经元神经系统异常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起源于大脑,并反复发作,不同程度的丧失自主神经、意识和精神状态;

3、抽搐和癫痫的临床表现不同,癫痫有口吐白沫、眼角上斜、意志丧失等现象,抽搐有挤眉弄眼,摇头耸肩、踢打扭动身体等,抽搐属于癫痫诸多临床表象中的一种。

抽搐和癫痫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在幼儿身体出现异常时,应正确辨别。癫痫主要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脑功能不全,抽搐是由神经椎体外系统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种行为障碍。虽然抽搐相比癫痫比较轻,但是抽搐发作时也不可大意,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