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喂养易导致婴幼儿消化不良、体重非正常增加,继而使宝宝产生肥胖。爸爸妈妈很想知道;怎样判断我的宝宝是否存在过度喂养?不同月龄宝宝的母乳、配方奶、辅食的量应该是多少合适,如何能避免不知不觉中的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指的是宝宝摄入的能量与营养素远远超过机体所需,从而出现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
婴儿时期可表现为:
1.体重不增加或减轻;
2.呕吐,吐奶时用拍嗝也不能缓解;
3.水样便,腹泻时常有泡沫,并且为绿色。
4.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
而造成过度喂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父母认为宝宝应该进食这么多的食物,从而促使宝宝尽量多吃。父母不知道的是,宝宝根本不需要吃那么多。
错误的喂养方式造成过度喂养
是否过度喂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喂养人对宝宝摄入量的判断。如果配方奶配制得过浓,就会导致宝宝体内细胞外液呈现高涨状态,细胞内液减少,随之出现慢性口渴,而慢性口渴又可能增加哺喂次数,因此最终导致过度喂养。
当妈妈认为宝宝吃得多有益健康时,就会导致过度喂养。
主要表现为:
1.根据自己认为宝宝应该进食的数量,促使宝宝尽量多吃。
2.把配方乳品配制得比应有的浓度高。对此,可以从母亲配制的奶样中钠含量和宝宝尿样中肌酐、尿酸含量和容积克分子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证实。
“过度喂养”有什么危害呢?
很多父母认为,吃得多或过度喂养没有什么危害性,最多也就是宝宝消化不良,调理一下就好。实际并不是这样的,“过度喂养”对宝宝有以下伤害:
1.易导致脑疲劳:
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宝宝的消化道会进行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绝大部分用于消化道。而脑细胞却会因此而暂时缺血,脑供血越少,对大脑的危害性就越大。
2.导致过食性腹泻:
由于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导致胃肠道的功能紊乱。这时有可能出现过食性腹泻,这种类型的患儿应在限制饮食的同时,还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消食片或益生菌,以帮助其消化。
3.增加肥胖的风险:
曾有研究表明,儿时造成的过量饮食习惯可以抑制持续到未来的成人阶段。并且,在婴幼儿时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会刺激胰岛素生长,使得内分泌造成紊乱,容易形成肥胖的体型。
母乳喂养宝宝vs奶瓶喂养宝宝
一般说来,宝宝具有调节能量摄入的本能。但是这种本能更多地体现在母乳喂养上。妈妈不用担心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吃奶太频繁而造成“过度喂养”。有的宝宝虽然吸吮需求很高,可是他所吃进去的每一口、每一顿,其实都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并非不得已不小心吃进去。随着宝宝长大,吸吮需求降低,吃奶频率也会降低。即使是最初几个月中因为频繁吃奶而体重过胖的宝宝,后期随着会爬、会走等运动量的加大,体重增长也会减缓或有所回落。
对于配方乳品喂养的宝宝,吸吮需求和奶瓶的设计,是造成过度喂养的两个原因。新生儿有很强的吸吮需求。宝宝每一次吸吮奶瓶都会吃到奶,没有从容地单纯享受吸吮的可能。当吃到口欲基本满足时,已经被撑到了。同时,奶瓶的设计原理是靠宝宝口腔形成的空气负压把奶吸出来。宝宝吃进一口吞下时,吞咽动作本身就会在口腔里造成新的负压,让更多的奶流进口腔。
所以,宝宝,尤其是低龄宝宝,要控制流速和吞咽是很难的,不得不将奶吃得更急更快。
怎样判断宝宝吃饱了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从4个方面去观察是否吃饱、吃好:
1.看宝宝体重是否按月增加,并且达到了相应阶段的正常值;
2.看宝宝吃完奶后情绪好不好,是否能安静地睡2-3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
3.看宝宝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黄色软膏状;
4.看宝宝吃奶时间是否在15-20分钟,过长有可能是妈妈奶水不足。
如何防止过度喂养?
要给宝宝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提高母乳喂养率
过早添加断奶食品和高盐、高蛋白摄入是导致过度喂养的主要原因。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英国婴儿超重和肥胖者众多。通过营养教育,母乳喂养率提高,宝宝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有所推迟,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明显下降。
婴儿时期:
0-6个月的宝宝,母乳就可以满足宝宝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同时,母乳最好消化吸收,通过按需喂养和按时喂养即可。
6-12个月的宝宝,除母乳喂养外,已经可以添加辅食了,先加婴儿营养米粉,再逐渐加菜泥、果泥等食物,到11个月左右,就可以转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这个时间段,还是以奶为主,饭为辅,秉承少食多餐的原则。
幼儿时期(1-3周岁):
1.少吃零食:
父母应限制孩子摄入零食的量,并且不宜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到。
2.规律的进食时间:
每天的一日三餐均应在固定的时间,饭前不宜让孩子过多饮食。即便需要加餐饮食,也可以定点。
3.饮食量由孩子决定: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不需要父母过多催促。如果孩子告知已经吃饱,就不要强迫孩子多吃了,若是觉得孩子这餐饭食用不足,在下次饭点将会提高进食量即可。
4.快速生长发育时期
12-36个月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相对较高,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性能仍然较差,需要特别关照安排宝宝的膳食。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直至2岁(24月龄),或每日给予不少于相当于350mL液体奶的配方奶粉,但是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给予强化了铁、维生素A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因条件所限,不能采用幼儿配方奶粉者,可将液态奶稀释,或与淀粉、蔗糖类食物调制,喂给宝宝。适时增加细、软、烂的膳食,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向食物多样性过渡。