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疼坐疼是肠癌

2017-06-07 04:13:35

路平 主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尾椎痛可说是人人或多或少都有的经验,凡坐下时太过用力、臀部直接顶到硬物、滑倒时臀部先着地、长时间坐姿不正(以身体躺靠椅背或地面)等,均可能对尾椎及邻近组织造成伤害。

尾椎于脊椎骨的最下段,是人体演化至今没有明显用处的一块骨骼。尾椎本身有尾椎韧带、大臀肌、尾椎肌、肛门括约肌、提肛肌、及神经等软组织附著。男性之尾椎较向内弯且位置比坐骨粗隆高,当受到撞击时有较好的保护;女性由于尾椎较直较长,跌坐时尾椎较男性容易受到挫伤、甚至断裂变形。

一般而言,患者只要坐在质地坚硬的椅子上即会感到疼痛;久坐后要站立的一瞬间也会有疼痛感。但是,其他活动如走路、躺卧等则不会加重疼痛的情形。若有尾椎断裂,症状包括尾椎及周围组织疼痛、痉挛、局部压痛,无法以正常方式维持坐姿,甚至平躺或走路也会牵动尾椎疼痛,厉害的话咳嗽、打喷嚏、排便时都会痛。

虽然尾椎痛往往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若不医治,长期下来,会造成背部的不舒适甚至变形。因此,正确诊断及适当的诊治,再加上密切的保养,才是远离尾椎痛的最佳方法。

尾骨痛是尾骨或其附近肌肉出现的疼痛。其特点为长时间坐位时,或从坐位起立时或挤压尾骨尖端时使疼痛加重,本病多见于女性。

病因多属外伤,如挫伤;骨折、脱位等。常见于摔伤、臀部着地,或撞击于家具边角,或局部外伤,亦可因助产时的损伤。反复的轻微损伤可使尾骨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或纤维化,压迫尾骨附近神经丛的分支,从而引起神经痛,所以有时虽无明显外伤史,仍需引起注意。其次尾骨附近有感染灶经淋巴引流至骨盆肌肉,产生肌肉反射性痉挛,也可出现疼痛。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右半结肠癌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这也是肿瘤确诊时,分期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阻塞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带有新鲜出血的大便表明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末端或直肠。病期的确诊常早于右半结肠癌。

3.直肠癌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梗阻。癌肿部位较低、粪块较硬者,易受粪块摩擦引起出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