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ct足以引发癌症

2022-10-19 15:31:47

汪英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CT“致癌说”并非空穴来风。放射诊断检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影像能清晰地分辨出病因,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对人体是有伤害的,滥用可能会诱发癌症,可人们似乎对此并没有重视。

美国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警告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于CT扫描技术的滥用导致两千多万美国人特别是儿童,遭受不必要的“超强X光”的辐射,使得他们面临更高的患癌风险。

CT扫描辐射致癌率达2%。

这项研究报告由埃里克·赫尔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物理师大卫·勃伦钠共同完成,已在29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资助。

赫尔估计,在过去数十年中,美国有高达2%的癌症病例,可能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造成的。他说,虽然一次CT扫描就导致一个人患上癌症的风险不大,但是“我们非常担心长期累积下来给公众健康带来的危害”。

统计数据显示,自从1980年以来,美国人接受放射性扫描(其中大部分是CT扫描)的平均数字增加了一倍。

CT扫描技术得到更普遍的应用,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快捷、成本相对便宜,而且不会令病人感到痛楚。其生成的三维图像清晰度很高,对医生迅速诊断创伤、腹痛、慢性头痛、肾结石和其他病症提供很大的帮助。现在,美国人遭受的辐射,其中一半来自医学辐射,但这个比例过去只有六分之一,当时首要辐射源来自自然环境。

但是,CT扫描的辐射性极强。一次对胸部的CT扫描,辐射量就达到10~15毫西弗特,相比之下,一次常规的X光胸透辐射量为0.01~0.15毫西弗特,乳房X光照射的辐射量为3毫西弗特,牙齿X光照射只有0.005毫西弗特。

辐射量因机器和人而异,胖人比瘦人需要更强的辐射——而辐射造成的危害能够不断累积,贯穿人的一生。

加起来堪比原子弹辐射?

赫尔研究小组此前的相关研究,促使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2001年建议医院减少让儿童接受CT扫描的数量。但是自此之后,CT扫描应用有增无减。

有医生表示,一些患肾结石等慢性病的病人,接受CT扫描的次数很可能过多,甚至有些年龄只有30岁的病人,已经接受过至少18次的CT扫描。

报告称,日本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曾经遭受过50~150毫西弗特的辐射,而几次CT扫描累加起来的辐射量已经与之相等。对于这一说法,有专家表示质疑,但也有专家表示支持。

世纪70年代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出现,是放射诊断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其临床应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广泛。据悉,仅在美国每年进行的CT扫描就多达6200万次,其中至少400万次针对儿童。但近期国外媒体有关CT扫描的辐射报道不禁引发人们深刻思考。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估计,美国未来20~30年中将有高达2%的癌症患者可能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