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会导致闭经吗 闭经的原因

2024-03-25 18:02:40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对于女性来说,在不该闭经的年龄,过早的出现闭经现象,当然是担心身体健康问题了,确实女性出现闭经,是有可能有一些疾病因素引起的,因此要引起重视,那么气血不足会不会引起闭经呢?闭经的原因具体的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闭经的一些原因。

女性如果气血不足的话,是会导致闭经的,对于女性来说,经血的来源主要就是依靠气血化生而来的,如果体内气血不足的话,则没有生化之源,长期如此,就会导致经血枯竭,从而引起闭经的出现,对于气血不足所致的闭经,调治主要就要以益气养血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药膳来调治,或是配合一些食疗调治,可恢复月经。

除气血不足可引起闭经,其实还有很多情况也可导致闭经的发生的,如:

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可导致闭经:当结核杆菌侵入子宫内膜时,就可导致子宫内膜发炎,同时让子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最后导致瘢痕组织的形成,从而造成闭经。这种情况要注意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女性生殖器官不健全或发育不良导致闭经:如有的女性先天性无卵巢,或卵巢发育不好,卵巢损坏等情况,这样就不能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所以子宫内膜就不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不会出现子宫内膜脱落,自然也就不会来月经。

生殖道下段闭锁致闭经:如果女性的子宫颈、阴道,或是处女膜、阴唇等部位是有一部分先天性闭锁或是由于后天损伤粘连闭锁,就算有月经来,经血也不能外流,这种闭经叫隐性或假性闭经。这种情况经过治疗是可治愈,恢复正常月经的。

脑垂体或下丘脑功能异常导致闭经:女性脑垂体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而这种激素主要就是调节卵巢功能和维持月经,如果脑垂体的功能失调则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卵巢的功能,而卵巢功能不正常自然就会引起闭经,另外下丘脑功能不正常也是可导致闭经的发生的。

疾病导致闭经:一些消耗性疾病是常见的闭经诱因,如重度肺结核,还有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或是一些内分泌疾病等 ,都可引起女性闭经现象。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见引起闭经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女性因为气血不足出现闭经或是月经量少也是比较常见的,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闭经,建议闭经者都要引起重视,及时查找原因,然后针对闭经的原因来进行调治,以及早恢复月经,防止因闭经给健康带来更大的影响。

闭经健康指南
喝中药可以治疗闭经吗
  喝中药一般是可以治疗闭经的。在中医上,导致闭经的原因包括气血亏虚、寒凝血瘀、肝气郁结、痰湿阻滞、肾虚等,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方剂可治疗该病。   1、气血亏虚:应遵医嘱选择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的药物,比如八珍汤、归脾汤等。   2、寒凝血瘀:应遵医嘱选择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3、肝气郁结:应遵医嘱选择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的药物,比如四物逍遥汤、柴胡疏肝散等。   4、痰湿阻滞:应遵医嘱选择理气燥湿、化痰调经的药物,比如参苓白术散、桂枝茯苓丸等。   5、肾虚:应遵医嘱选择补肾填精的药物,比如乌鸡白凤丸、艾附暖宫丸等。   此外,患者可同时进行饮食治疗,选择能改善闭经的食疗方,比如猪肾核桃汤、山楂扁豆粥等。...
34岁闭经的危害有哪些
  34岁闭经可导致情绪异常,皮肤衰老、骨质疏松、不孕及心血管疾病等危害。建议女性过早闭经应及时就诊检查,对症调理。   1、情绪异常:34岁闭经有可能是卵巢早衰引起的,这时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可能会有情绪激动、易怒、抑郁等不适症状。建议要注意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治疗。   2、皮肤衰老:卵巢早衰引起的闭经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让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大量流失,出现皮肤松弛、长色斑等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复方戊酸雌二醇片、黄褐斑丸、谷胱甘肽片等治疗。   3、骨质疏松:闭经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4、不孕:34岁闭经会影响正常的排卵,出现不孕现象。可听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治疗。   5、心血管疾病:卵巢早衰引起闭经时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有心血管疾病的,建议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   34岁闭经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对症处理。同时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
长期闭经是怎么引起的
  长期闭经可能是由子宫疾病、精神应激性闭经、药物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完善检查,由医生做出判断。   1、子宫疾病:子宫疾病会导致月经不来或月经紊乱,严重时可能导致闭经。   2、精神应激性闭经:突然或长期精神压抑、紧张、焦虑、过劳、寒冷等可能导致长期闭经。   3、药物性闭经:长期应用甾体类避孕药及某些药物,可能导致长期闭经。   4、垂体性闭经:腺垂体病变也会导致长期闭经。   5、卵巢性闭经:卵巢早衰、肿瘤等造成的卵巢性闭经。   需注意,以上五点原因只是可能引起长期闭经的一些常见因素,并不代表患者情况都相同。...
女人闭经了会有什么症状
  女人闭经了会出现停经、乳房溢液、情绪波动大、阴道干涩、骨质疏松等症状,在治疗时需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1、停经:停经女人闭经时最明显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于短暂的闭经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等待,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来恢复月经。   2、乳房溢液:病理性闭经可能引起乳房溢液。这主要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导致乳腺导管萎缩、乳腺组织增生,引起乳房溢液。建议定期检查,必要时遵医嘱服用一些对症药物,如地溴隐亭片、维生素B6片等。   3、情绪波动大:女性闭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从而出现情绪波动大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使用丙硫氧嘧啶片、地西泮片等。   4、阴道干涩:女性闭经后卵巢功能会衰退,雌激素水平骤降,阴道也会因此有所萎缩。这种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保湿剂,比如阴道保湿栓剂、保湿霜等。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雌二醇屈螺酮片、地屈孕酮片等。   5、骨质疏松:女性闭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下降,使得骨密度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出现。针对这一情况,女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仑膦酸钠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适当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出现更为严重的身体不适。...
中枢性闭经是什么原因
  中枢性闭经的原因包括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系统疾病、下丘脑疾病等。   1、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精神出现应激现象,容易导致闭经。   2、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从而影响月经周期的正常运行,引发中枢性闭经。   3、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闭经的现象。   4、 内分泌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对月经周期的调控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中枢性闭经。   5、下丘脑疾病:下丘脑出现炎症或者外伤以后出现感染,甚至下丘脑肿瘤,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引发中枢性闭经。   此外,卵巢功能发育不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会导致中枢性闭经,治疗中枢性闭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女性闭经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闭经期一般是指围绝经期,女性在该阶段建议注意规律作息、均衡营养、积极锻炼、保持情绪稳定、根据医嘱用药等。围绝经期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则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1、规律作息   女性围绝经期应当做到规律作息,如此有助于调节机体代谢,避免内分泌紊乱。   2、均衡营养   该阶段,女性的各项机能水平降低,因此需要及时调节饮食结构,均衡营养,为机体补充足够的能量和热量。   3、积极锻炼   在此阶段,女性应当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运动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利于身心健康,帮助缓解围绝经期发生的身体不适症状。   4、保持情绪稳定   女性在围绝经期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否则会加重内分泌紊乱,不仅影响情绪状态,还不利于身体其他器官的健康。   5、根据医嘱用药   围绝经期出现身体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帮助调理体内激素水平。   需注意的是,围绝经期的女性因为激素水平的降低,所以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另外,饮食方面建议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对保护身体健康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