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3-03-26 22:40:41

许能文 副主任医师 丽水市中心医院

(一)发病原因

MM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提示,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基因突变可能与MM的发病有关。MM在遭受原子弹爆炸影响的人群和在职业性接受或治疗性接受放射线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而且接受射线剂量愈高,发病率也愈高,提示电离辐射可诱发本病,其潜伏期较长,有时长达15年以上。据报告化学物质如石棉、砷、杀虫剂、石油化学产品、塑料及橡胶类的长期接触可能诱发本病,但此类报告大都比较零散,尚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临床观察到患有慢性骨髓炎、胆囊炎、脓皮病等慢性炎症的患者较易发生MM。动物试验(向小鼠腹腔注射矿物油或包埋塑料)证明慢性炎症刺激可诱发腹腔浆细胞瘤。MM在某些种族(如黑色人种)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种族,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种族的发病率也有不同,以及某些家族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这些均提示MM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病毒与MM发病有关已在多种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早先有报告EB病毒与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有关,近年来又报道Human Herpes Virus-8(HHV-8)与MM发病有关。但是究竟是偶合抑或是病毒确与MM发病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澄清。MM可能有多种染色体畸变及癌基因激活,但未发现特异的标志性的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是否是MM发病的始动因素,尚待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是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改变导致的疾病,MM也不例外。

在骨髓瘤患者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这提示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病毒编码的白介素-6(IL-6)的同系物.人类IL-6可促进骨髓瘤生长,同时刺激骨的重吸收.此种特殊的细胞来源尚不明了.通过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序列和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提示为后生发中心细胞恶性变而来.对实验动物进行结合电离辐射有时能提高浆细胞瘤的发病率 小鼠生活于无菌环境中 浆细胞瘤的自然发生率减少 在纯种小鼠 腹腔最后内注射矿物油或种植固体塑料导致肉芽肿样炎性反应后 多数动物发生能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腹腔内浆细胞瘤;但同样方法在非纯系小鼠则很难引起浆细胞瘤的发生 因此 遗传因素 电离辐射 慢性抗原刺激等 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二)发病机制

关于骨髓瘤细胞的起源,最初依据细胞形态及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特点,认为源于浆细胞的恶变。尔后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骨髓瘤细胞起始于早期前B细胞(pre-B cell)恶变,其根据是MM患者除有单克隆恶变浆细胞外,尚有单克隆淋巴细胞,该淋巴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瘤细胞相同,早期前B细胞胞质IgM可与抗M蛋白抗体发生特异结合反应。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骨髓瘤细胞不仅具有浆细胞和B细胞特征,而且还表达髓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细胞及T细胞表面抗原。还有研究提示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前体细胞发生了与瘤细胞相同的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某些MM患者的T细胞亚群能和M蛋白发生特异交叉反应。基于上述研究发现,目前认为MM瘤细胞虽然主要表达B细胞——浆细胞特点,但其起源却是较前B细胞更早的造血前体细胞(hematopoiesis precursor cell)的恶变。

至于造血前体细胞发生恶变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众多证据表明MM的发生与癌基因有关。对诱导产生的小鼠浆细胞瘤的研究发现,90%鼠发生染色体易位,而断裂点几乎都出现在癌基因C-MYC区,形成重组C-MYC(rC-MYC)并得到表达,提示鼠浆细胞瘤与C-MYC有关。在MM患者中已发现有C-MYC基因重排、突变及mRNA水平升高。癌基因N-RAS或K-RAS突变见于27%(18%~47%)初诊MM病例及46%(35%~71%)治疗后MM病例。N-RAS突变可导致瘤细胞缺失IL-6条件下,被其他造血因子激活而增殖并减少凋亡。P21的高水平见于部分MM患者,P2l是癌基因H-RAS的产物,表明部分MM患者有癌基因H-RAS的高表达。在动物试验中,将点突变激活的H-RAS基因植入经EB病毒感染的人B细胞,结果导致B细胞转化为恶性浆细胞,表现出能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以及使裸鼠生长肿瘤并分泌大量IgM等恶性浆细胞特征。对MM的染色体研究,虽未发现具有标记性的染色体异常,但已肯定出现在MM的一些染色体异常并非是随机性的,其中1,14号染色体重排最为常见。其次3,5,7,9,11号染色体的三体性和8,13号染色体的单体性,以及6号染色体长臂缺失。也较多见于MM。已有研究证明6号染色体长臂缺失与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steoclast activating factor OA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生成增多有关,7号染色体异常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有关,8号染色体异常与C-MYC癌基因激活有关。因此,目前一般认为,放射线、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因素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易位,激活癌基因,如点突变激活H-RAS和基因重排,激活C-MYC,导致肿瘤发生。关于染色体异常与癌基因的激活,以及癌基因激活与MM发病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正在深入研究之中。

淋巴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与骨髓瘤的关系在近年来受到重视。B细胞的增生、分化、成熟至浆细胞的过程与多种淋巴因子有关:白细胞介素-1(IL-1)可激活IL-2基因表达;IL-2和IL-3促使早期B细胞增生、分化;IL-4可以激活休止期B细胞,促进B细胞增生;IL-5促使B细胞进一步增生、分化;IL-6刺激B细胞增生并最终分化为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IL-10可促进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并直接刺激骨髓瘤细胞增生,但IL-10水平在MM中很低而在浆细胞白血病中显著升高,故推测IL-10与MM的晚期病变有关。其中IL-6受到特别注意,因为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IL-6均可促使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增生,而处于进展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尤其是骨髓中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有实验证明IL-6可促进BCL-XL表达,抑制瘤细胞凋亡。但是对于IL-6是来自正常组织的旁分泌还是骨髓瘤细胞的自分泌,尚存在着不同意见。有些研究者根据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和U266不分泌IL-6这一现象,提出升高的IL-6可能来自骨髓中单核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旁分泌,而非瘤细胞的自分泌。然而多数研究者认为,尽管单核细胞、骨髓间质细胞、T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球细胞、角化细胞均可分泌IL-6,但骨髓瘤细胞(包括不同株的RPMI 8226和U266)也可自行分泌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受IL-6的调节,当IL-6水平升高时,CRP水平也随之升高,故CRP水平可间接反映IL-6水平。MM患者的CRP水平常升高。根据多种淋巴因子,尤其是IL-6,是B细胞——浆细胞的生长因子和分化因子,进展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IL-6水平异常升高,因而推测IL-6等淋巴因子分泌的调节异常可能与MM的发病有关。基于此点,有人试用IL-6抗体治疗MM,疗效尚待评估。

溶骨性病变是MM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认为,溶骨性病变主要并非由瘤细胞直接侵蚀骨质引起。而是由瘤细胞分泌一些因子激活破骨细胞所致,这些因子包括IL-1、淋巴细胞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以及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AF),OAF的活性需经IL-1、淋巴细胞毒素、TNF介导。这些因子能够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另有研究指出,6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可促使TNF、OAF增多,加重溶骨性病变。干扰素γ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抑制这些因子的产生。

MM的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是由于恶变克隆浆细胞无节制地增生、浸润及其分泌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所引起:瘤细胞在原发部位骨髓的过度增生,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瘤细胞广泛浸润可累及淋巴结、脾脏、肝脏、呼吸道及其他部位,引起受累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瘤细胞分泌的一些因子引起溶骨性病变及相关的症状;瘤细胞分泌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出现于血中引起血液黏度增高及凝血因子功能障碍,而过量轻链自肾脏排泄引起肾脏损害,轻链沉积于组织器官造成淀粉样变性损害,而同时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到抑制,使机体免疫力减低,易招致继发感染。

MM最常见侵犯骨骼,病变骨的骨小梁破坏,骨髓腔内为灰白色瘤组织所充塞。骨皮质变薄或被腐蚀破坏,骨质变得软而脆,可用刀切开。瘤组织切面呈灰白色胶样,若有出血则呈暗红色。瘤组织可穿透骨皮质,浸润骨膜及周围组织。在显微镜下瘤细胞呈弥漫分布、间质量少,由纤细的纤维组织及薄壁血管组成。小部分肿瘤可有丰富的网状纤维。瘤细胞是不同分化程度的浆细胞,分化好者酷似正常成熟浆细胞,分化差者类似组织细胞,胞体较大,外形不规则,胞质蓝染,核旁空晕不明显,核大且染色质细致,含1或2个核仁。可见双核或多核瘤细胞。也有瘤细胞呈灶性分布者。骨髓外浸润多见于肝、脾、淋巴结及其他网状内皮组织,也见于肾、肺、心、甲状腺、睾丸、卵巢、消化道、子宫、肾上腺及皮下组织。部分病例(8%~15%)的瘤组织及脏器有淀粉样物质沉着,即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着,用刚果红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和旋光显微镜下分别呈示特殊绿色和二色性。用免疫荧光法可鉴定其为轻链。在此种淀粉样物质沉着周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常见受累器官为舌、肌肉、消化道、肾、心肌、血管、关节囊及皮肤。

多发性骨髓瘤健康指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吃土豆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般能吃土豆,但若患者对土豆中的成分过敏,通常不能吃,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患上多发性骨髓瘤之后,建议尽早就医,让专业医生判断病情的状况,然后积极治疗。   土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和吸收,营养丰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适量吃一些土豆,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还能起到补充营养和养胃的作用,土豆中的粗纤维比较丰富,吃过之后能够使肠道蠕动增加,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适量吃一般不会加重病情,不需要过于担心。但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会比较虚弱,吃土豆的时候需要炖的软烂一些,营养更加容易被身体吸收,可以帮助减轻胃肠道负担。如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土豆中的成分过敏,这种状态下通常是不建议吃的,因为有可能会发生变态反应,容易引起腹痛和腹泻,还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还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或者是山药粥,还需要保持饮食多样化,能加快恢复速度。...
多发性骨髓瘤1期高危严重吗
  多发性骨髓瘤1期高危早期,一般不严重,如果处于晚期,通常是比较严重的,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合适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通常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可能是外辐射接触或者病毒感染等原因,如果处于早期,肿瘤的体积比较小,没有明显不适症状,需要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一般愈后的情况比较好,因此不算严重。   如果早期症状比较严重,感觉到乏力,并且还伴有贫血或者骨痛,并且已经发生了转移情况,对于周围的组织造成压迫,通常是比较严重的治疗难度会增加,必要时还需要采取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但是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合理安排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帮助身体恢复。...
多发性骨髓瘤lambda型严重吗
  多发性骨髓瘤lambda型通常是比较严重的,因此需尽快结合病情,遵从医生指导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lambda型属于较少见的亚型,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贫血、出血等,同时会使单克隆性轻链蛋白会沉积于身体多个重要脏器中,诱发淀粉样变性,导致脏器功能出现严重障碍,属于严重病变。   多发性骨髓瘤lambda型在治疗时,建议遵医嘱使用肿瘤切除术、内固定术等方法,同时可搭配放疗、化疗等手段,治疗过程中,可适当使用环磷酰胺片、沙利度胺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辅助改善病情。   多发性骨髓瘤lambda型具有治疗难度,需遵从医嘱选择应对方法。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监测预后效果。饮食方面保持清淡,禁止刺激食品。同时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多发性骨髓瘤后期呕吐怎么办
  多发性骨髓瘤后期呕吐可以通过禁食、调整饮食结构、用药、手术或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应尽早就医,根据诊断结果,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1、禁食:需要短暂禁食,能够帮助减轻胃肠道负担。   2、调整饮食结构:需要对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能补充营养,促进体力恢复。   3、用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片或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   4、手术:可以考虑通过骨科固定手术或骨水泥的方式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呕吐的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5、免疫治疗:采取免疫治疗,利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手段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改善呕吐和其他身体不适。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各项生命体征,还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做一些舒缓的活动,比如散步。...
多发性骨髓瘤的人能吃海参吗
  多发性骨髓瘤的人一般能吃海参,但是不建议过量吃,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海参当中富含一些优质的蛋白质,同时含有膳食纤维,而且含有胶原蛋白、牛硫酸、多肽等成分,另外也含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和维生素。而多发性骨髓瘤的癌细胞,通常会导致患者肾功能发生改变,也有可能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海参。   虽然海参对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的好处,但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适量,如果过量食用,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还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上出现多发性骨髓瘤之后,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症状持续的加重,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   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做好局部的护理工作,保持饮食清淡,可以喝小米粥或者玉米粥,如果情况持续没有得到缓解,一定要引起重视并且积极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cart复发率高吗
  CART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一般情况下,多发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复发率较高,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复杂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后骨髓中产生浆细胞异常增生,从而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M蛋白。在CART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会通过改变靶点基因、表型转化克隆选择等机制来逃避CART细胞的攻击,因此靶点CD19发生逃逸时,肿瘤细胞不会对CART治疗有反应,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在选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时可能存在复发的情况,而且复发率较高。   除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治疗外,可结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情选择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方法治疗,及时处理控制病情进展。   建议大家关注自身健康,正确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知识,身体发病后迅速就医诊断,及时治疗改善不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