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治疗 HCV肾损害的治疗与其他表现为蛋白尿性肾小球疾患的治疗相似,包括低盐饮食、适量优质蛋白饮食;有高血压时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胆固醇血症,应予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0.25~0.5mg/(kg·次),3~4次/d次;必要时应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减轻蛋白尿,可给ACEI类药物口服治疗,如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1~2mg/(kg·d),2~3次/d。
2.抗病毒治疗 HCV肾损害的特异性治疗包括干扰素α及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
大量报道已证实干扰素α(IFN-α)对HCV肾损害的疗效。在14例伴或不伴冷球蛋白血症的HCV MPGN患者,干扰素α(IFN-α)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6~12个月后约50%患者血清HCV RNA阴性,尿蛋白下降60%。而在另一前瞻性研究中,60%HCV冷球蛋白血症性MPGN患者在干扰素α(IFN-α)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6个月后HCV RNA阴性,冷球蛋白滴度下降,肾功能改善。但均发现停止干扰素α(IFN-α)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会有病毒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及肾脏病的复发。对常规剂量干扰素α(IFN-α)治疗失败的患者,更大剂量的干扰素α(IFN-α)治疗可能有效。有报道1例HCV MPGN患者予干扰素α(IFN-α)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6个月后无反应,将干扰素α(IFN-α)剂量增至1000万U皮下注射,每周2 次,再续以10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使用6周后,出现HCV RNA及冷球蛋白阴性,肾脏病变缓解。延长干扰素α(IFN-α)疗程至18个月已证实对HCV肝脏病变有益,可致肝脏组织学活动度降低,转氨酶持续正常,但在HCV肾损害中尚未有评价。干扰素α(IFN-α)的主要副作为流感性症状、失眠及不适感,在某些HCV感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