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记载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明代《外科正宗》中已有明确指出其致病因素和传染途径。以后诸家均认为是接触传染所致。白秃疮多由相互直接接触传染而致;或因脾胃湿热内蕴,湿盛则瘙痒流汁,热盛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以致皮生白屑、头发焦枯脱落而成。初起丘疹色红,复以灰白色的鳞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币,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多数在离头皮2~4毫米处,头发自行折断,长短参差不齐。在接近头皮的毛发干外围,常有灰白色菌鞘围绕。自觉瘙痒,少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丘疹、脓疱、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多年不愈。不经治疗往往到青春期可自愈,新发再生,不留疤痕,如有继发感染者,则在化脓处遗留疤痕。该处头发永不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