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期 病多缓起,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肿痛等。发热多为低热和不规则热,5%~20%出现典型的波浪形,其特点为:发热2~3周后,间歇数天至2周,发热再起,反复多次。发热时中毒症状不明显,有时退热后症状反比发热时为重,故又曾称本病为波状热(undulant fever)。多汗亦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之一,常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关节痛常较剧烈,与风湿热类似,呈游走性,主要累及大关节。睾丸肿痛最具特征性,约占男性患者的20%~40%,乃睾丸炎及附睾炎所致,多为单侧。肝脾肿大也很常见。其他尚可有头痛、神经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2.慢性期 病程超过一年,称为慢性期。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期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凡慢性炎症表现明显者:低热,症状、体征反复出现或加重者为活动型。凡无慢性炎症表现者: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或功能障碍较固定。仅于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时才加重者,为相对稳定型。本期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分两类:一是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另一类是器质性损害,其中以骨骼-肌肉系统最为常见,如大关节损害、肌腱挛缩等,神经系统病变也较常见,如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也可见到,如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
在流行地区有与病畜接触史,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及淋巴结、脾、肝肿大者,应怀疑本病,流行病学资料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如经详细调查,确无感染本病可能者,则基本可排除本病。反之,如确有受染本病的可能,而临床上出现反复发作的发热、显著多汗、关节痛、睾丸肿痛时,潜伏期也符合,则诊断基本可以成立。血、骨髓、尿、脑脊液、脓液等培养阳性乃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应多次送检。有条件时也可应用PCR检测。检测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凝集试验也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特别是病程中效价有4倍以上升高者意义更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更灵敏,血清效价比试管凝集试验可高100倍,特异性也较好,值得广泛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及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因操作较复杂,故仅用于凝集反应和ELISA试验阴性的病例,特别是慢性病例。皮内试验对现症患者诊断的意义不大,但如皮试阴性则有助于排除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