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生育因素,女性不来大姨妈影响健康吗?

2024-03-25 10:00:54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女性的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导致的阴道流血,月经主要是由内分泌变化所控制的。如果通过人为的使用激素也可以控制月经,让月经不来,并且这种方法目前已经被使用于临床,总的来说,对女性的身体并不会有太大的伤害。

比较常用的使女性不来大姨妈的方法就是放置曼月乐。曼月乐是一种宫内节育器,这种节育器与以往女性使用的“环”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种环含有药物。曼月乐内含有左炔诺孕酮,这是一种孕激素,当把曼月乐放置到女性体内时,这种药物会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可以使子宫内膜变薄,所以放置了曼月乐以后,有一部分女性会出现月经减少,甚至闭经。通过这种原理,也可以用来治疗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腺肌症等疾病。

但是这种闭经并不是真正的闭经,而是可逆性的。也就是说当你把这种环取掉以后,药物的抑制作用取消,月经就会恢复正常。所以这种可逆性的人工闭经,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除了曼月乐,还有些激素类的药物也会发生人为的闭经,比如说连续口服避孕药、使用GNRHa类药物等。这些使用方法也可以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但是有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比如说潮热、多汗、失眠、烦躁、骨质疏松等。所以针对没有适应症的女性不建议随意使用。

另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可以使细菌不能定植于子宫腔,减少宫腔及盆腔感染的可能。而如果是由于自身内分泌失调导致的长期不来月经,也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发生子宫内膜增殖、甚至癌变等。因此,针对月经不调的女性,如果不能定期来月经,也建议一定周期后使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有利于对子宫内膜的保护。

闭经健康指南
喝中药可以治疗闭经吗
  喝中药一般是可以治疗闭经的。在中医上,导致闭经的原因包括气血亏虚、寒凝血瘀、肝气郁结、痰湿阻滞、肾虚等,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方剂可治疗该病。   1、气血亏虚:应遵医嘱选择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的药物,比如八珍汤、归脾汤等。   2、寒凝血瘀:应遵医嘱选择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3、肝气郁结:应遵医嘱选择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的药物,比如四物逍遥汤、柴胡疏肝散等。   4、痰湿阻滞:应遵医嘱选择理气燥湿、化痰调经的药物,比如参苓白术散、桂枝茯苓丸等。   5、肾虚:应遵医嘱选择补肾填精的药物,比如乌鸡白凤丸、艾附暖宫丸等。   此外,患者可同时进行饮食治疗,选择能改善闭经的食疗方,比如猪肾核桃汤、山楂扁豆粥等。...
34岁闭经的危害有哪些
  34岁闭经可导致情绪异常,皮肤衰老、骨质疏松、不孕及心血管疾病等危害。建议女性过早闭经应及时就诊检查,对症调理。   1、情绪异常:34岁闭经有可能是卵巢早衰引起的,这时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可能会有情绪激动、易怒、抑郁等不适症状。建议要注意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治疗。   2、皮肤衰老:卵巢早衰引起的闭经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让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大量流失,出现皮肤松弛、长色斑等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复方戊酸雌二醇片、黄褐斑丸、谷胱甘肽片等治疗。   3、骨质疏松:闭经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4、不孕:34岁闭经会影响正常的排卵,出现不孕现象。可听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治疗。   5、心血管疾病:卵巢早衰引起闭经时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有心血管疾病的,建议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   34岁闭经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对症处理。同时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
长期闭经是怎么引起的
  长期闭经可能是由子宫疾病、精神应激性闭经、药物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完善检查,由医生做出判断。   1、子宫疾病:子宫疾病会导致月经不来或月经紊乱,严重时可能导致闭经。   2、精神应激性闭经:突然或长期精神压抑、紧张、焦虑、过劳、寒冷等可能导致长期闭经。   3、药物性闭经:长期应用甾体类避孕药及某些药物,可能导致长期闭经。   4、垂体性闭经:腺垂体病变也会导致长期闭经。   5、卵巢性闭经:卵巢早衰、肿瘤等造成的卵巢性闭经。   需注意,以上五点原因只是可能引起长期闭经的一些常见因素,并不代表患者情况都相同。...
女人闭经了会有什么症状
  女人闭经了会出现停经、乳房溢液、情绪波动大、阴道干涩、骨质疏松等症状,在治疗时需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1、停经:停经女人闭经时最明显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于短暂的闭经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等待,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来恢复月经。   2、乳房溢液:病理性闭经可能引起乳房溢液。这主要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导致乳腺导管萎缩、乳腺组织增生,引起乳房溢液。建议定期检查,必要时遵医嘱服用一些对症药物,如地溴隐亭片、维生素B6片等。   3、情绪波动大:女性闭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从而出现情绪波动大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使用丙硫氧嘧啶片、地西泮片等。   4、阴道干涩:女性闭经后卵巢功能会衰退,雌激素水平骤降,阴道也会因此有所萎缩。这种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保湿剂,比如阴道保湿栓剂、保湿霜等。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雌二醇屈螺酮片、地屈孕酮片等。   5、骨质疏松:女性闭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下降,使得骨密度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出现。针对这一情况,女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仑膦酸钠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适当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出现更为严重的身体不适。...
中枢性闭经是什么原因
  中枢性闭经的原因包括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系统疾病、下丘脑疾病等。   1、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精神出现应激现象,容易导致闭经。   2、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从而影响月经周期的正常运行,引发中枢性闭经。   3、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闭经的现象。   4、 内分泌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对月经周期的调控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中枢性闭经。   5、下丘脑疾病:下丘脑出现炎症或者外伤以后出现感染,甚至下丘脑肿瘤,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引发中枢性闭经。   此外,卵巢功能发育不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会导致中枢性闭经,治疗中枢性闭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女性闭经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闭经期一般是指围绝经期,女性在该阶段建议注意规律作息、均衡营养、积极锻炼、保持情绪稳定、根据医嘱用药等。围绝经期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则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1、规律作息   女性围绝经期应当做到规律作息,如此有助于调节机体代谢,避免内分泌紊乱。   2、均衡营养   该阶段,女性的各项机能水平降低,因此需要及时调节饮食结构,均衡营养,为机体补充足够的能量和热量。   3、积极锻炼   在此阶段,女性应当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运动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利于身心健康,帮助缓解围绝经期发生的身体不适症状。   4、保持情绪稳定   女性在围绝经期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否则会加重内分泌紊乱,不仅影响情绪状态,还不利于身体其他器官的健康。   5、根据医嘱用药   围绝经期出现身体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帮助调理体内激素水平。   需注意的是,围绝经期的女性因为激素水平的降低,所以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另外,饮食方面建议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对保护身体健康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