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劳伤吃什么好?

2013-04-22 12:41:45

徐英 主任医师 朝阳市第二医院

产后的女人是最虚弱的,她的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为什么母亲能在关键的时刻,并发出巨大的力量。这与她在生产的时候承受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她们孕育了生命,也就于此带来了保护生命的力量。我们在感慨母爱的伟大时,对于产妇产后出现的劳伤也要给予关注。产后劳伤,应该吃什么好呢?

产后劳伤食疗

【方药】凉粉果(又称木馒头)3个,黄酒适量。

【用法】将凉粉果去皮切碎,加黄酒及水适量煎汤服用。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散瘀消肿,固精暖腰。适用于产后腰痛,劳伤,扭伤等。

 产后劳伤吃什么好?

产后期及产后病症宜选择下列食物。

大米

即粳米。性平,味甘,孕妇产后宜煮粥食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效果。《滇南本草》认为大米能“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清代食医王孟英还说:“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汤代参汤,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

 燕麦

性温,味甘,能益气补虚,孕妇产后体质虚弱,或产后缺乳,或产后多汗、盗汗,或产后便秘,或产后浮肿,皆宜食之。据现代研究,燕麦的营养价值颇高,在大米、小米、白面、高粱粉、玉米等九种粮食中居于首位,是产妇最佳的食疗补品。

羊肉

性温,味甘,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尤其是秋冬孕妇生产过后,体虚怕冷、小腹冷痛、气血不足者,食之最宜。《千金·食治》载:“羊肉主暖中止痛,利产妇。”我国古代最有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有一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专治“产后腹中疼痛及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这对产后虚冷者颇有效益。

 鸡肝

有养肝补血作用,孕妇产后失血过多,贫血萎黄虚羸者宜食之。《现代实用中药》有载:“鸡肝:适用于萎黄病,妇人产后贫血。”此外,其他动物的肝脏,如牛肝、猪肝、兔肝、羊肝等,产妇皆宜服食。

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虚的作用,孕妇产后体质虚弱或产后乳少者,最宜食用,民间也多有产后用老母鸡煨汤补养的习俗。《日华诸家本草》中也早有“添髓补精,助阳气,暖小肠,安心定志补心血,补产后虚羸”的记载。另有乌骨鸡,孕妇食之亦宜。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说:“乌骨鸡补虚劳羸弱,益产妇。”对于鸡肉的选择,民间风俗习惯认为老母鸡的补益功效更高,而且又有祛风作用,认为母鸡愈老,祛风补气血功效愈好。这是因为老母鸡瘦肉多,钙质多,用文火熬汤,最宜产后妇女。若能再加党参20~30克,红枣10~20个,生姜50克共炖服,功效益着,不但精力可望迅速复原,还不会因调补不当而引起其他产后毛病。

 鸡蛋

性平,味甘,营养丰富而全面,又容易消化吸收,蛋黄又含较多的卵磷脂和铁质,能补益气血、生肌长肉,对恢复体力有很大的补益作用,是产后极好的补养之品,也是民间传统的产后食物补品之一。

阿胶

性平,味甘,有滋阴、补血和止血的作用,适宜孕妇产后虚弱、贫血、产后血晕和产后恶露不止者服食。产妇在怀孕期间以及分娩时出血过多,都易造成阴虚和贫血,阿胶正是补血止血和滋阴佳品。产后血晕,多因分娩失血过多所致,而阿胶能补血;产后恶露不断、淋漓不绝,也因气血两虚,阿胶又能止血。正因如此,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阿胶“疗胎前产后诸疾。”

海参

性温,味咸,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的作用。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认为海参能“滋阴,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凡产后病后衰劳无力,宜用火腿或猪羊肉煨食之”。海参最宜产后体虚和产后便秘者服食。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海参是一种高蛋白滋补品,干海参中,蛋白质含量可高达55.5%~61.6%,脂肪含量却很少,仅1.85%,而且又含丰富的铁、碘、钒、磷、钙等微量元素。

螃蟹

性寒,味咸,有清热、散血的作用,适宜孕妇产后恶露不下及儿枕痛者食用。《日华诸家本草》即有记载:“治产后肚痛血不下。”《滇南本草》中亦有介绍:“治妇人产后儿枕疼:山螃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干,热烧酒服,良效。”对产后瘀积腹痛,即儿枕痛,多吃蟹爪亦宜,因蟹爪活血作用更强。《日华诸家本草》中也说:“蟹爪破宿血,治产后血闭肚痛。”

山楂

性微温,味甘酸,有消食积、散瘀血的功效,适宜产后儿枕痛和恶露不尽者服食。明代医学家缪希雍指出:“产后恶露不尽,蓄于太阴部分则为儿枕痛,山楂能散宿血,治产妇腹中块痛也,故产妇宜多食之。”元代大医家朱丹溪有一法:“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亦曾介绍:“山楂能收缩子宫,治产后瘀血腹痛:山楂30克,水煎浓汁,去渣加红糖,1日分2次服。”

龙眼肉

性温,味甘,有很好的补气血、益心脾、安神志的效果,适宜产妇失血较多,以致体虚贫血、失眠心慌、浮肿乏力、久不复原者食用。《泉州本草》介绍:“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用龙眼肉15~20克,打入鸡蛋2只,水煮后服食,有较好的补血养血的调理效果”。

胡桃

性温,味甘,有补肾强腰、益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宜产后腰痛、产后便秘、产后气喘、产后尿频者食用。《普济方》记载:“治产后气喘:胡桃仁(不必去皮)、人参各等分。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七分,频频呷服。”产后体虚、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肾虚腰痛者,宜用胡桃1~2个,早晚嚼食。

芸薹

又叫油菜、青菜。有散血作用,适宜产后恶露不尽及儿枕痛者服食。《本草拾遗》中载:“芸薹破血,产妇煮食之。”《日华诸家本草》亦云:“治产后血风及瘀血。”若产后单纯性体质虚弱而无瘀血者应少食或不食。

慈姑

有行血通瘀的作用,适宜产后恶露不下、儿枕痛,或胎衣不下者食用。《唐本草》记载:“慈姑主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衣不出,捣汁服一升。”《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亦介绍:“产后胞衣不下:鲜慈姑切碎捣烂绞汁1小杯,以温黄酒半杯和服。”

产后产妇更多地需要通过食物来进行调理,女人在产后一定要注重对身体调养。如果对产后出现的劳伤不注意,可能对日后的身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产后留下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成为孕妇以后的多发病。提醒广大的产妇,要保重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