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西医病名

2023-01-04 09:01:01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丹毒既是西医名称又是中医名称。丹毒是一种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丹毒是患处皮肤突然红肿成片,色如涂丹。中医上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比如生于躯干则成为“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的称为“抱头火丹”,发于小腿的为“流火”,胞睑鲜红如丹硬结漫肿称为“眼丹”。西医上认为该病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

中医上有虚证实证之分,丹毒为实证,较容易治疗。临床常见风热毒蕴上发于头面,湿热毒蕴下注于下肢。都有皮肤局部鲜红如丹边界清晰,舌红苔黄厚腻,脉数等实热症状。

风热毒蕴上发于头面,以眼丹最为常见,皮肤局部鲜红发热,边界清晰,肿痛,伴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浮数。因内有风热,热邪亢盛,逼迫气血加速运行,故见脉数。并在表为实热证。治法为疏散风热,去表之热可用薄荷、菊花、牛蒡子等药物,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等作用,牛蒡子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散结消肿等作用。

湿热毒蕴下发与下肢,见下肢局部赤红胀痛,或见于水泡紫斑,胃纳不香,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湿热下注,加感外邪,湿热毒蕴淤积于下肢经络受阻,此为典型湿热蕴结之相,不及时清理体内湿热蕴毒可反复发作。治发为清利湿热清热解毒,可应用广藿香、苍术、车前子。通草等药物治疗湿热蕴毒,广藿香有祛暑解表、芳香化湿等作用。车前子有利水通淋的作用,有效治疗石淋,还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丹毒并不难治可內治也可外治,內治则清泻体内火热邪毒,外治则发风毒于体表。建议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应多饮水增强机体新陈代谢,流火患者应尽量把患肢抬高,有皮肤黏膜破坏者应尽量及时就医以免感染丹毒。患者可配合拔火罐,根治体内热毒,避免病情反复。

丹毒用药方案
注射用青霉素钠
青霉素为输液治疗中常用的基础药物,对于丹毒感染治疗有特效,可以快速控制...
注射用阿奇霉素
本品为常用消炎药物,对于敏感细菌导致的炎症感染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控制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