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
(别名:血常规)
检查介绍:

血液检查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是指“通过血液分析检查,确定人体贫血、胆固醇、糖尿病、各种感染、肾功能、钙、肝功能、血液疾病及躯体异常等情况的检查。它是医院最常见的化验内容之一。血液检查应由医嘱指定,医生使用检查结果明确或支持诊断,监督或决定治疗手段,并对未确定的病情作出筛查。

基本信息:
  • 专科分类:心血管
  • 检查分类:血液检查
  •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 是否空腹:空腹
  • 参考价格:30元
  • 温馨提示: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正常值:

1、红细胞计数(RBC)

男:4.0×1012-5.3×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12-5.0×10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12-5.3×10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2、血红蛋白测定(Hb)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3、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2、出血时间测定(BT)

纸片法:1-5min。

3、凝血时间测定(CT)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血液检测可以检测出以下的一些内容: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艾滋病病毒抗体
梅毒试验
血色素及各种血液成分合格与否
检查凝血四项
检测早孕
检测肠癌
血糖,血脂,血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检查
血液检测可预测糖尿病人患心脏病的风险
检测各种白血病及各种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有明显出血倾向的人群。
检查前禁忌:一定要配合医生把姓名写正确,工整,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带来不便。注意了这些,抽血会更方便、更迅速,能更好地为自己节约诊断时间。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以避免在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避免剧烈运动。重视药物的影响,告知曾使用何种药物。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过程:

1、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的脱脂棉,(边讲解边演示)对将要取血的部位(如指尖)进行消毒;

2、用已消毒的针尖刺破指尖的皮肤;

3、挤出一滴血,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

4、另取一片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侧向右移动;

5、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后,再将推片向左平稳地推移(两片成30~45度夹角);

6、推出均匀的血膜。

不适宜人群:

1、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检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不良反应与风险: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4、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